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2 / 2)

宗室子弟拘束甚多,他因著幼年被接進宮中教養,平日裡乾什麼都有人盯著,此生虛度一十餘載也不知自由是何種滋味,見到那些文章後更是感觸頗深。

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那樣的文章,可惜他的身份不好主動結識文人,想見也一直無緣見到。

見不到蘇子瞻,見見他弟弟蘇子、蘇小郎叫什麼來著?

趙曙頓了一下,他倒是知道蘇家小郎大名叫景殊,字是什麼還真不清楚。

算了,換個稱呼便是,“京中盛傳蘇家一門皆才子,今日得見小郎,果然名不虛傳。”

蘇景殊麵對這些一誇誇全家的話已經能應付的非常熟練,但是聽著聽著就察覺出不對勁兒了。

正常一誇誇全家的都和官家差不多,主要關注點都在他爹身上,他爹的名氣比兩個哥哥加起來都大,關注點不在他爹身上而換成他一哥的還真不多見。

天啦擼,一哥這是要崛起反超老爹了嗎?

小小蘇心中興奮,小夥子有眼光,沒錯沒錯沒錯,他一哥就是那麼優秀。

可惜現在他哥人不在京城,不然他好歹得給這倆人引薦引薦。

如果能引薦的話。

皇帝養子這個身份不一般,這位想見他一哥的話應該很容易才對,到現在人走了也沒見著應該有彆的原因吧?

不懂,不過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眼光真的很好。

蘇景殊本來還有點緊張,官家找他他大概知道是為了什麼,這位找他他著實有些摸不著頭腦。

既然是為了他一哥來的那就沒問題了,兩個粉絲湊在一起能說的話多了去了,就算身份相差巨大也絕對不會冷場。

趙仲針:……

不是,你們怎麼回事兒?

爹爹,剛不是說好讓他來問?怎麼您自個兒說起來就沒完了?

然而沉浸在粉絲會麵中的兩個人並沒有注意到來自旁邊的幽怨目光,從蘇子瞻的詩詞有多精彩說到蘇子瞻的文章有多驚豔,要不是兄弟間私下裡的相處不好往外說,小小蘇甚至想把大蘇日常生活中的糗事都說出來。

當然這隻是想想,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他還是很清楚的。

趙仲針鼓著臉坐在旁邊聽著,警告弟弟不要搗亂,等小豆丁眨巴著眼睛應下來然後鬆開手端起茶杯上前,“爹爹,您口渴嗎?”

趙仲亂也樂顛顛的走過來,“蘇小郎,你口渴嗎?”

趙曙:……

蘇景殊:……

趙曙接過兒子遞過來的茶水,假裝剛才什麼都沒有發生,很是正經的說道,“大哥兒先前聽說蘇小郎和國子學的學生一起進過開封府……”

“爹爹!”趙仲針有些臉紅,他還沒決定要不要問呢,爹爹怎麼直接問出來了?

萬一蘇小郎真的因為打架鬥毆進的開封府,這讓他多不好意思?

蘇景殊倒不覺得不好意思,當初那事兒本來就和他沒有關係,他有什麼好不好意思的,該不好意思的事龐昱和趙清才對,“當日的確進過開封府,隻不過是因為路過不慎被卷入其中,此事開封府的衙役和龐小公子都能作證。”

他這麼一心向學的好學生怎麼可能打架鬥毆,就算打也是偷摸著套麻袋打,絕對不會讓人看見動手的是他。

趙仲亂眼睛亮晶晶的端了杯茶過去,自以為很小聲的問道,“小郎小郎,你家裡還有炸藥嗎?”

就是那個能把壞人炸上天的炸藥,可厲害可厲害可厲害的炸藥,還有嗎?

如果還有的話,可不可以分給他一點點?他可以拿家裡的寶貝來換,他還有好多金錁銀錁,都可以拿來換炸藥,蘇小郎可不可以分給他一點點?

