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 大宋反派(93)二更 大宋……(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786 字 2個月前

大宋反派(93)

晏殊回到汴京, 天已經微微有些熱了。

幾場雨之後,河水漲了,來往的船隻穿梭不停。晏殊指著河水, 問富弼, “可還記得昔年一起探春遊河?”

如何能忘?

“昔年,雍王還是縣公,翩翩少年郎坐於船頭點茶。昔年, 王妃還隻是郡主,一身男子裝扮,靠在船頭聽曲嬉戲……何曾想過, 那樣的兩個孩子, 已經長成一方雄主了。”

富弼心裡歎氣, 明白嶽父心裡的愴然。那倆人小小年紀,已然是一方雄主了,可官家還不曾親政!太後還把著權利沒有撒手。

那兩人昔年跟被趕出京城一樣,可以說是赤手空拳打下了那一片江山。可官家是,空有山河, 卻不敢伸手來把握這個乾坤,奈何?

要知道, 他們年紀相仿, 官家還大了幾歲呢。

晏殊這一趟真的老了好些, 尤其是站在太後和官家對麵,當著朝中的重臣同僚, 聽著同行的其他人講這一行的所有見聞,他站在這裡更加的難受。

他們這一行是李氏覆滅的見證者,幾乎所有的過程都有人目睹了。

戰場上衝鋒陷陣,勇擒敵將;夏宮門前, 破門解困;夏宮大殿,斬殺黨項酋長……他們在大宋何曾見過這樣的熱鬨。

劉太後雙手緊緊的抓住椅子扶手,問說,“所以,雍王是新王?”

“不!雍王還是雍王。也未曾住進夏宮!”富弼就道,“臣等回來之前去跟王妃辭彆。王妃正在著人改造夏宮。自此之後,再無夏宮。那裡將被改建為文萃閣。收集天下圖書、文彙。兩邊各有一單獨隔出來的雍王府和公主府,如今將雍王府改為文學堂,公主府改為武學堂。”

劉太後問說,“文學堂做何用?收錄學子麼?大宋的學子也收?”

“不是收錄學子,是官員用以長訓和短訓的地方。有些官員等著任職,可去長訓三五月;有些官員述職,在興州隻能呆三五七天的,那就短訓。武學堂亦然!”

叫官員繼續就學,何意?誰來給這些官員授課?

“雍王和王妃親自授課。”

嗯?劉太後皺眉,“他們才讀了幾年書,授課是假,用以招攬人心是真。”

富弼沒敢反駁這個話,因為肯定有這麼一層意思在。但應該也不僅限於此!這裡麵還有一個關鍵,就是王爺應該是想叫上上下下,慢慢接受他的理念。或者說,統一政見。因著多民族雜居,必然出現各種問題。雍王應該是想用這個法子了解、熟悉官員。

劉太後見晏殊一直沉默,就又問說,“雍王和雍王妃有什麼話要捎帶麼?”

富弼看了嶽父一眼,而後搖頭,“並未曾交代臣什麼……”

那就是交代晏殊了。

可劉太後看晏殊,晏殊還是一言不發。她馬上就懂了,這是不方便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說。

“王曾、呂簡夷、張耆、晏殊,留!其他人退下吧!”

依次退去,晏殊往下一跪,未曾多加一言,將雍王夫妻單獨跟他一處時說的話原封不動的學了一遍,而後又把彆人都不敢說的,像是那邊的官員對大宋的種種冒犯之言也儘數倒出。

說完,就一言不發,低著頭不敢看太後和官家,也不敢起身。

大殿裡安靜極了,晏殊都能聽到噗通噗通的心跳聲,不知道那是屬於自己的,還是屬於彆人的。

良久,趙禎才問:“其一,夏徹底覆滅了,雍王可轄製夏地,是否?”

是!

“其二,雍王希望朝廷將他所轄之地,更名為雍郡,是否?”

是。

“其三,雍郡屬大宋,然,因部族眾多,難以轄製,雍王希望有自治之權,是否?”

是!

“其四,雍王要延|安府以北之地,意在燕雲,是否?”

是!

“其五,雍王承諾,自今年起,朝廷不用支付給遼國歲幣。此事宜,他全權接手,是否?”

是!

“其六,回鶻願意臣服雍郡,由雍郡管轄,是否?”

是!

“其七,因雍郡遼國再無可能染指,因而,遼國很可能對朝廷施壓,是否?”

雍王和王妃有此判斷,他們也承諾,遼國事宜,他們可儘數接管,朝廷勿慮。

“其八,雍郡鈞田,很可能導致百姓往西北遷移,是否?”

是!

“其九,雍郡的官署設置於大宋截然不同,是否?”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