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21章 係統出現(1 / 2)

一個令霍霖感到十分眼熟的學子。

“小兄弟,我們又見麵了。在下國子監甲等院吳溫韋。”

霍霖和他打了聲招呼:“吳師兄,您怎麼來了?”

想到他剛剛說的災及梨棗,思索片刻問道:“災及梨棗的意思是因為印刷時所用的木板基本上是由梨木和棗木製作而成的,如果隨意使用,則被匠人認為浪費印刷版的意思嗎?”[1]

吳溫韋讚同地點點頭:“是的。”

楊泰清給霍霖介紹道:“這是我們這一屆學報的負責人,吳溫韋師兄。”

說著不好意思地介紹霍霖三人:“吳師兄,這三位是我的院友,我帶他們來這裡看看。”

隨著他的介紹,剛剛沒來得及和吳師兄打招呼的院友老大沈喻之和老二晏溫乖巧地站直,齊聲道:“吳師兄好。”

吳溫韋被他們地表現給逗笑了,和他們打了個招呼,索性直接給他們介紹,說道:“因為我們的學報傳播範圍小,並且有時間的限製,不及書本一般有長遠的價值。因此,如若要製作學報,基本上不能用他們這裡的工具,我們需要自己現買,來請這裡的工匠幫我們雕刻,有時候直接用手抄寫就夠了。”

霍霖他們表示理解:“看他們印刷一般是使用一整塊木料雕刻成型,再印刷以供成冊,除非需求量大,要不然確實會覺得浪費。”

吳溫韋帶他們走出刊印室,走的時候還不忘把門鎖上,來到刊印室的隔壁,隻見裡麵的門已經是打開狀態了,裡麵已經有幾個人在忙碌了,在一個紙張謄抄著什麼,看樣子是在給學報排版。

除了他們和零星幾個雕刻木板和工具外,更多的是書案上擺放的筆墨紙硯。

“我們一般用抄寫的居多,有時候也會招募貧家子來抄寫,也算是給他們一個賺錢的地方。”

隨著他們地走近,裡麵的人抬起頭,對霍霖一行人投來疑惑的眼神。

吳師兄向他們介紹霍霖一行人,霍霖他們也紛紛禮貌問好。

吳師兄說完帶著霍霖他們走進去:“在剛剛那邊我們隻能看不能亂動,在這裡就比較自由了。”

讓霍霖他們四處看看,霍霖拿起書案上還沒有抄寫完畢的學報。發現他們真的是應有儘有:“時政,名家解說,百家齊放。”

老大沈喻之湊過來:“時政感覺確實新穎,應當是從朝廷的邸報上摘錄下來的。”

要知道在現今的社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看到邸報,大多數是官家子弟才能看到在朝堂當值的父兄手中的邸報。

霍霖認真看了一眼另外兩種:名家解說在這期刊印的是國子監祭酒對於《尚書》某篇的見解。而百家齊放則是眾多學子的策論,看樣子應當是想收集優秀學子的策論放在上頭。

吳溫韋看他專注的看這學報,有點不好意思:“名家解說是可以放大儒或師長們的注解,不過大儒難找,所以大部分是關於國子監夫子們的注解,還有個彆是學子們提供的家中在朝當值父兄的注解。”

“百家齊放一般是學子們的策論,有時候夫子有布置,我們就把他們刊印成一期有主題的,沒有的話就放上覺得好的。”

霍霖感慨地看著這個師兄:“師兄當初為何要創辦這種報刊?”感覺也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活動。

吳溫韋像是回憶起什麼,神色恍惚,他帶著霍霖去旁邊的窗戶下邊泡茶邊說:“其實這個也不算是我負責的,主要是由國子監的一位夫子負責,我隻能算是來幫忙。不過它對學子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學子中不僅隻有官家子弟,還有一部分是貧家子第。”

他回憶起當初的某位好友:“當初我有一院友,性格純善,但因他是貧家出身,接觸不到時政與大儒,觀點隻能被困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因此,在科舉考試當中屢屢因為這點名落孫山,最終無力繼續在這裡讀,隻能回鄉開私塾。”

霍霖理解,彆看他一年多就能考上秀才,那是因為考上童生更多的是依靠記憶力,而他之前早已閱過萬卷書,又擁有兩位夫子教導,其中林夫子還是專門依據他的水平來針對性的教導。

中秀才難,中能夠的當官的舉人更難,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貧家子弟即使考上科舉,升遷豈是一個難字可以形容的。

參觀結束,霍霖四人回到自己的院子,沿途霍霖還在感慨,當他還在一心思考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的時候,彆人的格局已經大到為貧家子考慮。

【剛剛圍觀了下,我覺得如果能夠發明用膠泥做成單字的活字印刷術,就不用擔心這一問題了。】

【是的,有需要的時候,把對應的字放成自己需要的板式,就可以節約成本了。】

剛踏入房門的霍霖腳步頓住,他剛剛看到什麼?

膠泥做成單字,有需要再把字放成自己需要的板式,活字印刷術?

霍霖隻覺得心臟狂跳。

腦中立刻聯想活字印刷術真的能夠出現將會整個大興朝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興文學,開民智。

霍霖現在隻想拿起香,把一直以來隻覺得是很普通的彈幕供奉起來。

原來超前的想法能夠對世界進程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你……”

霍霖衝動想說點什麼的話還沒有說出口,麵前的彈幕突然就消失不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