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二十五歲的夏天(1 / 2)

從康熙四十四年到康熙四十五年, 皇子們之間頗有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感覺。先是十二阿哥得了內務府總管的差事,再就是八貝勒的門人姚法祖進京獻捷,而後納蘭性德調兵部尚書, 整頓各地兵營。還沒等大家一口氣接上,康熙爺下旨南巡, 除了要放在眼皮子底下盯著的太子外,隻帶了十三阿哥一個皇子伴駕。

而等到五月康熙南巡回來,三貝勒的侍讀陳夢雷獻上了一部叫《彙編》的書。

文人向皇帝獻書不奇怪, 但陳夢雷的《彙編》還是震驚了朝野。無他, 隻因《彙編》著實是一本鴻篇巨著。

作為一本將有史以來的天文地理、人獸萬物,乃至文學樂律、醫農百工都編纂在一起的大型索引類百科全書,《彙編》可以比肩《太平禦覽》、《永樂大典》之類的前輩, 甚至比它們的排版更加清晰合理,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更可怕的是,像《永樂大典》之類的巨著,都是傾朝廷的人力物力, 用三千多人的團隊才編成的;而《彙編》一書,陳夢雷帶著幾十個學徒就完成了草稿和清本!

正文一萬卷, 四十二萬多頁,一億六千萬字, 一條思路寫到底。前後五年而已。

算算每天的工作量,達到了驚人的八萬八千字。雖說編寫百科全書不完全是原創, 但一天校訂個八萬八千字, 全年無休, 也是相當恐怖的一件事。

何況寫得如此完善,圖文並茂,條理分明。以至於康熙爺隻看了幾頁目錄, 就拍案叫絕,將書名改成了《古今圖書集成》。

這是什麼樣的人型圖書館,記憶力和腦力雙重絕頂的天才人物啊?!

翻開陳夢雷的履曆,還真是一個天才。

陳夢雷,字則震,福建人。十二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人,二十歲中進士,入翰林院。按照正常發展,陳夢雷怎麼也會作為最頂尖的文人在朝中慢慢晉升,甚至以他的才名早早破格到了皇帝身邊當侍讀學士也說不定。

然而康熙十二年的一次回鄉省親,徹底斷送了陳夢雷的官途。

因為就在他回鄉的時候,爆發了三藩之亂。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舉兵反清,陳夢雷的家鄉迅速成為淪陷區。而恰巧回家的陳夢雷就被徹底困在了福建。

名聲太響在這時候反而成了致命的缺點。耿精忠在搜羅人才時,顯然不會忘記赫赫有名的陳夢雷。即便陳夢雷百般推脫,也因為家人被耿軍扣留而不得不接受來自叛軍的官職。

而跟陳夢雷一道回鄉的李光地,此時卻因名聲不顯,在耿精忠的人才名單上次序靠後,得以帶著家人逃入山林。

此後,李光地找到機會從福建送出了耿軍的情報,這份情報是如此詳實,堪稱幫助清軍獲得了三藩之戰中至關重要的首場大捷的功臣。

那麼,作為情報的提供者,李光地自然在三藩之後平步青雲。而陳夢雷作為耿精忠的偽官,也隨著耿精忠被押解到了京城。昔日同年同鄉,至此命運可謂是天壤之彆。

然而恰恰圍繞著那份與勝利攸關的情報,引發了陳夢雷和李光地之間的一場懸案。

陳夢雷堅稱,那封情報是他陳夢雷所寫,交由李光地傳遞罷了。

而李光地則表示,雖然陳夢雷多次表達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意思,但那封情報確確實實是他李光地寫的。

兩人對於這份驚天大功勞寸步不讓,最終反目成仇。陳夢雷的《絕交書》傳遍天下。然而已經對李光地大加褒賞的康熙選擇了強行撐麵子,在這段公案中堅持站了李光地,將陳夢雷流放。

在此後的近二十年裡,陳夢雷一直在東北的戍所中潦倒,而李光地一路當到了巡撫、尚書,就差入閣拜相了。

是一直到幾年前康熙爺北巡,路過陳夢雷的流放地。陳夢雷憑自己的文采寫了一首拍馬屁的長詩,這才得以回到京城。

二十年時間風吹雨打,抹平了許多人的記憶。曾經二十歲中舉的天才學子已經滿麵風霜,他幾乎是默默無聞地跟在禦駕回京的隊伍中,又仿佛一個落第舉子般到貝勒府上修書。

直到《古今圖書集成》橫空出世,再次讓“陳夢雷”這三個字成為天才的代名詞。

“聽說皇上已經讓武英殿開印《古今圖書集成》了。”就連雲雯都興致勃勃地談論起此事,“鉛活字的話應該挺快的吧,不知道我們家能不能分到第一批樣書。”

八福晉一向是喜歡收藏書的,如《古今圖書集成》這樣的索引類書籍,若真能無動於衷那就不是她董鄂·雲雯了。

八貝勒低頭嗦了口麵。

然後雲雯就自個兒把自個兒否了。“如今陳夢雷修書大成,得了萬歲爺的誇獎,以他的性子,少不得要和李光地舊事重提。李光地畢竟簡在帝心三十載……到時候若是陳夢雷落敗,倒像是如今誇他有才的人,是慫恿了他的狂妄似的。”

八貝勒把嘴裡那口麵咽了下去,眉眼彎彎地看福晉,語氣中帶著點調侃:“那怎麼辦呢?”

雲雯細眉輕蹙,就仿佛一個有謀略的西施。“若是宮裡賞賜,咱們就歡天喜地地接著;若是沒有,也萬不可巴巴地湊到三貝勒府上去燒熱灶。若是外人問起來,就說我雖喜好收集古本、雜書,對於《彙編》這樣的類書卻隻是平平的喜歡。”

景君小丫頭坐在她小小的高椅子上,吧唧吧唧地嚼麵條,一雙眼睛烏溜溜地盯著她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