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2 / 2)

謝老二點頭,心中想到,這老三還拿喬起來了,等到自己叫上爹地還有大哥一起到他家裡問他,看他還嘴硬,想到此處,也就回家了。

原來謝家一族人原本是在景州下麵普安縣謝家莊人,雖然不是什麼大族,卻也算得上是耕讀傳家。

前朝末年,景州動亂不堪,民不聊生,匪亂升起,又恰逢災年,謝氏族人分崩離析,紛紛逃難去了

在逃難路上,謝家數十房人失散各地,現在板橋這一支的謝氏族人的先祖乃是謝氏士先。

逃難途中先祖士先的父親叔伯都沒能存活,留下士先母親李氏帶著士先要飯到了板橋。

當時正是亂世,社會動蕩不安,李氏攜帶者幼子,生活無以為繼,遂改嫁給板橋的劉姓人家。

得劉姓人家養大,後成家遷出劉家,定居到謝家灣,成家立業,生子二人;為紹榮紹華,謝老三乃是邵華的第三子,乃是二房三房,幼子的幼子。

務農為生,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得虧宋家奪得天下,建立新朝,目前傳至3世,社會開始平穩,官員對地方的治理加強。

地方官員遷入人口,教化地方,勸農扶桑,方才勉強維持生活,但也活得艱難。

所以對謝氏來說,能夠有增加土地收入的方式,算得上是老天賞臉了。

謝老三一邊往家裡走,一邊心潮澎湃,心中有很多感念,這種感覺跟謝寧一次就順利考過資格考試的時候的心情是一樣的。

謝老三剛剛成家之後,就出來獨立門戶,他和李氏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每天都隻拚命乾活,那天要是少乾活了,就害怕吃不上飯了,所以隻能每天都在地裡埋頭苦乾,一年到頭不得停歇。

家裡貧窮,其他兄弟也沒有當一回事兒,這下自己家要起來了。

自己大孫子找到了這個增肥的方法,親兄弟家怕是躲不過了,其他人可不能告訴,這個可以留著作為傳家寶,把這個方法傳下去,子子孫孫種地都不用擔心了,都會豐收的。

得虧謝寧不知道自己爺爺是這麼想的,不然得震驚體刷屏。

但是謝寧也能感覺得到謝老三內心的糾結,謝老三就是普通的農人,對他來說,積肥算得上是寶了,舍不得讓出去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哎,還是自己年紀太小了,不能給家裡帶來更多的改變,讓謝老三把肥料當寶。

謝老三回家之後就讓李氏把自己的酒拿出來了,酒非常劣質,但是謝老三是非常寶貝的。

朝廷害怕拋費糧食,因此對用糧食釀酒管得很嚴格,物以稀為貴,酒就成了農家的寶貝。

謝老三非常珍惜,隻有遇到特彆高興的時候才倒上半碗,然後一口一口的抿,抿了一口,就小心的放下。

然後說話,就連三個兒子也是隻能特彆高興的時候才分一點點,這次就是。

一家人都在老兩口的堂屋的火塘邊坐著,天冷,也不吝嗇柴火了,一家人一個火堆。

李氏起身,數著人頭拿來了幾根陰玉米,大人一人一根,小孩兩人一根,當然謝寧除外。

這是秋天,玉米成熟之後,有部分長得不好,乾癟,還是嫩的,個頭又小,就被一起搬回家煮熟晾乾成了零食。

小李氏接過玉米,放火堆邊上烤,平哥兒他們歡呼起來,謝寧看了一陣心酸。

在現代,謝寧雖然是農村的,但是遇到了好時代,謝寧爸爸媽媽也踏實能乾。

所以謝寧雖然在農村長大,也乾一些農活,但是都是意思意思。

而且她打小成績不錯,所以父母就直接讓她好好讀書,送她讀大學,支持她讀研究生,零食也是從小就不怎麼缺少,那裡像謝平他們,一點乾巴巴的玉米就滿足了。

“你們都是當爹的人了,我也不瞞你們,也是和你們商量商量的意思,我剛剛和寧哥兒一起去看了咱家的肥料,弄出來了,一點都沒壞,我是想著,這積肥的法子是一個寶貝,咱家留著,我想了,誰都不能說出去。”

謝老三抬頭,靜靜的看著一家人,見三個兒子都讚同自己的主意,隻有大孫子在一旁怪模怪樣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轉,一看就是不讚同。

謝老三見大孫子這樣,心裡也沒底,隻因為這大孫子從小就會講理,自己拿他沒辦法,他想要的都能達到,

李氏接過話來“老大媳婦,老二媳婦,老三媳婦,尤其是你們,嫁過來就是我們謝家的人了,這個寶貝法子不許回娘家提。”

小李氏和楊氏孫氏對視幾眼,這一秒平時那些齷齪都不存在了,隻覺得心裡不得勁。

謝寧已經來這個世界8年了,卻還是不習慣大家把什麼都當寶,現代社會,網絡谘詢發達,什麼都有。

作為一個阿婆主,她都習慣各大領域的大阿婆主什麼都會,什麼都分享。

謝老三把一個積肥的方法當寶,謝寧心裡彈幕刷過,隻能告訴自己,求同存異,大家包容她的愛乾淨,太舍得,他也要理解大家的不舍得,因為擁有的太少。

但是這件事謝寧卻要說服自己家人,大家都生存艱難,一個小小的積肥法子罷了,何必捏在手裡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