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184 應州大捷?(1 / 2)

【自打成化年江直和王越的威寧海之戰後, 明朝和蒙古便沒有再正麵交鋒。

應州大捷是自威寧海之戰難得的勝利,且由皇帝禦駕親征,一血當年土木堡之恥。

為何這樣的大捷會有爭議呢?

咱們看看《明實錄》中對應州大捷的記載, 這次大捷僅僅斬首敵軍了16人, 而明軍陣亡50多人重傷五六百人, 並且禦駕親征的明武宗朱厚照差點被俘虜。

以這種戰績來看,貌似撐不起“大捷”二字,隱約還有種土木堡之變的既視感。】

*

“不是吧, 這麼寒酸的大捷?”趙匡美有點不信,但是神跡說記載出自於《明實錄》, 應該比明史靠譜些。

“大明的武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趙匡美感歎,他還記得之前講過的靖難之役,絕地求生的史詩級大戰。

“不過也正常, 咱們大宋第二代就拉跨。”趙匡美感歎。

趙匡胤……

*

永樂年

“這次不是明史…那…”朱高煦不知該怎麼辯解,這麼看的確算不上什麼大捷。

“起碼他敢禦駕親征,還是值得表揚的。”朱高煦反正就是喜歡朱厚照。

“那朱叫門還禦駕親征呢。”朱高燧立馬拆台。

“這不是沒被抓麼。”朱高煦馬上反駁。

朱棣沒有發表任何言論,除非神跡給出肯定的答案, 不然他不信明史上記錄的任何話。

這群無德文人。

【但是在彆的史書裡應州大捷卻不是這般。

先說說《明史》, 這次明史的記載比《明實錄》裡要詳細的多, 明史記載如下:

蒙古小王子率五萬大軍南下掠奪,圍困總兵王勳於應州,幸好明武宗朱厚照親臨陽和,親自發布指令統領大軍,北上迎敵殊死一戰。

最後經過百餘合大戰,明軍大捷,蒙古之兵不敢再犯。】

朱棣眉頭舒展開,果真是兩個版本。

【在《明史-韃靼列傳》中的記載也和剛剛說的一樣“

而《國榷卷五十》的記載雖然和《明實錄》一樣, 但是《國榷卷五十》的記載是節選於《明實錄》。

同樣的一件事,卻是矛盾,咱們一起來分析分析誰真誰假。】

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版本,朱厚照都習慣了,看來那些文臣們真是討厭死自己了。

能把他們氣成這般,朱厚照反而覺的有點開心。

*

“怎麼聽明的曆史頗有探案的感覺。”趙匡美吐槽,“真真假假,著實奇葩。”

“大哥,你可得好好管管那些文官,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怎能顛倒黑白,這不等同於殺人誅心麼!”趙匡美真是無語。

“大明這群臣子到底和大明皇帝什麼仇什麼恨。”趙匡美不理解,彆的大臣都是能歌頌就歌頌他們帝王,他們倒好,生怕他們大明皇帝留下好名聲。

“三叔,這不就是文官集團和皇權爭權奪利麼。”趙德芳一語說破。

既然是敵對關係,自然不希望對方留下好名聲。

恢宏的音樂再次響起,天幕上出現了千軍萬馬。

看到萬馬奔騰的場麵,直播間前的眾帝王心情澎湃起來。

特彆是朱棣、李世民以及趙匡胤,幾位馬上皇帝的心隨著畫麵熱血沸騰起來,他們回憶起當年的金戈鐵馬。

作為禦駕親征的皇帝,更能體會到天下來之不易,這天下都是由將士們的血肉之軀打下來的,而不是動動嘴皮子,揮揮筆杆子就能得來的。

*

永樂年

朱棣望著天幕出神,他想再次馳騁沙場,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

“爹!咱們去北伐吧!神跡不是說您五次北伐麼,這才三次,還有兩次!您帶著我!”朱高煦看著天幕千軍萬馬的場麵,心癢癢了。

“爹!咱去吧!”朱高煦按捺不住的興奮

朱高熾歎了一口氣。

“大哥,你歎氣什麼意思?你是不是又和那些文官一樣,隻想講和!”朱高煦反應特彆激烈。

“如今邊境安穩,出師無名。”朱高熾也不和朱高煦辯論

“不打韃靼他們,咱們出海!海上大戰!”朱高煦提議。

“二哥,人家好好的來朝貢,過來做買賣,你打人家乾嘛?”朱高燧反問。

朱高煦長歎一口氣…他真的好想打仗啊啊啊!!

朱棣不語,卻在心中默默策劃,大明的版圖不該止步於此。

同時,李世民還有嬴政和朱棣的想法如出一轍,他們再等一個契機。

【咱們先看看此次大戰的規模。

參照明史,蒙古有五萬騎兵,而《武宗實錄》中有記載明軍大概有四萬多,若加上後勤保障人員,差不多也有五萬大軍。

雙方加起來就是十萬大軍。

十萬也算是挺大規模的大戰,就死了十幾個人?是不是有點不符合常理。

而且根據史書記載,總兵王勳無法抵禦,是朱厚照從遼東及宣府調兵支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