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第 170 章 新立(1 / 2)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 袖側 9440 字 10個月前

新年正旦之日, 中原王登基稱帝。

看似匆忙,其實並不匆忙。

早在葉碎金入主京城稱王的時候, 這一切就已經在準備中了。

登基大典, 舉辦得從從容容,威嚴肅穆,莊重輝煌。

北方, 終又新立一國。

文臣呈上來的國號之選, 葉碎金沒有猶豫地選擇了“穆”。

是的,仍然是穆。

這本就是,葉碎金選中的。

前世是,今生也是。

大穆,是葉碎金的大穆。

大典之上, 葉碎金服袞衣, 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穿在身。戴冠冕, 天圓地方十二旒。

這一世,不是翟衣。

也沒有人會再穿翟衣。

於禮,不該直視天顏。

但當禮成之時,百官都忍不住抬起眼去看皇帝。

皇帝代代有,女帝不常見。

十二旒映得玉麵生華,十二章袞衣莊嚴不可侵, 女帝美而威,貴而偉。

視線掃過來,凜凜然, 壓得眾人都低下頭躬起身。

段錦也躬下身去。

內心感到迷茫。

丹陛上的女帝,與那一夜的人,似是同一個人,又不似同一個人。

如此割裂。

女帝登基的第二日, 宮城裡就開始實行新的門規。

從前皇宮是皇宮又不是皇宮。從建築上說,它是皇宮。但從功能和規矩上說,它其實與從前的節度使府沒什麼區彆。

有一定身份的人都可以出入。

憑臉。

而今,皇宮成了真正的皇宮,再不能憑臉了。

有職務的人憑腰牌,沒職務的人需要提請通報。

認牌不認人。

“將軍,請回吧。”禦前侍從將段錦攔在了前殿與後宮的分隔之處,“若有事求見陛下,請往前麵。”

段錦將腰牌緊緊攥在手中,問:“馮稀元、桂四、宋豫和李衛呢?最近怎麼沒有看到他們幾個?”

侍從回答:“他們幾個外放了。”

新的皇帝,新的侍從,新的規矩。

新侍從得到的命令是,沒有人能成為規矩的例外。

段錦轉身離去。

旁的人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畢竟都是皇帝了,各種規矩自然該跟上。

隻有段錦知道,他失去了從前的特權。

前殿與後宮隔開了,臣子有事,隻在前殿和禦書房麵見稟報,後宮隻對宗親開放。

段錦再也不能享有他獨一無二的特權,直接去她的寢處見她。

意味著,她切斷了和他的私人關係。

這從小到大,從孩童到少年到青年到將軍的撫養、陪伴、教導、提攜、指點的關係,到此結束了。

以後,隻有君臣,皇帝與將軍。

皇帝登基,當然不止這一點規矩上變化。

首先一個,葉氏與葉碎金同宗的,五服以內為宗室。

本家四叔、五叔、七叔、八叔皆為親王。

三郎、四郎、五郎、七郎、九郎、十郎從龍功大,亦為親王。

其餘十一郎往下諸弟,為郡王。

本家眾姐妹無論出嫁與否,皆為郡主,其夫婿為儀賓。

王者,可有一正妃二側妃,皆入玉牒。

四王叔想立個側妃來著,叫四王妃追著打了半個王府,最後臊眉耷眼地沒立。

四王妃氣得不行:“從來也沒禁過你,養小婦就養小婦,立個鬼的側妃。給個小婦行禮,恁地給孩子們添堵。”

四王妃有兩個親王兒子、數個郡王孫子撐腰,除了皇帝,這世上已經沒有怕的了。

五郎雖有妾,但沒立側妃。

三郎立了一個側妃。便是他從荊南帶回來的那個侍妾。

她有兒子,旁人都覺得是母憑子貴。

獨王妃默默不語。

本家的十二娘和姐妹們都做了郡主。

裴定西的妻子本來血緣遠,最多給個縣君。但皇帝加恩裴定西,義兄之子封了侯,又特封了他的妻子做郡主。

這個卻是妻憑夫貴了。

宗室都卸了軍職,擔些閒職。

可以說是解甲歸田了,從此以後,安享富貴。

王叔都還沒什麼,畢竟從一開始,葉碎金便有意地壓製長輩們的權力。

但諸郎君征戰沙場慣了,忽然閒下來,不免悵然失落。

閒下來自然也不能躺屍,還是要做些事情的。

最該做的便是生孩子,生兒子。

女人一年最多生一胎,三年兩胎已是高效了,所以要提高效率,就得有更多的女人。

郎君們都添了妾,或至少房裡人。

宗室中出現了一種詭異的氛圍。

青壯王爺們都卯著勁生孩子,仿佛進入了一場看不見的競賽。

至於深層的原因是什麼,每個人心裡都明白,但沒有人會訴諸於口。

王爺們之間門的較勁反而不是現在的焦點,朝堂上出現了較大的變動,才是人們更關注的地方。

梁、晉皆承魏製,朝廷設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尚書省之下又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置尚書及侍郎,是為三省六部製。

葉碎金也承襲了這個製度,在此基礎上,做了改進。

她將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合為一省,稱中書門下,或可以隻稱中書,主政事,又可簡稱政事堂,是宰相辦公,決策國家大事的地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