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第 124 章 ‘畸變’更像是文明進……(1 / 2)

地球, 基地,會議室。

“我認為,‘卡住了’這個說法, 更像是他們為自己挽回尊嚴的表達方式。事實上,他們的文明飛升已經失敗了。眼下頂多是失敗的不徹底,正在朝徹底失敗的最終結局靠近而已。”

因為因範—諾金聯盟的情況太出人意料, 所以收到消息的領導第一時間召開了參與人數不多的核心會議聽取當事人,也就是遊彥的彙報。

參與了但沒完全參與的訪問團成員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眼下正在用‘咱們跟遊隊去的是同一個地方嗎’的眼神互相交流。

領導若有所思的問道:“你確定嗎?如果因範—諾金聯盟解決了‘畸變’呢?”

遊彥:“我很確定。首先,飛升本身就是一條非常苛刻的文明進階道路,成功率非常低,我不認為它會給同一個文明兩次嘗試的機會。其次, 我不認為因範—諾金聯盟能解決‘畸變’問題。”

“從我跟諾阿的溝通中來看, ‘畸變’更像是文明進化路線偏差引發的反噬——順便一提,諾阿是因範—諾金聯盟的主體種族,也是因範和諾金這兩個種族進一步融合之後形成的最終形態,即我們如今接觸到的因範—諾金聯盟的真正成員。”

“說回正題,文明進化路線偏差跟諾阿在靈性力量體係中的先天優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同文明的靈性力量體係是為各文明的主體種族量身定製的。對其他種族而言, 不同文明的靈性力量體係就如同雞肋, 沒有對應的種族優勢就無法學習和模仿。但對諾阿來說,這個問題並不存在。”

“他們的靈性力量體係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極強的包容性以及自適應性。這一點建立在諾阿的融合天賦上。所以他們的文明進化路線是博采百家之長, 將其他文明的優點轉換成自身文明的一部分,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因範—諾金聯盟, 一個既掌握規則、又掌控時間且具有精神汙染特性同時還有涅槃重生、靈性生物、音波攻擊、機械操縱等能力的存在。”

專家都聽傻了:“這麼牛逼?”

另一個專家也驚訝道:“得虧他們一門心思搞文明飛升, 把自己搞成了現在這樣。不然但凡他們多一點世俗的追求,那宇宙不早就被他們統一了?”

其他專家反駁道:“宇宙浩瀚無垠,哪怕是再強大的文明也沒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反而隻會陷入征服戰爭的無底洞中。從這一點來說,追求文明飛升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異世界的一階文明才會熱衷於開拓星域,像因範—諾金聯盟這種科技和靈能都已經發展到極限的文明,他們早就已經征服了自己能征服的區域,剩下的唯一目標就隻有超越極限,不對,準確來說,是擺脫束縛。”

另一個專家接過話茬:“沒錯,按照我們對‘文明飛升’理念的理解,文明飛升就是擺脫原生宇宙的束縛,前往更遼闊的未知世界的方式。這是異世界的宇宙無限論,在他們的認知中,宇宙就像一個盒子,盒子之外還有更大的盒子,從小盒子跳到更大的盒子的過程就叫文明飛升。”

專家們議論紛紛。

遊彥聽了一圈,繼續道:“可能就是因為諾阿太牛逼了,所以才留下了隱患——怪談世界是‘規則’和‘精神汙染’的結合,而它的出現則源於群體性生物內部的不協調音符。”

“諾阿是因範、諾金這兩個主體種族進一步融合後誕生的最終形態。因範—諾金聯盟一開始不是群體性生物,他們在文明進化過程中逐漸舍棄了個體的意誌,最終彙聚成了一個集體意誌。”

“但很明顯,這個過程出現了點小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但沒有被察覺。直到因範—諾金聯盟準備就緒,開啟了文明飛升的大幕,才引爆了潛在的隱患。”

“按照諾阿的說法,他們的集體意誌中出現了一個狂熱的聲音,它汙染了部分集體意誌,高呼著‘我愛集體,集體愛我’的口號,狂熱吸納‘新同伴’,導致諾阿一度失控,朝外擴張並吞噬了大量智慧生物。”

“為了對抗這個‘汙染源’,限製它的威脅,諾阿用規則強行將那部分被汙染的區域隔離開來。起初效果很不錯,但不幸的是汙染源同樣具有‘融合’特性,對新環境展現出了極強的適應能力,它完善了規則,形成了怪談世界,並衍生出了新的能力——同化,反過來壯大了‘雜質’的數量。”

專家忍不住打斷道:“等一下,我聽的有點亂。既然群體性生物隻有一個意誌,那被汙染的話,不應該整個意誌都被汙染嗎?為什麼會出現隻汙染部分集體意誌的情況?而且聽你對汙染源的描述,它好像跟諾阿沒什麼區彆。”

遊彥想了想:“可以這麼理解,仍然保留著對文明飛升追求、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的是正常的諾阿,陷入瘋狂、無序混亂、執著於追求新同伴的是瘋了的諾阿。一人兩魂、一體兩麵,兩個意誌來回對抗,試圖搶占主導權,消滅對方。”

專家陷入了沉思:“所以因範—諾金聯盟是敵人還是友方?咱們是要跟他們開戰還是要合作?”

遊彥嘴角抽了抽:“開戰……這也沒法打。因範—諾金聯盟的領地已經淪陷了,靠得太近會被吸入其中,遠程攻擊也沒太大的意義,他們整個空間都是碎的。”

專家突然意識到了一點:“那諾阿呢?諾阿不也在那嗎?理論上來說,那才是遠程攻擊的主要目標。”

遊彥一臉無奈:“他們沒有實體。就像阿諾斯一樣,這些發展到文明飛升地步的種族已經進化成了超出我們認知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