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重百姓(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綠蘿裙 8504 字 3個月前

太妃停靈七日, 下葬。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王府出發,哭的哭,敲鼓的敲鼓, 靈車最前,後麵跟著其他的車輿, 白幡隨風飄動, 哀聲不絕, 一聲聲聽得人肝腸寸斷。

但知道的人都知道, 唯一的血親,小郡主滿臉蒼白, 神色麻木,全無哀痛,哭得厲害的是專門請來的哭靈人,全是拿錢掉淚。

一路上, 圍觀的百姓神色冷淡, 指指點點, 還有人偷偷“呸”了好幾聲,隻有各官眷在門口設了路祭, 應付差事。

不得人心至此。

入葬後,長史按照事先的約定,投繯自縊。

程丹若說他“殉主”,是“忠仆”,賞賜他家百兩銀子,十匹布, 兩副上好的棺槨,一副給他本人,一副給他被魯王淩虐而死的女兒。

先前種種, 至此告一段落。

接下來就是收拾行囊,這都由王府老人包辦。程丹若的主要工作,就是拿著籌集來的銀兩,賑濟兗州的災民。

但她對古代賑災兩眼一抹黑,思量再三,主動上門拜訪了兗州知府夫人。

知府夫人很驚喜,這白得的人情,不賣白不賣,立刻派人通知知府,讓他借出師爺協助。

“這位師爺是我家老爺在蜀地發掘的,雖隻有秀才功名,卻熟知錢糧事,保準給你辦好。”知府夫人拉著她的手,親熱地說,“你儘管使喚就是。”

三司夫人都是二品夫人,麵上再親熱,也不覺得與程丹若有多少利益往來,出點錢買一個在皇帝前賣好的機會,也就結束了,並不多費心結交。

但知府夫人不同,她家底蘊薄,多個人多條路,誰知道誰有造化呢。

就這樣,程丹若空手套白狼,借來一個人才。

這位師爺確實能乾,特彆擅長處理雜事,和她說得明明白白的。

首先,施粥的地點不在路邊,那樣容易阻礙交通。一般都是寺觀社廟,也就是寺院、道觀、社學、神廟之類的能容納大量人且交通便利之處。

然後,備下一些物品:“土灶二座,大鍋二隻,水缸二隻,水桶一對,扁擔一條,吊桶一隻,缸四隻,缸蓋四個,長柄大水杓四把,粥碗數百,竹梆一個,號籌數百枝”,這就是粥廠的基礎設施了。

每天早上開始熬粥,熬兩個半缸,微火溫著,等到外頭聚集了一定人數,就準備發號籌。

比如說,這家粥廠比較大,可供三百人,那麼就按照1-300,給災民發號籌。拿到號籌的災民,交一個,進一個,以免閒雜人等混入。

300個人全部進去後,關門不放人了。

裡麵的300個人,像幼兒園小朋友一樣排排坐地上,麵對麵,肩靠肩,中間隔允許一人通過的空隙。

全部坐好,有人敲一聲梆子,雇工們就開始舀粥發放,一人一瓢,吃得快的不給添置,吃完走人,不許外帶,碗筷都要上交。

之後重新發放號籌,讓300人進來坐下,敲梆子,發粥,如此循環往複。

假如到日落時,粥還有剩餘,就在附近尋找生病的貧苦之家,給她們分發粥食。

程丹若聽罷,專門問:“婦人如何?”

師爺回答:“專門借一屋舍予婦人安置。”

她想想,又問:“乞丐如何?”

“乞丐汙穢,且拉幫結派,不準他們擅闖入內。”師爺答得順溜,“若日落時有剩餘,在門口分粥即可。”

程丹若這才點頭。

師爺還告訴她,假如她有人手,最好每個粥廠都派人監粥,以免擁擠推搡,或者哄搶喧鬨。

程丹若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劉副千戶,讓他派出百餘人維持秩序。

“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她謙遜地問。

師爺道:“最好命人在粥廠設香案,每施粥前,命其叩首,跪謝天恩。此外,有些青衿儒士雖貧苦餓病,亦羞於嗟來之食。不妨送於米票,令其家丁領取。”

程丹若:貧苦之家還有家丁?

她不理解,不過馬上融會貫通:“這等人家,恐怕也不準女眷領食。這樣,若婦人前來領粥的,額外給二兩糙米,錢由我來出,以宮中的名義發出去。”

此次來兗州,她其實沒帶多少銀兩,但目前手頭上有一千兩現銀。

哪來的?

郡主賞的……

簡單說,魯王府給她的賄賂。

現在捐出去,就當替魯王贖罪了。

而以宮中的名義發放,在一些迂腐的人看來,或許更容易接受。

隨後,程丹若叫來護衛們,讓李伯武負責與糧商商議,儘量低價購買米糧,死去的趙護衛的弟弟趙望,略識幾個字,為人老實忠厚,就讓他和錢明負責管賬目收支。

至於她自己,選擇不定時突擊粥廠,抽查粥的質量。

按照師爺的說法,有幾點是必須注意的:粥必須趁熱,不可摻冷水,否則易生痢疾,因粥廠聚眾者甚眾,恐穢氣傳染,要定時焚燒艾葉熏染。

程丹若沒想到,古人對賑災已有如此明確的認知,趕忙應下照辦。

時間已經進入十一月份,天越來越冷,程丹若每日懷抱手爐,坐車去粥廠巡視檢查。

老實說,護衛浩浩蕩蕩,馬車溫暖如春,她身著錦衣,頭戴臥兔,與外頭蓬頭垢臉,衣衫破爛的百姓,仿佛兩個世界。

她的巡查,像極了一場諷刺的戲劇。

更恐怖的是,每到一處,雇工監粥就會吆五喝六,要領粥的百姓跪在雪地裡,向她磕頭。

他們還磕得真心實意,感激涕零。

程丹若深感恐懼,硬著頭皮查了三天,確認粥米都完好,婦女那邊也確實能多領到一些糙米,終於決定換彆的事做。

她開始募集仆人的舊衣。

郡主進京,不可能帶走所有人,王府裡的仆人要遣散大半。

程丹若就命人趕製了一批新棉衣,以新換舊,迅速籌集了一批冬衣。同時,聯絡知府夫人,請她帶頭,捐了一些家中仆人的舊衣。

不要小看官夫人的帶頭作用,兗州府富戶義戶不少,今年叛軍的消息多少嚇到了他們,也願意捐贈。

當然了,隻有王府的棉衣是塞了棉花的,其他的舊衣塞的都是柳絮稻草,寒酸得很,不過,即便如此,這於貧寒人家而言,就是度過一冬的關鍵所在。

十餘日後,郡主的行李收拾完畢,準備上京了。

程丹若拿走賬本,連夜清算,基本對得上,結餘還有數千兩銀。

她略微思忖,提筆寫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