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186 電影大V 孜孜不倦黑顧熠(2 / 2)

果然,觀影廳內響起一片吸氣聲。

曾華:“……”

這個看臉的世界真讓人無語。

但也是因為顧熠這張臉,他找到了《偶像之死》劇情的不合理之處——經紀公司的老板是不是傻子?這張臉不捧,他究竟想捧誰?

曾華雖然天天黑顧熠,但對於大銀幕小屏幕上充斥著的歪瓜裂棗,他也很痛恨。

觀眾老爺是沒付錢嗎?隻配天天看醜人?

普通長相的演員,隻要演技合格倒也可以接受,但有些演員,沒演技也就算了,那臉橫七豎八的,細看是一種殘忍。

但李煦扮演的章子維有些超乎他的意料——娛樂圈題材的作品裡,演員去扮演演員,扮演偶像,都很難讓觀眾有代入感。

但不管是顧熠扮演的喬澳,還是李煦扮演的章子維,兩人的唱跳都很出色,那份為了出道而拚搏的意誌,恰恰是偶像帶給人的感覺。

顧熠有當偶像的經驗倒也罷,李煦卻是一個純粹的新人。

“演得真不錯啊。”曾華低語了一聲,忽然意識到自己在說顧熠的好話,連忙閉上了嘴巴。

這是最開始,喬澳遭遇了公司的不公正待遇。

在顧熠的演繹之下,觀眾們不自覺間自然會更偏向喬澳。

但慢慢地,喬澳變了。

想出道、想成為偶像的那份純粹慢慢消失,他成為了成功的奴隸,隊友、粉絲……他曾經珍視的對象,對現在的他而言,不過是有利用價值的工具罷了。

喬澳在舞台上的熱情和背後的墮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觀眾們此刻或許沉浸在顧熠的演技之中,曾華卻忍不住感慨,顧熠是真敢接啊。

他自己是偶像,卻偏偏接了喬澳這個角色,觀眾稍稍想得偏一些,就會把他本人和喬澳聯係在一起。

在這種時候,演技太好並不是一件好事。

顧熠對喬澳的墮落演繹得可謂傳神,沒有多餘的小動作,隻是表情和眼神,喬澳這個角色的變化便凸顯了出來。

《偶像之死》劇情很有諷刺意味——電影進行到一半時,如果仔細回憶,那些被喬澳搶走機會的新人、被喬澳欺壓的新人,和曾經的喬澳有著同樣的眼神。

這樣的對比太過鮮明。

故事線著重刻畫喬澳的變化,喬澳一步步背離了原本的自己,成為他曾經最為唾棄的偶像,他也就距離死亡越來越近。

電影沒有大的節奏問題,薑遊對節奏的把控很謹慎——故事完全圍繞喬澳展開,而顧熠對角色的把控又相當精準,他的演繹不會讓觀眾產生厭倦之感,反而能夠更專注地投入到劇情中。

喬澳的腐化看得人有些畏懼。

徐川和喬澳的對峙,趙暘的表現讓曾華眼前一亮,他聽過有關《偶像之死》選角的傳聞,說劇組裡塞了不少關係戶,趙暘恐怕也是關係戶之一,但對方對角色的完成度相當高。

當然,最讓人驚豔的依舊是顧熠。

喬澳就像被他牽在手中的木偶,他完整地演繹出了角色在不同時段的變化,那份冷酷、虛偽、扭曲……他越是輕描淡寫,角色就越是遭人恨。

從《星際覺醒》的陳灃到《偶像之死》的喬澳,角色跨度可謂相當之大。

在電影播映的一個多小時裡,曾華甚至忘記了挑刺,就像普通觀眾一樣在欣賞著這部電影。

《偶像之死》並不平淡,電影中涉及了很多娛樂圈的黑/幕,台前的華麗光鮮與台後的肮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墮落的又何止喬澳一人?

電影讓人有更進一步窺探娛樂圈的衝動,也讓人看到,在這個名利場裡,友情、愛情、夢想……一切都能被販賣。

屏幕上呈現出的東西越光鮮,作為觀眾,反而越會覺得冷。

電影放到後半段時,喬澳身上令人同情的元素已經徹底消失,他變得和他曾經厭惡的人一樣可恨。

曾華忽然意識到,喬澳剛出場時是很好看的,青春感十足,很堅韌,可故事進行到現在,喬澳的臉沒有變化,甚至因為足夠紅,看著更精致帥氣一些,但到這個時候,他卻覺得喬澳很醜陋。

對方身上已經看不到一絲美好。

他就是墮落本身。

曾華唯一覺得不滿的是——最後喬澳被殺的這段有些落於俗套了,薑遊試圖展現出這個角色物理意義上和靈魂意義上的雙重死亡,但在曾華看來,這樣的設定沒有必要,讓喬澳墮落到最後更好。

導演和編劇愛遵循“壞人必須死”這個規矩。

幸虧沒有喬澳死後又出現了新的“喬澳”的描述,那就太土了。

不得不說,《偶像之死》是個值得看的故事,上映前最被擔憂的演員演技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他該怎麼去黑顧熠?

沒有人知道,每次他黑顧熠,都在鼓動觀眾不去看顧熠的電影,但事實上,他自己會進電影院看至少兩遍。

靈感這種東西是說有就有嗎?

什麼叫他一寫顧熠就文采倍增?

那隻是因為……他的素材積累足夠多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