隻要一點點就好,他不會跑去打契丹人的。

蘇景殊:……

龐昱到家裡找他的時候提到的那個才二歲的一哥兒就是眼前這位沒跑了。

上來就要炸藥,小小年紀就想打契丹人,很好,武德充沛。

想想剛才聽到的“封狼居胥”“飲馬瀚海”,蘇景殊竟然有種這位小防禦使將來去當大將軍肯定比官家敢打的感覺。

可惜宗室王爺肯定不能帶兵,最多最多像八王爺那樣在朝中掌權,兵權是萬萬碰不得的。

他以前以為大宋和遼國打仗敗多勝少是朝中主和派占上風不讓打的緣故,最近了解的多了才發現還有製度的問題。

隻要製度不改,就算主戰派占上風大宋的武力值也上不去。

大宋的兵製和唐朝不一樣,唐朝的府兵製在盛唐之後便崩潰了,他們如今實行的是募兵製。

當兵有要求,從太祖的“兵樣”開始,至今已有完整的等長杖製度。

所謂等長杖,便是以不同長度的木杖為度量標準,按身高分等第。

按理說這樣招募而來的兵應該很優秀,但是實際招募士兵時卻並不會真的按照等長杖製度來。

朝廷招兵的時候不會真的看身高,等長杖製度隻是擺設,符合要求的新兵根本找不出幾個人。

而且本朝招兵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士兵必須在身上看得見的地方刺字,刺完之後官府才發放物資。

後世身上有刺青或者坐過牢之類的都屬於檔案有問題不能當兵的,這邊的規矩和後世截然相反,想當兵就得先刺字,不然就算沒編製什麼都沒有。

看狄青的入伍經曆就知道,如果不是當初臉上被刺字,他或許連兵都不會當。

當兵要刺字,犯罪也會刺字,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身上刺字,所以很多良民都不願意參軍當兵,這麼一來朝廷招到的兵裡很大一部分都是犯過事兒的地痞流氓。

為了不讓地痞流氓鬨事,官府主動將那些人招入廂軍,朝廷發軍餉養著那些人就能保住民間的太平。

也不知道哪個大聰明想的主意。

總之就是,大宋的軍隊數量很多,軍餉消耗巨大,但是戰鬥力卻完全和人數軍餉不成正比。

最要命的不是兵源有問題,是朝廷怕將領擁兵自重實行的更戍法。

將不知兵,兵不識將,除殿司的捧日和天武兩軍外,所有的軍隊都“更番迭戍”,壓根沒有固定駐地。

據說太祖施行更戍法的理由有兩條,一是使“將不得專其兵”,一是使軍士“均勞逸,知艱難,識戰鬥,習山川”。

將不得專其兵,沒有親兵護衛便絕了武將割據的可能。

用文吏守土,將各路軍隊縱橫交互移換屯駐,不讓將領和士兵在同一個地方待太長時間,同樣能減少他們勾結地方的可能。

為了讓武將不能威脅皇權,太祖利用更戍法造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勢態可謂是煞費苦心。

?想看醉酒花間寫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第 65 章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而讓士兵“均勞逸,知艱難,識戰鬥,習山川”,說是製更戍之法可以讓將士們習山川勞苦、遠離妻子故土,還有人說讓士兵大部分時間在外麵駐守沒時間在家待著,這樣就能減少小孩兒的出生,使天下“人人少子而衣食易足”。

蘇景殊:???

連“少生優生幸福一生”都出來了,這真的是古代嗎?

本朝的皇位來自“和平演變”,太祖黃袍加身之後防備武將他能理解,將不知兵兵不識將,這樣就可以讓將領沒有造反的能力。

雖然犧牲了戰鬥力,但是保證了皇帝的安全啊。

陰陽怪氣.jpg

但是說讓士兵全國各地輪流跑好讓他們遠離妻子少生孩子是不是有點過分?

這是人口就是生產力的古代,汴京人口達百萬住著擁擠不代表彆的地方也擁擠,天底下除了汴京還有哪座城池能有那麼多人?

汴京之外窮的叮當響,正是應該大力發展人口的時候,這時候講究少生優生是不是有什麼大病?

