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弘書也沒能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 因為郎興昌吞吞吐吐地說明了他早年已被逐出師門的事實。
隻從他含含糊糊的用詞、如同開染坊的臉色,弘書就能猜到他當年被逐出師門的過程恐怕又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老實說, 很好奇,但郎興昌明顯不想多說,弘書也不至於用權勢去壓人家非要人說。
不過還是給郎興昌加了一個任務:“你這次出去,中間如果有機會,可以幫孤招攬一些如你這樣的民間武者。”
這倒是沒問題,郎興昌爽快的接命, 還問:“殿下可有什麼要求?”是要武藝高強的還是要有獨門秘術的。
“孤沒什麼要求, 隻要你覺得不錯的都可以。”弘書拍拍他的肩,一副全然信任的模樣。
畢竟這些人如果招攬來了,肯定也是先交給郎興昌來管。而以郎興昌的人品, 也不怕他招攬來人渣或者搞結黨營私那一套。
“是, 小民一定幫您招攬到德藝雙全的人。”郎興昌眼睛發酸,隻有被冤枉過的人, 才知道信任是多麼重要。
弘書失笑:“德藝雙全可不是這麼用的,有空也要多讀讀書, 以後的日子還長呢。”
對郎興昌的培訓都是抽空來做, 弘書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還是放在朝政上,他沒有上奏疏,但需要他參與討論建議的事情可不少, 更彆說還有個京城道路翻修和道路出行法規在那千頭萬緒的等著——道路出行法規他當初提出的隻是一個總結性的大綱,實際上詳細的條例還是要跟刑部、大理寺等官員一條條摳細節的, 等正式頒布執行最起碼還得要一年,立法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
這天,終於在爭論中定下了一條官員馬車撞死行人該如何量刑的條例, 弘書捏捏眉心,站起身道:“下午孤有事要去詹事府,這幾日辛苦大家了,下午就放半天休,都回家休息休息吧。”
沒有人不喜歡放假,剛才還覺得太子對官員未免太過苛刻而心生埋怨的眾人,立時精神煥發、喜笑顏開,覺得太子的形象一下特彆高大,簡直就是天下最好的太子!
“殿下英明!”齊刷刷昂揚向上的氣勢讓人還以為弘書做出了多麼利國利民的決策呢。
弘書哪能不懂他們的心思,失笑搖頭,快步離開。
——領導離開的速度,決定了下屬開心的程度。
這邊如天女散花般各回各家,詹事府的人卻是剛剛聚齊。
“何大人。”
“尹大人。”
何國宗和尹繼善兩個人互相見禮,雖說曾經在談判團時兩人相處還算愉快,但如今兩人職務相同,俱是詹事府詹事,在外人看來,為了詹事府的主導地位,兩人怎麼都該掐一場,甚至因為一滿臣一漢臣的潛規則,尹繼善某種程度上該是壓何國宗一頭的。
但不說太子隱隱漏出的對這種潛規則的不屑,就說尹繼善,他的生母也是漢人,讓他完全站在滿人的立場上去瞧不起漢人就不可能,更何況何國宗雖然掛著詹事府的職務,但人家還是從一品的工部侍郎呢,平日的重心更多是在工部,詹事府這邊的事,太子殿下上次就說了,讓尹繼善平日裡多管管。
所以,兩人並沒有外人想象的那樣暗流湧動,甚至相處的還不錯,因為都明白,詹事府的詹事之職隻是他們的一個起點而已,完全沒必要為了那點蠅頭小利鬥的像是烏眼雞,那樣隻會讓太子殿下看不上。
故而兩人這會兒坐在一起說起來倒是其樂融融:“殿下這次把咱們聚齊,應該是為了第三封奏疏吧?”
“我猜是。”尹繼善道,“馬上就該過年了,殿下應該不會想拖到年後去。”
何國宗點頭問道:“繼善兄可知道殿下這次的奏疏與什麼有關?”
尹繼善搖頭:“何大人都不知,我就更不知了。”他回來的太晚,連前兩封奏疏都沒趕上。
猜不到內容,說起來就沒意思,何國宗很快提起彆的事:“關於少詹事,繼善兄有人選了嗎?”
“目前有了一個人選。”尹繼善也不藏著掖著,“陳宏謀,也是我的同年,目前任浙江道禦史,不過我聽說吏部最近有意舉薦他去揚州任知府,我與他本人接觸了一下,他對詹事府還是有傾向的。”
當然傾向,不說進了詹事府就等於是太子的屬臣,就說少詹事的品級還比揚州知府高了半級呢,何況還是京官和地方官的對比,傻子都知道選哪個。
說來也是一景,如果陳宏謀真能調過來,那詹事府就有三個雍正元年的進士了。
——沒錯,尹繼善、陳宏謀、楊炳元三個人都是同年,而更讓人矚目的是,當初是探花的楊炳元,如今卻是三個人中品級最低的一個。
不得不說,在官場這個賽道上,才學有時候真的不能決定什麼。
尹繼善介紹完自己的人選,知道何國宗肯定不是隨便問問,想著兩人之後還不知要共事多少年,便主動道:“我這兩年不在京城,如今乍一回來,千頭萬緒的一時有些理不出頭緒,想踅摸人都不知往哪兒踅摸,何大人若有合適的人選,可一定要給我推薦推薦的。”
他遞橄欖枝,何國宗也不會不知好歹,道:“繼善兄客氣了,談不上推薦,不過我這裡也確實有個不錯的人選,雖然我與他並不熟識、也沒什麼人情往來,不過那人著實是一個難得的好官,是殿下一向推崇的那種。”
尹繼善不大信他與人沒有交情,但也好奇:“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