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五歲的秋天(1 / 2)

第一陣秋風吹起的時候, 暑熱還沒有散儘,太醫院一年一度的大考開始了。

與外人想象中的不同,太醫院裡不全是醫術精湛的老中醫, 而是一個年限和業務水平成金字塔分布的多層結構。

處於底層人數眾多的叫“醫生”,“生”是“學生”的生, 他們是剛剛從教習廳走出來的實習人員, 無論是掃地洗藥罐還是煮飯劈柴, 都有他們的身影。運氣好的能夠被高層的禦醫收為徒弟, 比彆人更早有接觸病患的機會, 但大多數人要在勞作之餘憑著耳聰目明聽得隻言片語,從而慢慢積累經驗與學識。

而每年大考的考察對象, 就是這些“醫生”。過了的,正式升為“醫士”, 能夠獨立做一些工作, 同時有微薄的俸祿可拿;沒過的, 可能會被打回教習廳去重新讀書。

醫士想升為吏目, 吏目再升禦醫, 這些考察的人數就一二十人,而且平時的功勞占大頭,也就沒有考試一說了。

但不管怎麼說,“醫生”考試是基礎, 是太醫院新鮮血液的來源。很多心裡存了傳承責任感的老太醫是相當重視這件事的。往往是各個部門齊上陣, 聯合命題,聯合監考。

今年形勢特殊, 調養科、婦科肯定是會大規模招人的,朱純嘏的痘診科向來冷門,在這種背景下麵臨的競爭壓力越發大。老太醫最近把胡子都揪掉了好些, 都是出題愁的。出得難了,怕收不到人;出得簡單吧,又怕收進來庸醫。

“要是傅為格來太醫院就好了。”朱老太醫感歎,“不然我也不至於一把年紀了還要帶徒弟。”

小八殷勤地替老先生磨墨,勸慰他:“您老再堅持個五六年,以後就交給我吧。我一定會把痘診科發揚光大,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種上痘。”

小孩子這麼懂事,惹得朱老太醫哈哈大笑,笑著笑著眼淚就湧了出來。

最後,懂事的八阿哥還替老師傅出了兩道題。一道是辨藥渣,將煮過的黑乎乎的藥渣每人分一點,讓寫出裡麵的成分。另一道是辨穴位,手肘外兩寸、虎口內、臍下一寸等等,都是常見穴位。

胤禩前世也是混成了師兄的,他又是天賦卓絕的那一掛,沒少給新入門

的師弟師妹出題考校。從入門到精通,各個階段的知識點都能在他腦子裡編成題庫。即便兩個世界的醫術有所差異,但給初學者出題,對他來說還是手到擒來。

朱純嘏看了也高興。“哎呦,了不得!咱們八阿哥都會出題了,出的還有模有樣的。”

胤禩抿著小嘴笑了笑,順杆爬:“那到時候我也去監考呀。”

這就是好奇想去玩,朱老太醫刮了刮他的小鼻子:“去了可不準吵鬨啊,也不準跟人說答案。”

八阿哥連連點頭:“我都曉得的。跟他們說了答案那還考什麼?我還等著批卷子呢。”

竟是連批卷子都惦記上了。朱太醫哭笑不得:“這些人可不像阿哥這麼好天賦,又勤奮。到時候可彆被他們氣到了。”

胤禩:???

“大多數人,是考不上功名,或者沒錢學四書五經,才來學醫的。”

饒是有朱老太醫給胤禩打了預防針,他還是在考場上被驚到了。有人連藥渣都沒扒拉一下,就開始寫答案了;有人滿篇的錯彆字,用墨水塗得東一塊西一塊的;有人索性呼呼大睡,一覺醒來交白卷;還有人,看上去一切正常,拿起卷子一批,各種張冠李戴,明明是熱病的描述他能寫成風寒入體,洋洋灑灑幾百字半句乾貨沒有,放出去妥妥的庸醫害命。

胤禩臉上浮現出絕望。“他們還不如我四歲的小師妹呢。”他跟係統吐槽道,“我小師妹好歹對人命有敬畏之心。”

朱老太醫跟胤禩感同身受,批了兩張卷子就開始吹胡子瞪眼:“他們還不如五歲的八阿哥呢!”

禦醫們顯然已經習慣了,冷漠地將一張張卷子扔進“不及格”的籮筐,淡定異常。“管那些混飯的做什麼呢?”他們勸朱老太醫道,“把有真才實學的挑出來才是正事。”

兩百多人參加的考試,最後過關升級的隻有四十餘人。痘診科分到了三個醫士,皆是漢人,分彆姓武、陸、齊,剛好湊了個順子。

其中陸士成的基礎最好,這次大考能排進前十。各個科都向他遞出了橄欖枝,他拿定主意來了痘診科。

陸醫生,哦不,現在該叫陸醫士了,他是個還不到二十的小年輕,有一張比彆人小一號的臉,更加顯

得五官緊湊。隻看臉其實還不錯,但跟一米八的身高放在一起就有幾分不協調。

他自嘲是個醜的,希望這輩子多多積福,下輩子能生得好看。“聽說痘診科還入民間防疫,常常有外出的機會,我才來的。”

也沒說什麼為國為民的大道理,看著挺樸實的。

朱純嘏引他跟小阿哥見了麵,算是認了半個弟子。陸醫士不愛說話,但架不住胤禩問東問西,不一會兒就把底子抖了個乾淨。

他是京城人,家裡祖上據說在明朝時候有人當官,但也隻是據說,詳細不可考證了。朝代更替的時候,家族主乾逃去了南方,他們這一支就剩老弱婦孺隻好留了下來。到如今人口越發凋零,父祖皆亡,他一個人要養三個弟妹和體弱的母親,最後一發狠丟了殘缺不全的四書五經,跑太醫院當學徒來了。

“有薪水,好歹家裡能有口吃的。”陸小年輕說,“總不能為了我考科舉,看著母親去給人賣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