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九十三章(1 / 2)

林珩 來自遠方 9593 字 9個月前

日落風生,薄暮冥冥。

肅州城頭傳出鼓聲,一聲接著一聲,恰如悶雷炸響,震動廣闊平原。

"城門將閉!"

城門下,守城的卒伍列隊歸營,腳步略顯雜遝,矛戈頓地聲不絕於耳。幾名強壯的軍仆排成一行,雙足撐地發力,肩背和手臂的肌肉隆隆鼓起,合力轉動絞盤。

吱嘎聲響起,門軸轉動,鎖鏈一圈圈纏繞,鑲嵌銅釘的城門緩慢合攏。

距離城門不遠,一隊商人拔足狂奔,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可惜還是慢了一步,抵達城下時,厚重的門扉已經關閉。

眾人無計可施,眼巴巴望著門上銅釘,一陣捶胸頓足。天色愈暗,城頭立起火把。

火光照亮城頭林立的旗幟,旗上的圖騰刹那鮮活,仿佛活過來一般。“今夜無法入城,全怪路上拖延!”

一步之遙被攔在城外,商人們難免互相抱怨,後悔不該中途停留。事已至此,眾人實在無法,隻能轉道去往附近鄉邑,期望能在村人家中借宿一晚。

“春日倒寒,露宿荒郊恐遭狼,速行。”

他們全是小商,不比豪商財大氣粗,沒有強悍的護衛,隻能結伴行走,依靠人數震懾宵小。

隊伍中以西地商人居多,少數來自南地和近海的諸侯國,陸續在中途加入進來,組成一支規模可觀的隊伍。

商人們常年行走各地,掌握大量消息和秘聞。

最近一段時期,晉國伐鄭、楚國內亂以及越公子使晉最為人津津樂道。

"鄭國已滅,疆土納入晉。楚國公子項殺兄囚弟,大權獨攬。越公子使晉,聽說兩國要定盟。"一名年約不惑的商人趕著馬車,和同行之人交談。

"這些都是舊事。我聽人說齊國公子弦入晉,估計齊國也不太平。"一名穿著短袍的商人背負藤筐,手裡牽著一頭青驢。驢身後拉著一輛板車,車上堆滿貨物,準備到肅州城售賣。兩名奴隸走在車後,熟練地推動車身。

“齊國公子?”隊伍眾人心生好奇,紛紛看過來。"你從何得知?"一名吳地商人詫異道。

瞥一眼問話之人,短袍商人嗤了一聲: “哪來的愣頭青,不知規矩。”吳商馬上意識到不妥。

商旅們

常年行走各國,掌握不同的消息渠道,彼此諱莫如深,沒人會大咧咧說出來。

眾人很快揭過此事,陸續擦亮火石點燃火把,尋找之前路過的鄉邑。

有幾人慢下腳步,刻意落在隊伍最後。火光照耀下,幾人交換眼色,準備入城後避開人群,設法將消息傳回國內。

留意到隊伍中的異樣,短袍商人嘴角勾了勾,知曉事情已成。他懷中藏著一封短信,由蒼金親筆所寫。

為完成林珩的交代,蒼金放飛信鳥,多方聯絡可信之人。不需要多久,公子弦入晉一事就會傳遍諸國,楚國自然不會例外。

城門外,商人們越行越遠,隊伍消失在夜色之中。

肅州城內,一輛接一輛馬車穿過城東,馬奴不斷揮動韁繩,驅車馳向晉侯官。齊國公子遠道而來,依照慣例,今夜宮內設宴款待。越公子煜,蜀公子齊,蔡使歡以及宋國使臣都將出席。

大小氏族在陪宴之列。各家車輛準時出發,陸續抵達晉侯宮,在宮門前相遇。費毅的馬車先到一步,鹿敏的車輛緊隨其後。

兩人奉林珩旨意擬定戰功賞田一事,近日來頻繁會麵,關係卻未見緩和,反而比之前更加糟糕,變得水火不容。

在擬定章程上發生分歧,兩人爭執不下,一見麵就吹胡子瞪眼,隨時隨地劍拔弩張。

“費大夫。”

"鹿大夫。"

兩人在宮門前下車,互相致以問候。行事一板一眼,禮儀無可挑剔,偏偏能清楚看出態度敷衍,嘴角的冷笑更是毫不掩飾。

賴白和呂勇結伴而至,剛下馬車就瞧見這一幕,不約而同慢下腳步。

目送兩位上卿進入宮門,兩人才舒緩緊繃的神經,對視後乾笑一聲,遮掩尷尬和心虛。論理,他們身為新氏族,本該和鹿敏共進退。怎奈費毅實在不好惹。

最重要的是,君上不喜氏族無故相爭。

今日官爵因何而來,兩人心知肚明。事情該避則避,不會硬著頭皮往前衝。“時移世易,如今不比先君在時。”呂勇歎息一聲。“慎言。”賴白出聲提醒,向旁側努了努嘴。

呂勇瞬時噤聲,順著他的視線望去,就見繪有智氏圖騰的馬車出現在夜色下。駕車的馬奴身強體健,一雙手臂尤為粗壯,不亞於小氏族家中私兵。

>護衛車輛的私兵皆佩半甲,沒有騎馬,跑步跟隨車輛竟無一人掉隊,抵達宮門前也未見氣喘。呂勇看得眼熱,賴白也極是羨慕。

"不能比啊。"

兩人異口同聲,豔羨的情緒如出一轍。智氏馬車停在宮門前,車門推開,智淵和智弘先後步下車轅。

同為勳舊的幾家上前問候,大多意氣風發。新氏族們各自收回眼神,行出數步仍能聽到身後傳來的談笑聲。

氏族們結束寒暄,陸續走入宮門。

智淵和陶裕走在一處,雍楹和田嬰並排而行。

陶廉把住智弘的手臂,探頭看一眼他的身後,笑道:“未見你家麒麟子?”“另有要事,君上知曉。”智弘言簡意賅,沒有透露太多。

陶廉耳聰目明,思及百工坊的變化,想到城內抓捕的奸細,心中一派了然。“君後繼有人。”

智氏郎君聲名鵲起,尤其是在伐鄭中立下大功的智陵,以及將掌一縣的智澤,在年青一輩中赫赫有名。

相比之下,自家兒郎名聲不顯,也無更多建樹,陶廉很是心焦。

遙想君上歸國之前,陶氏和智氏並舉,且智氏退居晉陽,陶氏穩在肅州,聲勢更勝一籌。怎料局勢瞬息萬變。

智氏時來運轉,族內人才輩出,家族有再興之勢。陶氏雖為上卿之家,卻是後繼乏力,逐漸被費氏、雍氏等追逐乃至趕超。

回溯往日,陶廉鎖定一切的源頭。

陶氏呈遞的氏族名單。

自那以後,君上顯然對陶氏有所顧慮。

時至今日,君上幾次頒發新政令,陶氏未唱反調卻也態度保守,反不如新氏族得重用。

智氏改弦易調,成效顯著。費氏、雍氏和田氏也不再因循守舊,朝堂根基日漸穩固。唯有陶氏仍在故步自封。長此以往,陶氏勢必走向沒落。

行在宮道上,陶廉一心二用,一邊同氏族寒暄,一邊為家族前景擔憂。

見他神情不屬,智弘目光微閃,主動岔開話題,提及戰功賞田等事。

“君上定三日之期,至今章程未完……”

氏族們走向大殿,尚未登上丹陛,已能見到火光通明。樂聲從高處傳來,是眾人熟悉的雄渾豪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