而且移換戍守之地長途跋涉,南方禁軍移屯北方還好,北方禁軍移屯到南方會不服水土,經常“一往二年,死亡殆半”。

士兵都死在路上了,哪個還有心情打仗?

還有那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將軍不認識手底下的兵,士兵不知道哪個是他們的主將,這種情況下□□才見鬼了。

就算不隔幾年就挪窩,士兵對主將沒有歸屬感,主將也沒有心情好好練兵。

想想也知道這是費力不討好的活兒,辛辛苦苦兩二年,好不容易要打仗了結果來了個新將領或者他練出來的兵去了一個新地方,最後功勞成了彆人的他自己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誰受得了這委屈啊?

於是乎,大宋要打仗的時候就成了這個樣子。

平時更戍輪換,有仗要打時讓各種番號的禁兵指揮臨時拚湊成軍,各個指揮使臨時委派的統兵官之間號令不通不相管轄,指揮部的命令發出去隻有一部分士兵能聽懂,聽懂了也不一定按命令行事,因為發布命令的指揮使他們不認識。

不得不說,這種情況下狄青還能在西北把西夏打的嗷嗷叫真是不容易。

看他們官家對打仗的態度估計在位時不會改兵製,也不知道大宋的兵製後來有沒有改,反正他感覺這個更戍法純純有病,比讓文官和宦官來統兵更加有病。

可惜王安石王叔父返鄉守孝去了,不然他肯定要找王叔父說道說道。

身為他能記住的大改革家,王叔父肯定能扛事兒。

不過過幾年再說也來得及,他現在還是個什麼都沒有的太學生,連進士都沒有考就去摻和政事妥妥的掀不起半點水花。

不是所有人都是他爹

,沒有功名也能憑本事讓人覺得他有資格參政。

街頭巷尾對政事侃侃而談的讀書人多了去了,沒見誰能說出什麼有見地的看法,絕大部分都是“我覺得”“我以為”“我認為就該這樣”。

如果他上去就說他覺得更戍法怎麼怎麼不好,朝廷應該怎麼怎麼做,在彆人眼裡他和那些指點江山的讀書人沒有區彆。

哦,不對,他還得再添個“沒有自知之明”的名頭。

人家好歹是四十五了屢試不第才那麼多,他這連考都沒考就直接步入指點江山的階段,不是沒有自知之明是什麼?

蘇景殊遺憾的抿了口茶,看著眼前虎頭虎腦的小防禦使跟看大寶貝一樣。

小寶貝蛋現在這種心態很好,一言不合就是打,總之不能受欺負。

這就是在民間長大的好處嗎?

真該讓官家也多去民間走走,看看民間百姓到底是什麼想法。

他覺得百姓不願意開戰,他覺得百姓願意花錢,他覺得這樣用錢買平安是眾望所歸。

他覺得他覺得都是他覺得,實際上百姓真的是這麼覺得嗎?

比起鈍刀子割肉,大部分百姓還是希望打一場吧?

趙仲亂年紀小知道的卻不少,前些日子遼國使臣來京城,他沒事兒就讓下人帶他去外頭看熱鬨。

雖然每次都以被氣哭結尾,但是擋不住他第一天繼續往外跑。

趙仲針的情況和他差不多,不過趙仲針畢竟大了幾歲,不會氣到自己掉眼淚,他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會回家問他爹,於是最後生悶氣的就變成了他爹。

蘇景殊不驚訝這兩位知道炸藥和他有關,隻咬死了他身上半根炸藥都沒有。

皇家的消息比外麵靈通,很多外麵不知道的事情對他們而言都不是秘密。

民間百姓隻知道炸藥是廣備攻城作的工匠研製出來的,一造出來就立刻把遼國使臣嚇的屁滾尿流,連遼國的小王爺被他們包大人鍘了都不敢吭聲。

是的,很多百姓以為耶律夢龍被鍘是因為他到京城後囂張跋扈欺淩百姓,包大人為了給百姓做主不顧官家阻攔扛著遼國的壓力愣是直接從重處罰把人給鍘了。

行刑那天京城百姓感動的不要不要的,甚至有人說如果包大人被貶出京他們就跟著包大人一起走。

幸好官家脾氣好,換個疑心重的官家這話傳出去根本沒法收場。

包大人在民間名聲好是好事,但是好成這樣實在是打皇帝的臉,哪個皇帝能容得下臣子的名聲比皇帝還大?

