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二十六歲的冬天(2 / 2)

景君此時已經慢慢止了哭泣,她想反駁說自己多活了一輩子,並不是懵懂的孩童。但轉念一想,上輩子竟像是白活了一般,不光沒有留給她什麼值得稱道的精神財富,反而像是一道沉重的枷鎖。

她抽了抽鼻子:“女兒才智平平,若是阿父不嫌棄,願效微末之力。”這句話她是用漢語說的,且不稱“阿瑪”而稱“阿父”。她曾經無數次想拉著那個男人的衣擺喊“阿父”,訴說自己和姨娘的委屈,然而終究沒敢踏出這一步。如今,她不想了。她有了疼愛她的父親,無論是喊“阿瑪”還是“阿父”亦或是“爹爹”,都會包容地摸摸她的腦袋的父親。

她用這句話與過去割席,從此再無妄念。而那些沉重的腐敗的過往,就像古墓中經曆了漫長時光的織物,一劃就風化成了輕巧的塵埃。

眼看著女兒收了眼淚,八貝勒長出一口氣。唉,哄小閨女也太為難他這個大老爺們了,尤其他看出來了,景君有時候會過於多愁善感。雖說她很聽話,但仗著孩子聽話就強勢讓她接受現實,那對於孩子來說也太不公平了。

安撫好閨女的八貝勒放下心頭巨石,步履鬆快地踏入正房的大門。恰好這個時候拎早膳的太監也都回來了,正在擺桌子。八爺本意是想讓雲雯多睡一會兒的,然而雲雯也已經在梳頭了。看到父女倆進屋,臉上露出幾分了然:“都談妥了?”

“談妥了。”八貝勒點頭。

景君則好奇地盯著她額娘的肚子,這會兒明明什麼都看不出來呀,裡麵竟然已經有了個孩子了。“景君想要個弟弟。”她說,“這樣額娘就不用受苦了。”

“人小鬼大,偏你機靈。”雲雯用手指戳了戳女兒的額頭,但眼眶卻是紅的,她也想像當年的大福晉那樣,生下兒子苦儘甘來。雖說大嫂最後落到那樣的結局,但這一輩子大部分時光,大福晉都是順心的。

眼瞅著額娘損自己的模樣與往常一般無二,還把她抱到膝頭規整她的小發髻,舉手投足間並沒有把自己的肚子當成金疙瘩的意思,景君越發感慨。

那些出過大賢人和忠義武士的家族最初是什麼樣的?小景君覺得,應該就像他們家一樣吧,有個飽讀詩書且講究公道的母親,有個疼愛子女重視教育的父親。如此才能成就一個傳承千百年、人才輩出、令人稱道的家族,而不是前世那種空有個殼子冷漠算計的暴發戶。

小景君不知道,就今兒早上見了她要說什麼話做什麼動作,在她額娘心裡也是排演了好長一段時間。在某些問題上,八貝勒和八福晉真的挺有默契的。

又過了幾日,八福晉的喜脈已經可以被尋常大夫摸出來了,這個好消息就被送到了宮裡和八福晉的娘家董鄂府。康熙爺倒是給了挺豐厚的賞賜,其中一尊上好的和田玉雕成的送子觀音,還是從前裕親王福全之母寧愨太妃供奉過的老物件。寧愨太妃在順治爺長子牛鈕夭折的次年生下了福全,且福全一路富貴地活到如今的歲數,可以說這尊送子觀音的兆頭相當好了。

康熙四年,康熙爺與元後赫舍裡氏大婚的時候,寧愨太妃將這尊送子觀音作為大婚禮物送給了皇帝。而元後故去清點物資時,太子還遠遠沒到要用送子觀音的年紀,於是這尊送子觀音又進了康熙爺的內庫落灰。如今才又被起了出來,賞賜給了八爺,其中蘊含的期望,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希望老八福晉這一胎能得個小阿哥。”

康熙爺自認在這樁賞賜上,隻是單純的慈父之情。然朝廷上下,總少不了要過度解讀的人,一時間往八貝勒府上送禮之人如過江之鯽,仿佛要將之前兩個月的冷落給彌補回來似的。

八貝勒被逼得再次關門拒禮。除了少數親友聚了聚外,再無旁的宴席。

雲雯的祖父董鄂·費揚古已是白發蒼蒼,他身上暗傷頗多,兩年前好不容易告老退休,在家休養,避免了安親王嶽樂那樣老死在軍職上的悲劇。從這裡就能看出皇帝對待宗室和忠臣的差異,恐怕當年安親王的赫赫權勢到底是紮了萬歲爺的眼。且不提已經在走下坡路的安王府,費揚古老將軍看著一臉紅潤的大孫女,笑咪了眼。

老將軍一邊樂,一邊抿著小酒,不知不覺就喝高了,滿是皺紋的臉都紅透了。“你兩個妹妹都已經生了兒子了。隻要你也生了兒子,我當即閉了眼也放心了。”他往常最小心謹慎不過的性子,孫女嫁給八阿哥這麼多年來都沒有非議過皇家的任何事,今兒說話卻有些出格。可見他是真高興,而八福晉沒生出兒子這件事是一大家子人的牽掛。

“老夫總覺得對不起八爺。”老將軍拉著八爺的手又笑又哭,“八爺對這個丫頭的情誼,上數一千年,下數一千年,都是罕有的。老夫心裡又是高興,又是過意不去……如今可算是好了,隻盼她能生個兒子。”

八爺還能怎麼辦?隻能信誓旦旦地向老將軍保證,雲雯這一胎是個男孩,但當他餘光觀察到景君的時候,到了嘴邊的話就打了個轉兒。“便是這胎不是個阿哥,難道我還能虧待了她們母女?”八爺將景君抱起來,放在膝頭,“如景君這般懂事的,是男是女我都喜歡。”

董鄂府老夫人連忙用胳膊肘去戳老伴兒,示意他長點兒心。

老將軍低頭對上小格格烏溜溜的大眼睛。“哈哈哈,是這樣的,是這樣的。”老將軍摸了摸重孫女的小發揪,表情有些歉疚。他沒有繼續喝酒,也讓擔心著祖父身體的雲雯鬆了一口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