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二十八歲的夏天 。(2 / 2)

“弘晏嗎?這個名字不錯。”身在暢春園清溪書屋的皇帝得了消息,還特意又留下了來請安的八爺。“當初說你們全家都在找‘日部’的字眼,最後是誰選了這個‘晏’,朕覺得不像是你的風格。”

八爺:“那皇阿瑪覺得什麼才是兒臣的風格啊?”

“你取名過於樸實了,朕至今記得你給自己取字‘長壽’時的樣子。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旺’、‘智’、‘顯’才是你會取的名字。”

唔,不得不說皇帝老爹猜得還挺準的。除了一點,“旺”字不是八爺自個兒取的,而是在原主的那條時間線上,八爺府長子就是叫“弘旺”。原主試圖爭奪儲位,除了生母地位卑微外,最主要的弱點就是膝下單薄。八福晉郭絡羅氏多年無所出,後宅也隻有兩個低位的妾室得了一子一女。給兒子取名“弘旺”,也許寄托著原主想開枝散葉,問鼎儲位的野心。

八爺自個兒不喜歡“弘旺”這個也許跟眾多不單純的期望聯係在一起的名字,但是他也不想去剝奪這個孩子繼續叫“弘旺”的權力。他知道景君是有些神異的,許是記得些前世事。他與景君父女二人都如此,就不免推及小兒子,萬一那是真的弘旺回來了呢?遇到阿瑪換了個人,冒出來個陌生的姐姐,連自己的名字都給換了,那多可憐。因此,他將“旺”字也列入了備選項。

如果,真的是原主的弘旺,至少會對著“旺”字木牌猶豫一下吧。

但阿鈕果斷選了“弘晏”,動作快得像是壓根兒沒看到旁的似的。八爺覺得,這應該不是原主的弘旺。

“皇阿瑪英明啊,確實‘旺’、‘智’、‘顯’這幾個字是我取的,福晉取了‘昕’,景君取了‘晏’。”

“哦?”康熙像是才想起來有這個孫女似的,把她從隔壁的糕點盤子旁召過來,一開口就問:“‘晏’字何解?”

景君落落大方地站在那兒。“回皇瑪法,孫女一開始想到‘晏’,是因為齊國晏嬰,晏子頭腦機敏,能言善辯。阿瑪和額娘總是在祈福的時候說希望弟弟能聰明一些,儘早開口說話,孫女就想到晏嬰了。且晏子為齊國上大夫,內輔國政,外使邦交。弟弟將來會繼承阿瑪的爵位,成為朝中柱石,我希望弟弟能像晏子一樣為國立功,不做紈絝子弟。再者,‘晏’有安定、和樂之意,若是弟弟沒有成為晏子,也還能太太平平地安享富貴,是一個好寓意。”

她一個七歲的女童,當著威壓沉重的老皇帝的麵侃侃而談,邏輯、語言、急智皆令人驚歎。

康熙也忍不住又對這名老八家的神童才女好奇起來,問她有沒有啟蒙,都讀了些什麼書。

說到讀書,景君格格半點不心虛的。“我已經背完了《大學》、《論語》,我本來想接著學《孟子》的,但先生說我隻是背下了,對其中深意理解不夠,還是暫且停一停。所以如今在看宋人的文章和漢賦。”

康熙點頭:“你阿瑪替你尋了好師傅。你自小有過目不忘之能,‘背書’一事,與你來說比常人簡單得多。然而對聖賢文章的理解,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曆是無法精進的。師傅讓你停下,一來避免你驕傲自滿,從此以為文章學問就是容易事;二來帶你廣涉獵,也是增加閱曆的一種方式。”

景君彎了彎眉眼:“師傅確實很懂得教書。阿瑪和額娘都這麼說。”

皇帝見她不怯場,也來了興致,當場考驗起學問來。一開始是背誦,就抽《大學》、《論語》中的句子,但景君是個能倒背如流的選手,又豈會怕這種程度的抽背。康熙連問十句,景君都不假思索地接了下去,說到精彩之處,還有手上的動作輔助,有一種小朋友一本正經cosplay的可愛感覺。

如此十問,康熙就覺得考背書沒意思了,改而詢問釋義。“某段某句,作何解釋”之類的。景君雖自言“不甚解意”,但胥先生又不是哪種隻會讓學生“讀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默一百二十遍”的老師。恰恰相反,胥三指的對於經書的理解深入淺出,相互聯係,旁征博引。因此景君對答釋義也相當精彩,她不是聽不懂胥先生教她的這些理解。她們師徒所謂的“不夠火候”,指的是小景君還不能對先賢的哲學思想有自己的體悟和批判。

但放眼天下那麼多讀書人,有多少人能在《四書》、《五經》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呢?多數人就隻是拿這些儒家經典洗腦自己罷了。最離譜的是,這其中還有一些洗腦是以訛傳訛洗錯的。

總之,小丫頭的一番對答再次驚豔了康熙。他不是沒養過孩子,被名師環繞的太子算聰明吧,但七歲的景君,已經有十一、二歲太子的水平了。

“你平日裡花很多時間讀書嗎?”康熙問孫女。

景君答道:“自早上卯時至下午申時,也學琴鼓、對弈、繪畫、拳腳、算術。與阿瑪幼時相比,應該要短一些。”

“那也相差不遠了。”康熙說,“倘若宗室子弟有景君一半用功,朕也不必三令五申讓他們入族學了。”

誇完孫女,康熙也不忘誇獎八爺。“你約束景君讀書很對。正因為她有天賦,才不該荒廢了,長此以往,等她成年時,放漢人中間,也能像容若一般讓他們讚歎敬仰了。”

聽到康熙這麼誇獎,八爺的眼睛都忍不住亮了亮。他費心費力地讓女兒狂刷琴棋書畫技能點,不就是為了引著老爺子的思路往這條路上去嗎?

能夠和親蒙古的宗室女太多了,多景君一個不多,少景君一個不少。但是一個能夠碾壓漢人的才女,可是不多有的。既然孫女中出了這麼一個人物,與其把她放到草原人無人欣賞,不如到漢人中間去體現“滿漢一家親”。中原地區交通便利,而在清朝執政背景下,漢臣們隻有捧著愛新覺羅·景君的份。

隻要挑一個能夠真心欣賞景君才華,能夠跟她琴瑟和鳴的丈夫,那嫁給漢人可比撫蒙強多了。

“拋開黨爭與明珠不論,兒臣從小就敬佩納蘭大人的文采,很是替我們滿人爭氣的。景君若能成為女子中的納蘭大人,那是我們府上燒香拜佛都求不來的福氣。”

“你真的對女兒寄予厚望啊。”

“她額娘在山東疫區結胎有了她,許是孔子故裡的賜福。兒臣給她取‘景君’這個名字,既是希望她不忘這份緣分,能夠撫恤下民,也是希望山東百姓不忘朝廷的恩義,淡忘滿漢之彆。”加強暗示,加強暗示,瘋狂給老爺子加強暗示。天可憐見的,這種在千裡之外小產,自個兒還看望不了的例子,有一個昆昆就夠了。

康熙應該是接收到了老八這幾乎是明示的暗示。“朕的這些兒子中,論起慈父,沒有能超過老八的。”

就在八爺的心思都在妹妹和女兒身上的時候,就在八爺園子北邊的圓明園裡,四大爺正拉著清減不少的十三阿哥長籲短歎。

“十三弟受苦了,你的腿怎麼腫成這樣了?太醫如何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