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誰種的因果(2 / 2)

另一邊葛家雖有耳聞此事,卻信任上門做客,並立下保證的虞博鴻。為了兩家顏麵,並未太多出麵。

孫氏那裡一邊安撫兒子,一邊表示願意請葛家姑娘上門相看一眼。虞家小姑子幫忙使了點手段,一番相看下來,虞博鴻醉了,葛氏也丟了名節……

孫氏騙了兩人,做出了滿意的表相,表示擇日會上葛家提親,成功將兩人騙了過去。

三日後,聖上賜婚的聖旨到了。

廖家那位閣老入宮去求的。

聖旨來得太快,虞博鴻猝不及防,更沒法反抗。

抗旨雖不一定會是死罪,但他身上隻有虛銜卻沒有實權和軍功,一旦此番冒犯君威,整個將軍府不但前程斷送,祖輩的基業也將毀於一旦。加之孫氏幾番尋死覓活,忠孝二字壓下來,虞博鴻根本沒有其他路可走。

另一邊的葛氏因為名節已失,再無底氣,同樣沒有退路,自當任由拿捏。

與此同時的廖家也發力了。

葛老太爺隻不過是剛回京的小小文官,根基淺又無助力,而廖家老太爺卻是文官之首,葛家的前程全被廖家抓在了手中,其中利害關係可見一斑。葛家,同樣也沒有掙紮的餘地。

婚,隻能婚,隻能與廖文慈婚。

而虞博鴻對廖家提出的要求隻一條:他不會放棄葛氏,廖家也不能為難葛家。

廖文慈本就覺自己是下嫁,這一條更讓她尚未出嫁便厭恨上了虞博鴻。

至於葛家那邊,長輩們憤怒不已。尤其是葛家老爺,他對虞家的出爾反爾,對孫氏的背信棄義和下作無恥都反感至極,連帶著對一直中意,當做兒子看的虞博鴻也不待見了。

女兒從妻成妾,即便不看葛家名聲,就衝虞家那位主母,他便不願答應。

然而他再不願,為了情投意合的那兩人,為了葛氏已丟的名節,也隻能委屈一次。加之虞博鴻苦苦相求,廖家也表示可以接納葛氏並善待之,葛家最終同意了。

奉旨成婚沒多久,葛氏便也入了將軍府。

葛家名聲不顯,這事並不引人注意。

而虞博鴻看不得葛氏受委屈,很快,便查清了當日母親和妹妹聯手斷送了自己和葛氏姻緣之事。他一怒之下,隻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便為那個驕縱過頭,母親最疼愛的妹妹相看了一門婚事。而對方,是個滿身酸腐氣,滿口大道理的讀書人。

孫氏自然要阻,虞家小妹也哭鬨不願嫁,然而虞博鴻給的理由冠冕堂皇:“長兄為父”。

“那公子飽讀聖賢書,剛好可以好好教教你,什麼行為才是禮義廉恥,身為女子又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對小妹說的。

“您不是一直在勸我文人的好處,與文人成婚的好處嗎?怎麼?小妹與我,同配文人,您又有何不悅?”這是對孫氏說的。

強硬的虞博鴻到底是一家之主,孫氏抗爭無果,虞小妹便嫁了出去。

府裡的氣氛截然不同,孝順的兒子行此逆舉,心疼的女兒嫁的糟糕,自己做了惡人,連媳婦也心有不滿,孫氏一腔怨怒自然隻有放在了葛氏身上。

她怎麼看,都是葛氏當年小小年紀便行了勾搭之舉,將兒子的魂都引走了才有了今日之禍。

就這樣,詭異至極,將軍府的主要矛盾竟到了主母和兒子的妾室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