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頤順著人的視線看去:“那是城中的鐘子樓,應該是有京中舉子們聯名上書了。”
譚昭一訝,鄧老板辦事這麼利索的嗎?
“走,去看看。”
譚昭並不認識什麼鐘子樓,若是他一個人,就直接飛簷走壁過去了,可惜身邊還有個新朋友,便由新朋友帶路過去。
鐘子樓是聖祖開國年間,在朱雀大街的街頭設立的民間舉薦機構。
說是這麼說,普通百姓文墨不通,真正舉薦的當然更多的是書生舉子們,後來這裡就漸漸變成了隻有讀書人才能來的地方。
所謂舉薦有推舉、諫言之意,但現在更多是諫言的功能,反正統治者看不看是一說,書生們群情激奮時,鐘子樓就是個極好的去處。
而鐘子樓的對麵,就是狀元樓,這會兒三層樓都坐滿了人,當然大部分都是來湊熱鬨的。
“他們這是準備做什麼?”
周叔頤在書院裡讀書,消息還是很靈通的:“應該是準備聯名上書從嚴處置合川,再有華海觀在本朝地位非凡,它出了此等敗類,華海觀隻是將合川除名,其他沒有半分表示,實難平民怨!”
“竟有這等事?京中的道觀,地位好高啊。”
周叔頤就解釋:“華海觀與本朝聖祖有淵源,地位自然不比尋常道觀,再有京中信眾極多,他們不忿於被合川欺騙,故而想要華海觀給一個說法!”
脫粉回踩嘛,譚某人表示他懂,就是不知道鄧繪是怎麼操作的了。
兩人被人流擁擠著進了鐘子樓,裡麵當真是比外麵還熱鬨,而且出乎譚昭的預料,站在裡麵渾水摸魚的,居然還有不少身穿道袍的道長。
“他們是?”
“應該是京中其他幾大道觀的道長,往常他們都被合川壓了一頭,現下合川倒了,道門的名聲都因他毀損幾分,他們應該是來……你懂的吧?”
明白了,他們是來踩著合川上位的,可惜了,鄧道長已經先人一步了。
這可真是好熱鬨啊,譚昭看了看四周,也隨大流在諫言書上寫了名字,順手還添了點建議,反正大家都寫,來都來了,不寫點都對不起他擠這趟人海。
這邊廂書生們意氣奮發,一心是為了陛下和江山社稷著想。
可惜宮裡的陛下,卻在收到消息的當場,直接砸了桌上的琉璃燈盞。
“他們這是要乾什麼!造反嗎!朕要做什麼,還需他們建議?”
宮人們跪了一地,各個瑟瑟發抖,沒一個敢撩虎須的。
本站網站: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