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各種宴會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簡若寧最高興的就是能收到許許多多的禮,畢竟自古以來大昭就是一個禮尚往來的國家,還是很講究送禮的。
而這些夫人們,如果是第一次見到簡若寧, 還要給表禮, 如今正值臘月, 雖然不是正緊節日,但是一般來說這些夫人們也會隨手送個香囊、荷包什麼的表示友好, 同樣也表示自己家過的好, 不差錢。
當然吸引簡若寧的是裡邊裝著的銀子, 一般都是三五兩, 有金子也有銀子,小氣的隻有一兩的碎銀子,大方的給一錠金子。
果然還是這些夫人比較有錢一些,隨手一錠金子就賞出去了, 她當初給雲知的那個金簪也不過就是一兩金子,十兩銀子,她過後都覺得有些招搖了,將賞賜方式改了。
等三個女兒都見過禮之後,趙夫人自然是將話題全部都引到簡若宓的身上,簡若宓在前頭被眾位夫人圍著,說說笑笑的, 應對自如。
簡若容則是在後麵和簡若寧吃糕點, 順帶點評一下各個夫人用的首飾衣衫, 哪個搭配的比較好, 哪個比較名貴之類的。
看著簡若宓, 簡若寧突然發覺到, 其實簡若容也已經十四了,明年就十五了,可是趙夫人如今完全沒有想要要帶著簡若容到各個夫人麵前露露臉的意思。
隻怕是到了明年春天隨隨便便辦個及笄禮,然後再隨便從京城諸多的人家中挑一個,也就是了。
畢竟好人家哪有那麼多,隻要能看的過去,隻怕是侯爺和郡主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其實庶女之所以比嫡女差,其中有一條就是差在了這裡,正室可以出去交際,帶著女兒去參加各種宴會,露露臉什麼的。
可是如果是庶女,生母隻是妾室,那隻能困於後宅,什麼都不能乾,隻能乾著急,或者求更高一級的人,例如侯爺或者是郡主。
但是最終帶著庶女出去的人還是正室夫人,就像是現在這樣,她隻說簡若宓,完全不說簡若容,侯爺和郡主不是照樣也不知道嗎?
第二條呢,大抵在於嫁妝的多少,畢竟趙夫人是有嫁妝的,價值多少不好說,但是其中肯定會有一部分給簡若宓的。
就像是簡若宜的嫁妝就是樂昌郡主給的,趙夫人籌備的,侯府公中給的,再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添妝加起來的。就這些起碼得有幾萬兩了,更彆提可以錢生錢的鋪子和穩定吃利息的莊子了。
簡若宓出嫁的時候,大抵也會是這樣的情況,但是簡若容和她就不一樣了,母親都是姨娘。隻怕能拿出來的也就這麼些年攢的,侯爺和郡主給的這些。
就像是商姨娘說的那樣,郡主在他們出生的時候賞了幾個箱子的好東西。商姨娘私底下給她說了,到時候將這些東西刷上紅漆,當做嫁妝陪過去。
第三條呢,大概是教養之類的吧,畢竟古代一個大家主母怎麼不得管上小幾百人?如果大家族,上千的人口也不是沒有,如何讓這些人信服,就是很重要的了。
像是彆的家庭,這些東西都是口傳心授的,夫人自己就管著家,自然有這方麵的心得,順帶也就教教孩子們了。
而姨娘隻用侍奉夫君,這方麵的知識嚴重欠缺,娶了個媳婦,管不好家,豈不是讓人笑話?
不過簡家專門請了嬤嬤和女先生來教女孩子們這些東西,所以大家學的都是差不多的。
第四條也就是最後一條,也是相對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婚嫁帶來的姻親關係,如果有人娶了簡若宓的話,那趙家跟他們家也就連著親了。
但是如果有人娶了簡若寧,她身後可沒有什麼趙家。雖然名義上趙家是她的舅家沒有錯,可是誰都知道這隻是名義上的。
對於隨隨便便被人嫁出去這個結局,其實簡若寧覺得她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她又沒有什麼彆的辦法。
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大事,隻由父母決定,很可惜,商姨娘是她的親娘,但是決定不了她的婚嫁。可能這也就是作為庶女的不好之處了。
簡若寧在這邊感歎庶女的命運無常,那邊有個丫鬟過來說戲開了,叫去大家去看戲,前頭的夫人們也就跟著她去戲台子了。
趙夫人陪著那些夫人們走在最前,簡若宓一個人走在中間,簡若容和簡若寧走在最後。
等到了戲桌的時候,座位大概也是這麼排的,因為今天是輔國公府的宴會,來的人不少,甚至還有康王妃,所以趙夫人隻是靠近中間,但是並不在中心位置。
而簡若宓大概就更遠一點,和中間隔了五六個人的距離,簡若容和簡若寧就更是了,基本上就在戲樓的角落。
座位象征著地位,京城中這一手果然是玩的很溜。簡若寧在邊邊坐下,要不是她視力好,否則都看不見前邊戲台子上在演的什麼。
而簡若容就更是了,她隨著關姨娘學女紅,有些輕微的近視,坐在這裡,因為視角的原因,看不到戲台上在演什麼,基本上隻能聽到台上在唱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