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146 反向朝貢?(2 / 2)

【說完了朝貢體係,咱們再說說鄭和下西洋的開銷。

首先是造船的費用,如此吃水的海船需要從雲南等地運輸大的木頭,且還需要大量的生漆等來處理木頭。

之前咱們也說過大明的漕運,經常堵塞,可想而知運輸大宗木材不但加重了漕運負擔,同時又增加了造船成本。

如此算下來,一艘船的成本起碼要四五千兩銀子,這還不包括後期的維護費用。

出海之後,每日的瓜果蔬菜的開銷,兩萬多號人,怎麼不得兩三萬兩銀子,還有出海官員的俸祿。

一共下了六次西洋,上述成本就得四五百萬兩銀子。】

“有這麼多?”朱棣邊聽神跡所述邊看賬本,心底越發的沉。

大明的國庫似乎不是他想的那麼充盈。

【或許鄭和頭幾次下西洋是賺錢的,但隨著明朝的朝貢製度的展開,眾番國一起到明朝上貢。

鄭和下西洋賺的錢開始彌補麵子工程的窟窿。

拿一件事情舉例子,便能看出後期明朝國庫不容樂觀。

之前咱們說了明朝用高價收購了許多香料,這東西剛開始的確是物以稀為貴。

隨著朝貢製度展開後,明朝堆積了大量的香料,香料又不是什麼硬通貨,流轉不了等同廢物。】

【於是朝堂想了個好辦法,把壓力轉移到大臣身上,在《大明會典》中有這麼一句話“今仍以胡椒蘇木;折兩京文武官俸鈔。”

用胡椒和蘇木等積壓的貨物給臣子們發工資,明朝的大臣俸祿本來就不多,這下好了,大部分還換了胡椒、蘇木這些無用的東西。

為了養家糊口,臣子沒有辦法,隻能拿東西去變賣,市場下一下湧入了大量的胡椒和蘇木。

如此讓胡椒和蘇木再次貶值,而朝堂仍舊以數倍的價格從貢國買。】

“這缺德主意是誰想的?大哥你麼?”朱高煦問朱高熾。

朱高熾歎了一口氣,不這麼乾怎麼辦,總得開源節流,不然哪裡來的銀子北征,哪裡來銀子遷都!

朱棣一頁頁翻著賬本,眉頭漸漸加深。

【結果省錢的是朝堂,倒黴的卻是明朝大臣,可想而知,這些大臣心裡是何其怨恨。

這便是讓朱高煦決心停了下西洋的第二個原因。】

“怎麼就第二個原因了,第一個原因是什麼?”朱高煦問神跡,他的心裡話以彈幕的形式發了出去。

明明他聽的相當仔細,一字一句都沒拉下,怎麼還是錯過了第一條原因,神跡說了麼?

“對呀,第一條原因是什麼?”朱高燧也跟著問,他也沒聽神跡說過。

“是吧,神跡沒說吧。”朱高煦一看他三弟也沒聽到,更加篤定神跡沒說。

一旁的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二人同時歎氣,合著神跡剛剛分析了那麼半天,對牛彈琴了?

讓朱高煦和朱高燧這麼一問,樂瑤有一瞬間的失憶,她剛剛嘮嗑的時候沒有說第一條原因麼??

【第一條原因當然是下西洋賠錢,雖然麵上是賺了,但是加上明貢體係,賺的不如賠的多。】

朱高煦和朱高燧點點頭,原來第一條原因竟是這個。

【第二個原因就是方才說的,被坑慘的臣子們的集體反對。

朱棣在的時候還好,眾臣不敢言,畢竟之前建議遷都的那個臣子已經被處死,誰也不嫌自己命長。

等著朱棣駕崩,朱高熾登基,這些臣子立馬上諫,請求取消下西洋之舉。

朱高熾與明太宗朱棣不同,他以仁厚為策,剛登基的時候就平反了當年靖難之役中明惠帝朱允炆的舊黨。

從明仁帝朱高熾的諡號就能看出,他受文臣擁護,說直白點,聽文臣勸。】

“和宋仁宗那個庸君一樣?”趙匡美一看到仁字就想到他們大宋的宋仁宗,文臣心中最向往的帝王。

【分析也分析完了,咱們來總結一下,鄭和下西洋在政治層麵上還是有很大意義的,但後期的確是拖累了明朝的經濟。】

【朱高煦】:那誰對誰錯?

朱高煦就想知道答案,是他爹對還是他哥對。

【從後來西方的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閉關鎖國而亡。

大航海之策無疑是對的,這點明太宗朱棣比明仁宗朱高熾有眼光的多。】

聽神跡說自己錯了,朱高熾心中再次波動。

【朱高熾】:大明已無力維持航海下西洋。

【路人甲】:怎麼不能維持,明明是明朝的帝王不行。

【這點還真是,明明大明王朝武德充沛,畢竟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王朝。

但是老朱家似乎沒一個懂經濟的…】

朱棣???

朱高熾???

朱瞻基???

【既然已經講到鄭和下西洋,咱們就著這個話題來講講明朝混亂的經濟。

第一個被窮死的王朝。】

朱棣!!!

朱高熾!!!

朱瞻基!!!

“窮死?一個王朝還能窮死?”趙匡美驚呼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