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不難嘛?
在第一次爆破的時候,聲音巨大,劉邦替張良扛了下來,承認了這個錯誤。
第二次,知錯犯錯,劉邦以防自己掉馬,主動向張良學習火藥的製作。
然後,這人就在火藥教學課上給劉邦灌輸一些秦朝不把人當人看的思想,試圖攛掇劉邦謀反。
劉邦是靠什麼抵抗住張良的洗腦的?
靠意誌力。
畢竟,已經經受過一波考驗了,範增也是個能說會道的主,不能因為他勸服不了項羽就不把他的嘴炮技能放在眼裡,那是因為人家項羽軸。
至於為什麼範增勸服不了劉邦,自然是因為劉邦也軸,堅定自己的想法,除非自己想改變。
堅持自我的劉邦,遇上同樣反秦信念堅定的張良,造成的結果就是。
這倆硬抗著讓劉邦學會了火藥。
威力不算大,但是聲勢浩大。
於是又引來了一波新的人來檢查他們這裡是不是意圖謀反,還好一直以來蕭何和當地縣令的良好統治,大家都安分守己,看起來就很良民。
劉邦再次逃過一劫。
這背後自然也得感謝情報探子的默默付出,已經換了一波又一波了,大家都學會了火藥的製作工藝。
大秦也是很感謝“張良-劉邦”一對一火藥補習班的,教會了不少兄弟姐妹。
至於張良意圖謀反的事情,現在人已經在眼皮子底下了,再想搞點事那可就難了。
說真,他們跟在範增過來的時候,萬萬沒想到還有機會跟到六國餘孽。
做不重要、沒前途的小任務,但是任務對象給力啊,不僅自己改過自新,開始投入到建設大秦的事業中,竟然還主動拉了以前一樣誤入歧途的同夥。
關於同夥的事情,扶蘇公子已經和陛下通過氣了,對於有才華的人,大秦是可以再多養一段時間的,消耗掉剩餘價值後,如果還對秦有敵意,那就確實沒辦法了。
在不知名的小角落裡,遠遠看著劉邦開的這個小會,認認真真對口型解密的探子們,另一隻手拿著竹簡和刻刀,生怕錯過什麼知識點。
是這些天聽反賊張良老師的補習班的後遺症了,大家一個個的,耳聰目明了很多,腦子轉的都更快些。
該說不說,大家一致認為,張良的腦子,當反賊真的太可惜了。
蕭何他們已經覺得比大部分的底層官員要厲害很多了,也不是沒追蹤過彆的官員,到底在行為處事上落了蕭何不止一籌,而張良則是比蕭何還厲害的人物。
當然,沒看到張良處理公務,倒是看到過對接他自己的暗衛。
看上去很唬人的暗衛,不過是繡花架子,身為陛下手底下的暗衛,即使不是最出色那批,也比張良手裡實力很強的要厲害很多。
畢竟張良原本也不是韓的繼承人,繼承的暗衛即使跟著他訓練了這麼久,也並沒有過強的實力。
這一點,張良自己也是清楚的,畢竟,真要是厲害的話,他也不需要買凶殺嬴政了,直接自己屬下上,還安心。
暗衛們一部分盯著張良,難得不上課的時候,在積極地和自己的暗衛溝通,看嘴型應該是交接一些關於附近的六國遺民的信息。
不幸的是,這個他們已經提前清掃了一下,成年的六國男性遺民,都已經被征調走了。
至於沒成年的,按道理來說是住在自己家裡的,不知道這韓信是怎麼跑出來的。
韓信,在張良入沛縣的當天,和範增他們一起在沛縣門口圍堵,成功堵到,韓信也跟著一起在沛縣住下。
這些天,和張良一起住在原本給學生、老師預留的三間休憩室內。
得知附近沒什麼六國男性,不過韓信是的時候,張良這種喜怒不形於色的人臉色都變了一下。
也不是他不喜歡韓信,隻是……這人實在是太愛喜歡尋根問底了一些,問的問題不難,一聽就知道缺少基礎,比那些剛接手的便宜學生們還差勁點。
畢竟那些人實際上已經是經過蕭何、範增、劉邦補習過的了,基礎還是有了些許的。
韓信就……最開始隻會寫自己的名字。
但是學習天賦是沒的說的,張良想了想,還是選擇忍耐了下來,看在同為六國人的麵子上,也不是不能教。
態度好點就更好了,哼,都是沒有家的人,這個小鬼怎麼這麼拽。
另一邊自然就是在觀察劉邦針對張良的作戰會議啦,一開始知道這個主題的時候,大家還在擔心,萬一就這麼把張良趕走,那火藥班就得解散啦。
聽著聽著,發現趕走什麼的太高看這行人的。
範增對張良的態度是比較和善的,最開始也是他護著張良加入的這個學堂,然後嘛,世道就變了。
張良開始教一些範增不讓教的東西,甚至在暗暗培訓他們的體能,司馬昭之心,反正範增是了解的透透的。
範增和他是一個目的,不過範增還是要更沉得住氣一些,他在等嬴政死亡,時局動蕩。
張良在努力買凶讓嬴政能早日死亡。
也是和諧。
就是劉邦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