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25章 重農抑商(1 / 2)

黎文成的出現隻是霍霖最近忙碌生活的一個小小的插曲, 當一個人把目標放遠後,就會覺得現在的一切阻礙都是紙老虎, 霍霖麵對近在眼前的堂考想到。

最近這幾天, 霍霖終於要迎接來到學院後的第一次大考了,每月十八日,由山長出題, 全體同學參考的堂考。

霍霖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完畢,與同窗一起帶上筆墨紙硯,來到平常開大會使用的大堂, 隻見裡麵已經被打掃一新, 空地上擺放著齊整的桌椅。

走到自己的位置準備好後, 霍霖觀察著自己的同窗們。

穿著統一的青衿服,一個個精神抖擻目光清明, 有些口中還念念有詞複習著四書五經。

他不由得讚歎了下同窗們的努力程度,一個個都說他卷, 實則他們更卷,科舉考試這個獨木橋就看誰卷得過誰而已。

隨著鈴聲響起, 大廳內鴉雀無聲, 等著夫子們分發考卷。

第一道題和以往的縣府院試一樣,更多的考學子的記憶力,寫出來即可, 霍霖對此表示沒在怕的, 他極其在行。

等寫完前麵的默寫和填空,中間則是一道試帖詩和考察考生對於詔、判、表、誥等文體的運用程度。

考試的內容無限接近於院試。

這種除了費些時間,霍霖不覺得難,照例先寫在稿紙上,提筆書寫。

雖不覺得難, 但是題量也大,等到霍霖寫完,日頭早已上竿。

夫子們已經準備了吃食給學生,國子監準備的考試雖說隻是考試,但是一切按照真正的考場流程走,也相當於之前彈幕所說的考前模擬了。

等到吃完,霍霖就剩最後一題策論了,坐在霍霖隔壁的學子,還在冥思苦想著試帖詩,看到霍霖已經在寫策論的,不由得頭皮一緊,更加緊張了。

霍霖拿起試卷看策論題目: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1]

霍霖第一時間反應出來這道題出自《大學》,講生產財富也需要有正確的途徑。

從生產轉到為人。

霍霖思考著如何破題,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後又延伸到上位者。

在腦中轉了個響兒,霍霖提筆在稿紙上破題道:“王者平天下之財,以道生之而已。”

前朝商業發達,大興朝逐漸的大儒們吸取了前朝的教訓,都在提倡走重農輕商之道,覺得農為本,商為末,商發展則會使得財富聚集在少數人手中,使得民眾生活更為困苦。

而霍霖更傾向於:財,取之有道即可。

在奮筆中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最後的收結霍霖講到:“生財之道,則絜矩以平天下之大道也。”[2]

本次考試會由夫子親自閱卷,最後把成績彙報給祭酒,進行發榜,前五名都會有獎勵,雖然隻是基本的紙筆,但是也是獎勵嘛。

等到考試的鈴聲響起,霍霖也順勢放下手中的筆,收拾東西與眾位考生一同出去,找到自己的好友。

今天的寫的試卷,霍霖自覺很滿意。

夫子們的閱卷速度極快,理論上考完試學子們可以稍微輕鬆一點了。

但雖說是夫子閱卷,實際上也會叫學生幫忙閱卷,比如秀才階段的卷子,就可以交給舉人階段的學子進行閱卷。

而最直接的可以看清對錯的默寫部分,夫子們就可以叫些在他們眼裡比較出挑的人來幫忙批改。

比如霍霖就被叫去批改舉人學子的默寫部分,自從上次他改進印刷方法後就被夫子記在心中了,有什麼事情都會叫下他。

霍霖苦逼的在同窗們羨慕的眼神下來到夫子批改考卷的地方去幫忙批改試卷,鬼知道他其實想在宿舍睡覺的,他的床啊,霍霖欲哭無淚。

能夠到達舉人這一層次,基本上在《四書》、《五經》的熟悉度上沒有什麼問題,夫子們也隻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才叫了幾個學生來幫忙批改這部分。

*

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霍霖正在幫小夥伴楊泰清和吳溫韋師兄他們搬東西,他們上次去找夫子後,夫子覺得不能讓他們小打小鬨下去,就請了一個夫子來輔助他們,事實上也是行監管之則。

原先的學報,也上升為國子監的院報,而被祭酒看重的院報怎麼能夠蝸居在刊印室的這一個角落,於是他們光榮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辦公之地。

而身為楊泰清的院友,加上與辦刊之人也極為熟悉的霍霖等人,理當過來搭把手了。

等霍霖他們幫忙整理好東西,堂考的成績也已張貼在成績榜上了。

眾人相約前去觀看成績,霍霖也對他的成績很感興趣,之前他除了縣府院試還從來沒有參加過如此多人一起的大考,有點期待自己在其中的名次了。

霍霖隨著好友到成績榜下,一眼望去最顯眼的就是最頂上的前五名,紅色的紙上,其他名字都是用黑色墨汁,唯有那五個名字,在太陽的照射下閃耀著金色細閃,鎏金大字。

霍霖看了眼上麵那幾個字,眼神裡是自己都沒有發覺的渴望。

這次他考了第五十名。

楊泰清考了第五十一名。

其他兩位院友分彆在第一百和九十

國子監共有五百人,秀才階段的共有百人,和霍霖他們同期入學的二十人,霍霖幾人的成績,隻能說不錯而已,算不上頂尖。

知道自己的成績,霍霖略微失落地去看夫子展示出來的前十名的試卷。

一看就發現端倪了,這些學子的試卷言而有物,以例為足,立在實處,但是他們都是在肯定農本末商的思想。

【這一看就是肯定重農抑商政策的策論更得夫子的心。】

【小霍霍的政策更傾向於農商都要發展,但是他沒有個偏好,這是夫子沒那麼喜歡的原因。】

【重農抑商政策導致後期的土地兼並,農民流亡,致使大興朝後期農民起義,隻能說有因必有果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