1769. 大宋反派(90)二更 大宋反派(90……(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299 字 2個月前

大宋反派(90)

最難的是這個過度期。

而這些, 並不是桐桐一直在就是好的。

就像是現在的夏州該如何整合的問題,這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因為現在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胡漢互不相讓。

以前漢臣漢將處於弱勢,一直被壓製, 那誰心裡能沒點脾氣呢?現在坐在上麵的不是夏王, 而是雍王。那麼, 情況是不是就得改一改了。

這一不相讓,黨項才發現, 漢人官員從人數上來說比他們多的多。隻是他們之前身在要職,漢官多為下屬。但問題是,漢官若是不服,那麼,他們這上官能做的好嗎?

野利仁榮看著寧肯在台階上就坐也堅決不做龍椅的雍王, 一時之間沒有言語。

四爺聽著吵嚷了半天, 這才抬抬手,“坐!坐吧。就席地而坐, 彆講究了。都挺累的, 咱今晚上呀, 總得拿出個章程來, 對吧?”

嘩啦啦的,席地盤腿而坐, 也確實是累了。

四爺就問說,“還還有什麼想法,都往出拿。隻要有問題,就肯定有解決的辦法。在我跟前,隻管放心大膽的說話,言者無罪。”

既然這麼說,葉悖麻就說話了, 他是黨項人,小部落出身,是一員乾吏。他看向四爺,直言問:“雍王不肯背棄大宋朝廷,那我等以後便是宋臣麼?”

這個問題很敏感,大殿上坐著的隻願意名義上屬於大宋,卻真未曾想真的臣服於大宋。將他們納入大宋的官員體係,他們很快就會被擠得什麼都不是。

四爺還未曾說話,楊守素就先接了話:“咱們的情況特殊!從古至今,多民族之地,朝廷都會采取羈縻政策,也就是民族內自治。夏州的情況更複雜,屬多民族雜居。咱們怕朝廷伸手,可朝廷也覺得咱們棘手。”

說著,就看四爺,“臣有一策,不知能言否?”

四爺明白了,漢人也怕會徹底歸宋。他笑了笑,點頭,“都說了,言者無罪。咱們關起門來說話,什麼都能講。”

楊守素就直言道:“郡國製,王爺以為如何?”

郡國製是漢朝施行的政策,實打實的有封地的那種。楊守素認為,獨立於朝廷的郡國製是能接受的底線。

這個事怎麼說呢?其實大清建立之初,三藩算不算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封國呢?算是!因為朝廷乾涉不了,這才引爆了三藩之亂嘛。

意思就是要達到區域內自治嘛,這有什麼不能的?在一國的前提下,什麼都能談嘛。

四爺就給了明確的說法,“就這麼定了,改夏為雍,重新劃定邊界,更換輿圖。”

可緊跟著就還有個問題,那就是雍郡所有官員,是否要受朝廷的任命。

也就是說,任命官員是否要過朝廷的手,而雍郡是否接納朝廷派遣來的官員?

“不會!”四爺最不耐煩的就是宋朝的官製,他是曆朝曆代最繁瑣的一種官製。

因著大宋接盤來的底子其實是各路軍閥,所以他的官職像是個拚盤,什麼東西都往裡放。反正一般人聽了官職名稱,都不知道管什麼的。

而且,他它分官、職、差遣。有些事有官無職,有些是有職無差遣。

比如,有十個朝散大夫的官員,他們拿的俸祿是一樣多的。其中兩個人掛著職務呢,比如曹司朝散大夫,這就是在具體的部門掛著職務的官員。而掛著職務不等於你真的在曹司裡有差遣,有活乾。這兩個掛著職務的,許是隻有一個,很有麵子,有人肯提拔,於是,他有個具體的活兒乾。

之前在宮中發俸數據反推,而今大宋朝廷養著二十萬左右的冗官。這個數字每年還都在增加。

假如這二十萬人,都拿著縣令的俸祿。也就是每月三十貫,那一個官員每年就拿三百六十貫。二十萬官員,按照這個最低標準拿,這是多大一筆錢呢?

反正這筆錢,養六十萬軍隊,是養的起的。

西北這麼貧瘠的地方,要是按照大宋朝廷那一套,要不了兩年就徹底拖死了。

四爺也直言不諱,說大宋朝廷現行的那一套的弊端在哪裡。

桐桐在外麵聽了半晌,就笑了。四爺那話說的,處處跟滿朝的大臣一個立場,把他自己放在了大宋朝廷的對立麵上,這不是就親近許多了嗎?

而這些話,是不能當著晏殊他們說的。

桐桐轉了個方向,先去看蕭海裡。蕭海裡還是老樣子,被關著也不急不怒的,該吃就吃,該喝還喝。桐桐去的時候,人家鼾聲正大,睡的特彆好。

等桐桐一腳將人踹起來了,蕭海裡也隻翻了個身,睜眼看了桐桐一眼,“我是俘虜吧!那我投降,我願意給你們夫妻賣命。你們不會不收降將吧?”

“投降是吧?”桐桐點頭,那我問你,“跟你一塊被俘虜的那人是誰?”

蕭海裡笑了一聲,雙臂交疊放在頭下,安然的枕著:“你發現了?我承認,蕭啜不|這個人不是一般人。我這次是……不順著他劃下來的路走都不行。你要是接納我這個降臣,那我肯定會站出來,當麵跟蕭啜不|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