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和朱棣對視, 朱高熾目光沒有絲毫回避。
他身為太子,會支持自家父皇做的一切決定,這是他身為太子的職責。
但是他支持並不代表讚同,一碼歸一碼。
“咱大哥這麼剛烈麼?”朱高煦不知怎麼時候蹭到朱高燧身份。
“那他之前對我怎麼那麼忍讓?”朱高煦不解, 大為不解, “是覺的我不配麼?”
【明太宗朱棣和明仁宗朱高熾對於遷都這件事都很執著, 而且都很一波三折。
咱們具體看看他們父子倆為了遷都做了什麼, 一個非要遷都北平,一個非要把都城遷回來。
執著父親和他叛逆的兒子。】
*
宋
“明太子如此叛逆,和唐太子一樣瘋了?”趙匡美大為震驚。
聽神跡之前的描述,明明是一位忍辱負重的明君, 怎當了皇帝就性情大變了?
【明太宗朱棣,自打上位以來就謀劃遷都,從明太宗朱棣登基到1421年正式遷都, 整整曆經了二十年。
要遷都自然要有人口, 從1403年開始,明太宗朱棣就著手百姓遷都北平。
隻要去北平, 就會減免賦稅和勞役,由此吸引了大量江浙地區的富商們遷到北平。
其次, 明太宗朱棣還將徐皇後的皇陵選在了北平,而不是南京。
並將北京昌平黃土山並改名天壽山作為皇家陵墓, 徐皇後是第一個下葬在十三陵的人。】
“為了遷都, 爹竟然連咱娘都不放過, 死了還得搬家。”朱高煦直接說。
他是想開了, 自己就是不說,天幕也會把自己的心思放到天幕上,那他還不如想什麼說什麼。
起碼還過過嘴癮, 大不了就貶為庶人唄,他爹還能把他燉了不成。
對皇位沒有覬覦之心之心的朱高煦徹底放飛自我,這嘴就和個漏勺一樣。
朱棣一個眼神過來,朱高煦嘿嘿一笑,學著他家三弟朱高燧一樣捂住自己的嘴。
【從1406年開始,明太宗朱棣開始一點點的建造都城北京。
從全國四麵八方運送木材石料,給新都城添磚加瓦,一直持續到1420年,北平的宮殿才建造好。
在這就不得不提明太宗朱棣另一個功績,疏通開鑿京杭大運河,可以說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有一大半的原因是為了給北平補給。】
聽到這,朱高熾歎了一口氣。
天幕上再次出現他的心聲。
【朱高熾】:都是錢,哪有錢。
“大哥,又沒花你的錢你心疼什麼,咱爹敢怎麼謔謔,肯定有錢。”朱高煦瞧他大哥一臉摳門樣,半點不大氣,“你這小氣扒拉的,和咱皇爺爺真像。”
朱高煦是誰都敢說,連朱元璋他都敢說兩句。
“再說,沒錢就印唄,又不是沒紙,紙都舍不得?”朱高煦真不理解大哥心疼啥。
這點朱高燧也讚同,印刷大明寶鈔不就行了?堂堂大明王朝,最不差的就是錢。
【朱高燧】:不差錢
【朱高煦】:不差錢
朱高煦看著兩弟弟心聲,無奈的又歎了一口氣。
朱棣是已經不想看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二人的心聲,徒增火氣。
朱棣目光再次落在朱高熾身上,太子朱高熾也不避開。
這一刻,朱棣有種掌控不住朱高熾的感覺。
朱棣原本覺的太子朱高熾雖能力一般,但做守城之君沒問題,卻不想他如此叛逆。
【朱棣】:不服?
【朱高熾】:不服。
父子二人的心聲同時出現,但二人都麵無表情。
一旁的朱高燧和朱高煦被這緊張氣氛弄的不敢說話,但朱高煦的內心活動還是很活躍。
【朱高煦】:我爹不會廢了我大哥吧?我可不想做太子!
朱高燧…
“二哥,你想多了吧,不還有好聖孫瞻基麼。”朱高燧白了朱高煦一眼。
“對對對,還有好大侄子。”朱高煦鬆了一口氣,這太子白給他都不要,太壓抑了。
【開通了京杭大運河後,新都京城的補給有了著落,且還可以滿足邊境駐軍的供給。
解決了補給問題,朱棣開始著手解決邊境安全問題。
於是有了他五次征北,大大降低了邊境外族對北平的威脅。
可以說為了遷都,明太宗朱棣從方方麵麵做了各種準備。】
“爹這是蓄謀已久,這城府深的,嘖嘖嘖。”朱高煦繼續吐槽朱棣。
一旁的朱高燧眼見他二哥如此口無遮攔,忙往邊上大跨一步,可彆連累了自己。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明太宗朱棣辛辛苦苦準備了二十多年,新建的北京奉天、華蓋、謹身三座大殿卻因雷擊發生火災。
這場大火將建好不到一年的三大宮殿化為廢墟,朱棣的心血也毀於一旦。
且古代迷信,發生如此天災,第一反應就是上天對君主的懲罰。
當時的明太宗朱棣極其的難受,他連連下詔,並開始自省,如當年麵對天災的漢文帝一般。
朱棣問眾臣,新都北平遭遇如此災害,是不是因為自己在怠慢了神明才造天譴?
是不是自己作為帝王德性有失?
是不是自己在政治決策對百姓不好?
朱棣讓臣子誠心進諫,一同挽回天意。】
“天打雷劈,咱爹是缺了什麼大德了?難道是因為造反??”朱高煦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哎呀,沒想到造反真的會遭天譴,幸好自己迷途知返不打算造反了。
“出去!”朱棣實在忍不了,直接把嘴碎的朱高煦給踹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