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善認真地把資料分享給張仲景幾人,最近李時珍去瓠子口那邊開醫館守著黃河治病救人去了,所以張仲景從南陽郡那邊過來幫霍善坐鎮江夏醫學院。
張仲景看到霍善傳過來的患者資料手就抖了抖。
這個奶娃娃,目前一歲,正生著病。
他不是旁人,正是漢和帝劉肇最小的兒子劉隆。他估計是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皇帝,才剛滿百日就登基了,但他的命也特彆短,滿一歲就夭折了。
……諡號孝殤皇帝。
眼下他不就正一歲嗎?!
張仲景看著那個憑空出現在醫館裡的小娃娃,心情十分複雜。
這是他們大漢的皇帝陛下?
華佗和張仲景的心情也差不多,這位就是他們那位登基最早也死得最早的孝殤皇帝?
事實上從劉隆那早死的祖父開始,後漢皇帝的命就不太長,劉隆他爹生一個兒子就夭折一個,最後劉隆都直接被送到宮外去養活了,說是覺得宮中克皇子!即便是這樣,劉隆也隻活到一歲,最後繼位的他嫡母鄧太後鄧
綏從宗室中挑揀出來的老劉家後代。
到後頭那幾位皇帝也是大的隻活到三十來歲,小的三歲就沒了。
倒是最後繼位的漢獻帝劉協命最長,都能活到把皇位禪讓給魏文帝曹丕。
要不他怎麼得了個獻字當諡號呢?瞧瞧,他可是帶著東漢皇室短命基因硬生生活到四五十歲參與禪讓儀式(退位以後還苟死了曹丕這個受禪新帝),多麼無私的奉獻精神!
扯得有點遠了,東漢末年那些破事想起來就有點糟心。
張仲景和華佗兩個東漢末年人士都忍不住看向那個奶娃娃。
眼下這位一歲就夭折的幼帝作為患者被邀請過來了?!
華佗問張仲景:“你有把握嗎?要不要我回來一起會診?”
張仲景道:“現在這樣不也能會診?”
即便自己沒享受過幾天大漢的榮光,張仲景和華佗對大漢還是有點兒特殊的感情在的,這點感情麵對西漢這個“前漢”還不明顯,麵對東漢這個“後漢”就頗有些不一樣了。
唉,自己家裡問題再多,一般人也不想家破人亡的。
隻是這位年近一歲的漢殤帝就算能活下來,對東漢局勢就能有什麼大的影響嗎?誰都不知道,也許寄望於出現“明君”本來就是挺愚蠢的一件事。
可是在封建製度之下,許多人也就隻能指望“聖王出”了。
上頭不聖明,底下人想過好日子是不可能的。
李時珍和孫思邈他們對個奶娃娃倒是不太感興趣,早早散了場。
霍善便把劉隆安排到張仲景那邊去。
翌日一早他興衝衝回了城,溜達去醫學院那邊看娃。
張仲景已經通過醫館模擬了好幾種治療方案,最後選定了最有效的一種開始給劉隆治療。
霍善回到西陵城的時候,劉隆都已經從昏迷狀態蘇醒過來,臉上燒出來的紅暈也散了不少,看起來是轉危為安了。
見劉隆情況還行,霍善好奇地湊過去戳戳他的臉蛋,說道:“他看起來好小啊,已經是皇帝的了嗎?”
張仲景道:“他當皇帝的時候才三個月大吧,比現在小多了。”
一般小孩子沒長到一定歲數,連太子都不會立的,怕他承受不住夭折了。像劉據是劉徹期待已久的第一個兒子,那也是等到七八歲後才將他立為太子。
現在鄧太後扶持三個月大的皇子登基,可見是沒彆人適合了。
又或者說對於這位後來親自執掌大漢朝廷十餘年的實權太後來說,這位幼帝也許是最好的人選。
因為漢殤帝夭折後鄧太後迫於壓力匆忙迎立十來歲的宗室子弟為帝,待到這位新帝二十五歲時便有朝臣替他相爭了。
畢竟皇帝都二十五歲了,自己孩子都老大了,你一個沒血緣關係的太後還想抓著朝政大權不放合理嗎?
要是換成自己的孩子,且孩子才十幾歲,問題就小多了。劉隆雖然也不是她親生的,但她是漢和帝的皇後,漢和帝所有兒子名義上都是她名正言順的兒子,
說實話,對於鄧太後收攏回來這些“群臣無知者”(滿朝文武都不知道他們存在)的皇子,後世許多人都對他們的出身存疑,也對鄧太後以皇長子有痼疾為由改立最少子的做法滿懷質疑,疑心她是不是一早就打算挾少帝實現自己臨朝聽政的目的。
張仲景看著那被喂過藥後終於不再難受、睡得香甜的少帝劉隆,也不知道自己把這位少帝救過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聽說唐代那邊出了個武則天,一度改唐為周,焉知他們那位鄧太後把控朝政久了會不會也生出這樣的想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