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84 突厥來襲(1 / 2)

【咱們先說說東突厥和唐朝的淵源。

先從李淵晉陽起義說起, 當年李淵能起義成功,與和突厥合作並向突厥稱臣有很大關係。

李淵這一步棋走的不錯,僅以金銀為代價, 換來東突厥的聲勢及支援, 還以此為由滅了隋朝派來的王威、高君雅。

但向東突厥稱臣這件事仍舊是大唐的一個黑點,也是大唐的恥辱, 起碼對唐太宗而言是紮在他心口的一顆釘子。】

提到此事, 李淵的歎了一口氣,當時他也是迫於無奈, 不得不為。

不過, 的確是一條好計謀, 事實證明自己乃是有戰略眼光,高瞻遠矚。

【後麵李淵和李建成對東突厥的態度大家都知道,先是割讓了河套之地,又要遷都南下。

那時候的大唐還有天策上將李世民在。

可想而知,若玄武門之變失敗, 大唐沒了李世民,李淵和李建成會如何, 遷都是必然的。】

李淵……

雖然他想否認,但事實的確如此,沒辦法,誰讓大唐根本打不過東突厥,何必硬碰硬。

不如南下遷都,你好我好大家好。

【李淵】:萬一東突厥不南下呢?

【咱們現在說說玄武門之變後,突厥對大唐發起了怎樣的攻勢。

東突厥得知大唐內亂剛定,正是最薄弱的時候,他們要就覬覦中原的地廣物博, 還有長安城數不清的金銀珠寶。

在梁師都的建議下,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決定南下,直搗長安。】

聽東突厥來襲,李淵的心跟著提到嗓子眼,第一反應就是看向李世民。

危難之時,李淵想的隻有李世民,可見大事麵前他對這個兒子有多依賴。

這個家,還是不能沒有李世民呀。

【等李世民得到消息,頡利可汗已經帶大軍到了渭水河畔。】

李建成冷笑,“不是天策上將?被人打到家門口都不自知。”

【首先,造成這樣的局麵,李淵和李建城有脫不開的責任。

其一,619年他們割讓了河套之地,讓大唐失去了緩衝帶並讓東突厥覺得大唐軟弱可欺。

其二,太子餘孽羅藝的背叛造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刻,正在煽動將領們造反的羅藝頓了一下,“若沒有玄武門之變,大唐如何會被東突厥突擊!”

聽神跡說自己將會造反,怕李世民報複自己,羅藝直接反了。

但他手下的將領士兵好似在猶豫。

羅藝正好趁著東突厥之事煽動士兵造反。

【羅藝,原來隋朝大將,武德三年投靠大唐,也算的上一員猛將。

因立下功勞,被李淵賜姓李,改名為李藝。

在玄武門之變後,羅藝本來投降於李世民,但是他這人猜忌心裡很重。

因戰功赫赫,羅藝本人張揚跋扈,為人不善,不知是不是拜於太子門下,李世民的親信去羅藝大營,被莫名其妙的爆打一頓。

如此羅藝和李世民的梁子就接下來。】

“本將軍如何會亂下軍令,怕不是秦王親信做了什麼偷雞摸狗之事。”羅藝立馬反駁。

“他秦王李世民都能乾出謀反之事,他手下人能好到哪裡。”羅藝高喊,“這樣的人,如何為帝!”

讓羅藝這麼一煽動,他手下的將領士兵猶豫了,聽神跡所言,秦王造反是迫不得已。

且秦王寬宏大量,對馮立將軍尚能原諒…相比而言,他們將軍的確有些目中無人,不聽勸解。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根本不是記仇之人,對大將馮立他照樣啟用,更不必說羅藝。

唐朝正是用人之際,李世民絕不會亂殺將臣,李世民上位後,封羅藝為開府儀同三司,待羅藝不薄。

可是羅藝不這樣想,他就覺的李世民遲早要對自己下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直接造反算了!】

“秦王隻是用到本將軍才如此,日後定會卸磨殺驢。”羅藝滿臉不屑,仿佛李世民是多麼不堪的小人。

【於是羅藝竟然假造聖旨,率軍入朝,可見其膽子之大。】

“我本無心投靠逆賊,不過權宜之計罷了,太子乃是正統。”羅藝還一副站在道德最高點的模樣,誰讓李世民謀反篡位。

【他途中一路攻占,消息傳到長安,李世民命令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率兵討伐羅藝。

可李世民派出的大軍還沒到,羅藝那就遇到了麻煩。

顯然,羅藝低估了其他將領對李世民的忠心,都是跟著秦王一起打江山的,如何會被羅藝蒙騙。

羅藝駐守要塞,唐太宗李世民怎會讓他班師回朝?且在沒有任何接應的情況下?】

【羅藝的謊言被趙慈皓和楊岌識破,於是二人書信謀劃如何擒拿反賊羅藝。

不想消息被透露出去,趙慈皓被抓,但是好在楊岌當時城外,立馬帶兵攻打羅藝。

怎麼說,都不用尉遲敬德親自下場,光是楊岌就把羅藝給打敗了。

可見羅藝是多麼不得人心,羅藝見大勢已去,連妻子兒女都不要了,帶了數白親信一路投奔突厥。】

投奔東突厥?

聽到羅藝竟然投奔突厥,軍營裡的氣壓瞬間低了,之前羅藝說的那些壯誌豪言立馬被粉碎。

這樣的逆賊羅藝,有什麼資格瞧不起秦王李世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