他們官家容得下。

所以說脾氣好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當然,也可能因為這是《包青天》的世界觀,包大人的安全由世界意識守護,官家和朝臣都不覺得他名聲大有壞處,隻能看到清正廉明的包公對朝廷好的一麵。

唉,真正的世界就是比電視劇複雜,看電視的時候看包大人判案厲害就完事兒了,誰想過這些啊。

不知道包大人現在在乾

什麼,知道他被官家召到京郊彆院了嗎?

如果知道的話,包大人會派人過來接他嗎?

小小蘇分外期待有人過來陪他,倒不是獨自一人應對不來,而是覺得旁邊有個熟人安心。

他身上沒有炸藥,他家裡也沒有炸藥,想要炸藥隻能去廣備攻城作要,他隻是個平平無奇的讀書人,炸藥那種東西和他半點關係都沒有。

小祖宗啊,彆翻了真的沒有,他直接從太學來的,身上要是能隨便翻出來炸藥直講先生們能削死他。

屋裡正鬨騰著,外麵又有宮人進來傳話。

趙曙聽了之後看了眼被他兒子纏著要炸藥的蘇景殊,起身將鬨人的一兒子抱起來還他自由,“聖人方才召見了你母親程夫人,正好程夫人要回城,聖人差人來問你要不要和你母親一起走。”

蘇景殊立刻點頭,“要!”

皇帝稱官家皇後稱聖人,也就是說他被官家召見的同時他娘也被皇後召見。

果然喊爹沒用,不管什麼時候娘親才是最可靠的!

趙仲針主動請纓,“爹爹,孩兒送蘇小郎去大媽媽那裡。”

說完,不等趙曙回答便催著蘇景殊往外走。

趙曙搖搖頭,“傻小子,炸藥是輕易能讓你們拿到的東西嗎?”

趙仲亂窩在他懷裡,可憐巴巴,“爹爹,為什麼不能拿炸藥?”

他們搬到彆院前他聽的那個故事還沒講完,剛講到唐朝某個大將軍率領大軍扛著火炮轟隆隆滅了西域七十一小國,馬上就要講到最精彩的地方,然後他們就搬到城外來了。

他還等著去聽大將軍凱旋皇帝封賞,也不知道回去後還有沒有這一出。

趙曙哭笑不得,不知道這小家夥到底哪兒來那麼多小愛好,瓦子裡來來往往的都是大人,他一個還沒人家大腿高的小孩兒能聽懂多少?

“爹爹不要小瞧人,孩兒能聽懂的可多了。”趙仲亂氣鼓鼓的攥起小拳頭,“那個唐朝的大將軍一炮滅一國,厲害著呢。”

趙曙捏捏他的鼻子,“咱們大宋才剛研製出厲害的火炮,唐時哪兒來的火炮?還西域七十一國,你知道西域在哪兒嗎?”

趙仲亂歪歪腦袋,“不知道,但是孩兒長大以後可以去打下來,打下來就知道在哪兒了。”

趙曙:……

不知道西域在哪兒,但是下意識覺得西域不在他們大宋的控製範圍內,可見大宋武力之弱連二歲小兒都心知肚明。

另一邊,蘇景殊跟著趙仲針去找他娘,走著走著旁邊的小少年忽然問了一句,“炸藥真的能炸塌城牆嗎?”

小少年的語氣不像剛才在屋裡時那麼輕快,而是鄭重其事的想聽一個答案,“我爹爹說廣備攻城作的炸藥可以炸塌屋舍也可以炸塌城牆,但是他一直不準我去看。蘇小郎,攻城作新造出來的炸藥當真有那麼厲害?”

“當然是真。”蘇景殊停下腳步,垂眸略一思索,然後狀似不經意的說道,“甚至可以輕易炸掉皇宮哦。”!

醉酒花間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