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謝謝大家支持(2 / 2)

【因蘇軾反對新法,王安石頗為憤怒,於是讓禦史彈劾蘇軾,蘇軾不用他彈劾,自己請命,既然說不過,他不在京城做官不就行了。】

蘇軾點點頭,不錯,這的確是他的性子,說不過就不說了,能非讓瞎子聾子聽你意見麼,再把自己給氣死了,去哪當官不是當呀。

“心胸如此狹隘!為大宋江山?絕無私心,可笑,不過以新法為名,搞黨派之爭,動大宋根基,王安石,你個佞臣!”司馬光痛心疾首,官家怎麼就被這樣一個人給蒙蔽了呀!

【宋神宗】:王安石心胸竟然如此狹隘,難不成真是朕看錯了他?

宋神宗心裡嘀咕的話竟然以彈幕的形式出現在直播間。

樂瑤對王安石的印象還是挺好的,雖然後世把宋朝之滅的原因歸於王安石身上,對於這點樂瑤是不讚成的。

就大慫的德行,沒有變法隻能滅的更快。

【王安石就是性格倔強了一些,也不能說一些吧,拗相公,真是連神仙勸也聽的性格,但是不狹隘。】

“犟驢呀。”宋神宗認同,王大人的性格的確如此,有時候連自己的話他都不聽。

【咱們還用蘇軾舉例子。

蘇軾得罪王安石離京後,任湖州知州,例行公事,上任後都得給皇帝書信,表明自己定會好好為官。

官場的客套話,眾官都寫,蘇軾也不能不寫。

於是他給宋真宗上書《湖州謝上表》,在這表裡,蘇大居士嘴賤的毛病又犯了。】

蘇軾訕訕一笑,他嘴賤?

【蘇軾在表裡說,自己老了,迂腐了,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不能跟著宋神宗一起變法。

自己這樣的,也就在小城小鎮的當個小官。

蘇軾這一表一下激怒了當時的新政黨派,這是明目張膽的諷刺他們,罵他們呀!

於是新政之官員集體上書,告蘇軾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諷刺朝堂,以下犯上。

宋真宗下令把蘇軾逮捕,入押京城,這就是“烏台詩案”】

蘇軾砸吧砸吧嘴,歎了一口氣。

“你歎氣作甚?覺得朕冤枉你了?你是不是諷刺朕吧。”宋神宗問。

“對對對,官家您說什麼都對。”蘇軾不解釋,反正解釋沒用,等他回去就請辭。

看蘇轍這樣子宋神宗就來氣,“你不服氣是吧,蘇軾!”

“臣沒有,臣不敢。”蘇軾雙重否定,雙重否定代表肯定。

【當時已經辭官的王安石還上書為蘇軾說情,由此可以看出王安石並不是什麼心胸狹窄之人。】

聽王安石還為自己求情,在場的蘇軾大為感動,“王大人。”

“禍自他出,如今又虛情假意求情。”司馬光語氣不屑,覺得王安石沽名釣譽,收攬人心。

【對了,中間還出了一段小插曲。】

樂瑤發了個小動畫,一卡通小人被關在大牢裡,抱著一條魚大哭,頭上一行大字,“我不想吃魚!”

“魚多好吃呀?”蘇軾不解,怎麼能有人不喜吃魚。

【原來蘇軾和他的長子約定,送菜就代表沒事,若是送魚就代表他死定了。

一起蘇軾長子有事,又讓人代為送餐,那人一看,蘇軾這夥食也太差了,於是就想著給蘇軾改善一下夥食,就送了一條魚。

蘇軾見到魚,以為自己死定了,於是在牢中揮淚寫詩給他弟弟,讓他弟弟照顧自己家人。】

蘇軾……

“哎呦,蘇大人,以後還吃魚麼?”有同僚官員打趣蘇軾。

“吃,如何不吃,魚多好吃。”蘇軾道。

【這真是一場誤會,但是宋神宗已經打算原諒蘇軾了,還衝重啟了他的案子,派人重新審問。

但是吃了魚的蘇軾誤會了,都讓我死了,還弄這些作甚,對對對,他有罪,有罪行了吧!】

蘇軾又笑了,這真是自己能乾出來的事!

【如此新政黨派繼續彈劾蘇軾,好在蘇軾大牢寫的詩救了蘇軾。

宋神宗看蘇軾詩裡情真意切的,又想他之前功績,於是原諒了蘇軾,但是蘇軾又被貶了。】

這命…

朝中同僚看向蘇軾,心道,蘇大人,以後還敢不敢嘴賤了!

【話題又點偏,咱們繼續說說蘇軾怎麼特立獨行的。】

【後宋神宗在三十八歲駕崩,王安石變法沒了最大的依靠。

新帝宋哲宗登基,當時宋哲宗隻有九歲,朝堂由舊黨司馬光和高太後把持。

司馬光再次為相,支持舊政的蘇軾機會來了,節節高升至禮部貢舉。】

宋神宗聽自己三十八歲就駕崩了,微微一愣,沒想到自己如此年輕就…唉,壯誌未酬,壯誌未酬呀。

司馬光聽到變法失敗方才心安,王安石之變法動朝之根本,官家從一開始就不該取之。

【舊黨上位後,自然要廢除變法,全部廢除,一條不留。】

“司馬光,你這狹隘心腸。”王安石把剛才司馬光說他的話又還了回去。

“你新法之荒謬,我自然全部廢除。”司馬光不以為然,覺得未來的自己做的一點沒錯。

【這時候,蘇軾又不同意了,其實新法有些政策還挺好的,不該全部廢除。

舊黨如此激進,和之前的新黨又有什麼不一樣,蘇軾反對,於是他又被彈劾。

蘇軾再度要求掉離京城,不乾了不乾了。】

王安石…

司馬光…

宋神宗…

的確,很獨樹一幟。

蘇軾,哈哈哈哈哈,不愧是我呀。

*

秦殿

秦始皇嬴政那正攜眾臣自己皇子聽神跡,秦始皇還讓公子扶蘇他們把自己聽神跡時候的感想全部都記下來,回頭他一個一個檢查。

“新政舊政。”秦始皇嬴政又記重點花畫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對於神跡態度,嬴政的兒子們各不相同。

公子扶蘇認真記下來,晚上會找自己夫人仔細的討論,聽夫子的意見。

而公子將閭則認真的記下一字一句,不發表任何言論,不說不錯。

公子高則能記就記,記不下來的地方就直白的寫沒聽懂…

胡亥則什麼不記,總之,父皇說什麼都是對的,他聽父皇的,父皇比神跡厲害!

這些都是趙高教他的,作業又不用做,還能得父皇喜愛,真好呀。

【當然,還有一類人,像是蔡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