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 39 章 【多備一把】(1 / 2)

醫漢 春溪笛曉 8596 字 3個月前

劉徹和霍善見麵的次數不少了(相對於彆的小孩來說), 很清楚如果這時候他問“二柱是誰”,霍善肯定能把握話題主動權,二話不說給他講一堆關於二柱的事。

劉徹笑道:“這有什麼不可以的。隻不過這麼難得的機會, 你當真要讓給旁人嗎?”

而且討要的還是這麼不值錢的東西。

一條小牛犢能值多少錢?

在霍善心裡,一頭小牛犢可值錢了, 像他們家的霍小白和霍小黑, 那可都是千挑萬選才選中的。他說道:“我什麼都有了, 可二柱沒有小牛犢!”他說著說著忽地想起了財不外露的道理, 還神神秘秘地跑過去和劉徹說悄悄話, “您給了我莊子後, 舅公給了我整整一百金,說是讓我把莊子修整好他閒暇時也過去住。所以,我現在老有錢啦!”

他這小身板兒跑得太快,一下子就躥到劉徹身邊去了,霍去病他們都沒來得及阻止。

等他徑直跑到了劉徹身邊去, 霍去病他們就更不好上前把人拎回來了。

隻能眼睜睜看著他湊到劉徹耳邊嘀嘀咕咕。

這小子怎麼膽子這麼大?!

興許這便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了。

劉徹也覺得挺新鮮,便是自家孩子也鮮少與他這樣親近。

聽到這麼小一娃娃在自己麵前自誇“老有錢了”, 劉徹差點沒失聲笑了出來。就他那點兒家底, 彆說夠不上國庫的半根毫毛了, 便是和霍去病比也寒磣得很,也就他這麼個什麼都不懂的奶娃娃才覺得自己有錢得很。

隻不過衛青這出手確實挺大方的。

舅公給了這麼多,姨公當然不能少。

劉徹正要開口表示要給霍善賞兩百金,忽地又想起霍去病早上說有人私底下針對霍善。這麼小的娃娃得了再多金子也不知道該怎麼花, 隻會白白惹人眼紅。

劉徹道:“就依你說的, 給你一頭牛犢,今日所有詩文寫得好的都賞一頭牛犢。”

眾人寫詩文本也不是為了那些許賞賜,不過聽劉徹說給頭牛犢還是挺高興的。

牛犢可比布帛糧食之類的值錢多了。

劉徹命人把霍善的食案搬過來, 叫霍善直接坐自己身邊,這樣說起話來比較方便,省得等會他又跑來跑去。

不少人把劉徹的態度看在眼裡,隻覺這孩子長大了怕是榮顯不輸霍去病。

隻不過以後的事誰知道呢?才這麼大點的小孩,興許根本活不到成年;又或者沒等到他能像衛青兩人那樣征戰沙場或入朝為官,便已經失了聖心!左右隻是個小孩子,你就算去接近他討好他,他也領會不了你的意思。

先看看吧!

霍善對挪位置這種事接受良好,現在在他眼裡劉徹人超好的,很大方地答應給他小牛犢。他一覺得人好,就想多和人說說話,所以劉徹這安排正合他胃口。

連座中年紀最小的霍善都動筆了,其他人自然也沒再磨磨蹭蹭,向來以下筆快著稱的枚皋率先獻上了他的詩文。

主題當然是紀念這次難忘的紀念屈原活動!

彆人把詩文呈給劉徹的時候,霍善就將自己的小腦袋湊過去看。

一點都沒把自己當外人。

劉徹問:“字你全都認得了嗎?”

霍善誠實地直搖頭,接著又一本正經地說道:“多看看就認得了!如果因為有不認得的字就不看,那不是永遠不認得嗎?”

何況他才不怕遇到生字,遇到生字時張仲景他們會當場教他的。

劉徹聽後覺得有理,便笑著由他跟著看。

霍善看,張仲景他們也看,不過因為知道霍善是憋不住話的性格,所以他們都忍著沒有點評,生怕霍善一個不小心把他們的話學了出去。

都是血淚教訓啊!

據傳枚皋以文章寫得快著稱,文辭略遜於司馬相如。不過這種對比是跟司馬相如比的,而不是更廣大文士比的,實際上他的文章比起許多人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劉徹把枚皋的詩文讀完了,轉頭笑望著霍善問:“你覺得這篇怎麼樣?”

霍善沒想到劉徹還會問自己的意見,思量了許久才說道:“寫得比我好!”

劉徹聽後哈哈大笑。

這笑讓枚皋都有些忐忑了,難道他寫了什麼惹人發笑的東西嗎?

沒有啊。

他沒寫什麼逗趣的內容來著,他又不是以善謔著稱的東方朔。

遭了,這麼一想頓時更慌了。

劉徹才不管彆人慌不慌,又問霍善:“可值一牛犢?”

霍善一聽,更認真了。

這人寫得這麼快,又寫得比他好,他都能得到牛犢賞賜,枚皋肯定也是可以的。

但其實一對比彆人的文章,誰都知道他的八個字其實遠遠夠不上賞牛犢,沒有半點參考價值,隻是占了第一個呈給劉徹看的便宜罷了。

劉徹見他不說話,笑道:“怎麼?你覺得不值?”

霍善糾結了好一會兒,才一臉肉疼地對劉徹道:“我不要牛犢了,我寫得不好,不該得賞的。我聽人說,當官要賞罰分明才能治理好一方。您是一國之君,肯定也要賞罰分明才能治理好國家。”

才過去這麼兩天,師父應當沒把錢全花完,他回去以後央著師父給二柱買牛犢就好!

劉徹沒想到霍善會說出這麼一番話。

瞧他說話時小臉蛋上堆滿了不舍,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國庫就算再缺錢,也不缺他這頭小牛犢啊!

長輩給晚輩賞賜點東西當彩頭,怎麼能算是賞罰不分明?

劉徹斂笑說道:“光憑你這話,朕便該賞你了。”

霍善疑惑地問:“為什麼?”

劉徹道:“你勸朕要賞罰分明,這是正直敢諫,自然當賞。”

霍善聽不太懂,但還是為失而複得的小牛犢高興不已,繼續跟劉徹一起看其他文章。

劉徹再問他好不好,他便不拿自己做對比了,而是拿枚皋當對比。

劉徹自己心中也有評價,起初聽霍善這簡單粗暴地點評“彼不如此”“此不如彼”本沒在意,後來拿起兩篇文章一對比,發現還真如霍善說的大差不差。

偶爾有意見相左的,也不過是個人喜好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