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 人才選拔難(2 / 2)

隻剩下劉徹越來越粗重的呼吸聲,他的手篡緊聽著天幕最後一個朝字落下……忍不住冷笑出聲:“好——好一個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劉徹的心情簡直像在做過山車一樣,最開始天幕即使在這麼誇呂雉,劉徹心情是相對平靜的這是作為贏家的大度。

等講到漢末年和漢後的朝代,劉徹的心情是複雜的有對後世子孫的恨鐵不成鋼,和王朝衰敗的不甘心。

在講到選拔製度不夠合理的時候,劉徹是讚同的,他怎麼會不知道察舉和舉孝廉的弊端,但正如天幕所言,讀書人少選來選去都是這些人,舉孝廉已經是一個增多人才,衝散朝中勢力,集權的好手段了。

可最後聽到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劉徹的內心就是憤怒了,漢初到唐初,這不是說那些世家活的比大漢還長,占據了大部分資源,隱藏在這背後的不就是說他們已經可以擺弄天子了,這怎麼能讓劉徹不憤怒。

但最讓劉徹憤怒的是,即使他知道了這一切,他卻沒辦法改變這件事,隻能繼續用著舉孝廉,等百年歸塵後看著大漢接著走向末路。

這一刻劉徹的心情微妙的和呂雉共情了,這天幕後日的神仙,道出此事究竟是為了什麼,隻為了讓他劉徹知道漢朝必亡於所謂的世家,又隻能敢看著嗎?

劉徹的憤怒讓和他帶在一起的朝臣非常害怕,陛下喜歡武,殿內常放有寶劍。

此刻劉徹的手已經握在劍上了,大家對老劉家的脾氣有著充分認可,先皇是個能拿棋盤砸死吳王太子的猛人,難保陛下不會氣上頭了,砍兩個大臣泄憤啊!

伏跪著的大臣擠眉弄眼,想著趕緊推一個人去給陛下滅火。

“東方太夫靠你了,用你幽默靈巧的語言寬慰陛下,救大家一命!”

東方朔收到大家都視線,都想苦笑了,咋的好事不想他,壞事他來上,陛下那麼生氣,他現在上去不是找死嗎?他也怕啊。

這樣想著他將眼神投向衛侍中,他在宮中說一向北陛下信賴的又是天幕欽定的大漢雙壁之一,陛下殺誰也舍不得殺他啊。

東方朔想得到,其他人也想得到,因此本來低調安靜跪在劉徹身旁的衛青,突然又成為了眾人中的C位。

大家都目光都囧囧的投向他,那殷殷的期盼紮的衛青如芒背刺。

無奈勸慰起正在怒頭上的陛下:“陛下仙人每言一物之害,必言一物之利,以承上啟下,想必之後會提點破解之發。”

衛青沉穩又不失道理的聲音慢慢讓劉徹心中的怒火平穩了一點,確實仙人講話喜歡一物托一物,之後大約會講破解之發……

心裡的怒火稍平,劉徹按著劍柄的手鬆了下來,看著瑟瑟發抖的大臣,又看不卑不亢言之有理的衛青,那是越看越喜歡,隻覺得不愧是朕日後的臂膀,忍不住讚揚道:“衛侍中心細如發,滿朝文武中無一人能極,不愧是日後能抗擊匈奴的大將軍,所言甚的朕心。”

“謝陛下讚揚,臣愧不敢當”,衛青聽完劉徹的讚揚並沒有放在心上,隻是越發恭敬謙虛的回答。

……然後又收到了眾人C位的目光,不過這次是羨慕嫉妒,不變的是眼神依舊如芒在背。

衛青:……

……

秦國秦始皇殿內,聽完天音所言,嬴政陷入深思漢朝的問題,又何嘗不是秦朝的問題。

秦朝是以軍功製為主,其次是官吏世襲製,少數情況為統治階級薦舉提拔。

但現在秦平定天下軍工製也不在適用,更改晉升途徑是勢在必行之事。

本來天幕言的察舉製和舉孝廉,初聽嬴政還覺得有借鑒之處,可聽到後麵便忍不住臉色發黑,何止是漢朝是這樣,秦朝又何嘗不是階級固化無人可用。

依照這樣的進度,如何秦未嘗不會因為世家而亡,終究是早晚的事情。

紙……這或許是破局的關鍵。

嬴政摩挲著墨家呈上來的紙,粗糙泛黃墨水一沾上便糊成一團,造價還不菲,和天幕中潔白便宜的紙,顯然還有不小差距。

但即使如此,也依然證明了,天幕中的紙是有能製作出來的可能性,接下來隻需要一點時間。

放下手中摩挲的紙,秦始皇嬴政讓侍從去通知朝臣,商議晉升之事。

作者有話要說:  舉孝廉的期限和人口限製(省略號裡的東西太多了放進去水字數沒必要,我放這裡大家可以看看。)

察舉孝廉,為歲舉,即郡國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薦人才,並有人數的限定。

漢武帝以後,察舉一途成為入仕的正途,舉孝廉亦成為一種政治待遇和權力。但鑒於各郡國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額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東漢和帝永元之際,又改以人口為標準,人口滿二十萬每年舉孝廉一人,滿四十萬每年舉孝廉兩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滿二十萬,每兩年舉孝廉一人;人口不滿十萬,每三年舉孝廉一人。

漢和帝對於邊郡少數民族雜居地區,另訂優寬之製。在永元十三年下詔,對於幽州、並州、涼州的邊郡地區,人口滿十萬每年即可舉孝廉一人,不滿十萬每兩年舉孝廉一人,五萬以下每三年舉孝廉一人。——【出自百度百科】

東方朔實在建元三年成為太中太夫,當時還挺得寵的,然後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免職了沒找到,我這裡就當他現在還沒被免職。私設架空彆在意

文中內容純屬胡扯漢滅亡的原因很多,世家的其中之一但不是全部,關於人才的選拔也隻是看了一點舉孝廉和察舉製的一些無腦發言,切勿當真。

孔夫子被稱為聖人當然不止因為教授知識,但文中隻引用一點。

豬豬殿裡有放劍是胡說的,假的捏他的,我不知道具體有沒有放。

秦朝的晉升製度我並沒有考據書上,隻是引用了百度上的說法不確定對,請勿輕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