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遲來多年的孝順……(1 / 2)

從六部尚書之三: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工部尚書麻溜跑路的時候, 朝臣們心頭就已經預感到不妙。

不過他們沒想到會這麼不妙。

罪證確鑿之下,陛下根本不看他們以往對江山社稷的功績,就要把他們處決。

儘管邢律早就被他們背的滾瓜爛熟, 但是他們從沒想過自己真的會有被處決的一天。

被關進大牢,他們隻要滿心悲憤,和對池雲亭這個帝王深深的怨恨, “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啊!”

身為朝臣, 他們就算死,也該有份體麵,可是池雲亭不,邢律上怎麼寫, 他就怎麼做, 絲毫不給那些罪臣一點麵子。

要是有朝臣相勸,池雲亭就冷笑,“他們之前怎麼就沒有給朕麵子?他們哪個不知邢律,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剩下的朝臣們看到那些前同僚的下場, 心裡除了歎息一聲, 就是閉緊嘴巴,生怕帝王注意到他們了。

此次被定罪的官員有兩種, 一種是隻貪財的,這樣的查抄家產, 全家流放。

另一種就是因為貪汙而滋生出來的一係列罪惡, 手裡直接或間門接血腥的,則當眾處決。

不止包括他們,還包括他們的妻兒, 都需要為他們的罪行買單。

“爹,我不想死,我真的不想死啊!”牢房裡,一個二三十歲的男人衝自己的父親訴說著自己的恐懼。

他的父親鼻尖還能聞得到自己兒子新鮮的尿.騷味,當然他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此時不知多少前任官員,披頭散發的坐在牢房裡,如瘋似癲的發泄著自己的情緒,也有極個彆的,神情呆滯,渾身麻木的等待著他們的處決到來。

倒是女牢那邊,明明她們才是該歇斯底裡的存在,此時卻安安靜靜。

男牢那邊都是成.人,年齡不夠的則都跟著女眷,孩子們哭完已經睡下,女眷這邊,則說起以後。

“我做主替他們休棄你們,你們從今往後就不是我家的媳婦,這次的罪責你們可以輕判。”不少婆婆代兒子們給媳婦們寫下血色休書。

這些都是正經兒媳,要跟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現在可以用這種方法,把她們摘出去。

至於那些小妾通房和丫鬟們,這不是什麼誅九族的罪,她們一開始就不會死。

此時她們看著那些夫人、少夫人,麵色滿是茫然。

婆婆們安排完兒媳們以後,又看向自己的孫子孫女們。

按照朝廷規定,幾歲以下的孩子是可以免死的,可是一大家子真要一個男人都沒有,孤兒寡母,在這世道也是受人欺負的命。

所以那些誥命夫人,跟謝蟬衣這裡換了一個成年男丁名額。

她們每個膝下都不止一個兒子,甚至成年的孫子,這對她們來說,著實難以抉擇。

可是再難抉擇,也得抉擇,尤其是這種關鍵時刻,死亡的危機迫近,她們不再猶豫。

當那些被選中的人從男牢裡提出來,被告知他們可以免除一死,很多人都很意外,“那我們的父母兄弟呢?”

至於姐妹,嫁人的可免受牽連,沒嫁人的罪責也不會如男人們的重,起碼死不了。

“你們想什麼美事呢。”刑部衙役嘲諷道。

那些人也覺得這個可能有多異想天開,可還是很疑惑,為什麼是他們?

“是不是有人想保我們,會是誰?”他們納悶道。

在家裡,他們並不是最受寵、最聰明、最出息的孩子,所以此時他們有一條生路,就讓人很疑惑。

但凡換個受寵或者出息的,他們可能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滿頭霧水。

這個疑惑沒過多久就得到了解答,因為他們的母親想見他們最後一麵。

當看到他們各自的母親,他們十分詫異,“娘,為什麼會是您?怎麼可能是您!”

他們有想過自己的父親,卻沒怎麼想過母親,因為他們的母親身處後宅,哪來的那麼大的能量?

想到什麼,幾個成年男丁臉色瞬變,“是不是那些證據?”

“你們猜的不錯,都這時候,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了,不錯,捶死你們父親的罪證,是我們提交上去的。”

“為什麼娘?”她們的兒子痛苦、不解,卻基本沒有怨恨的。

“因為就算我們不做,你們父親也逃不了,如此還不如我們加快速度,用來換取你們的生機。”前誥命夫人們苦笑道。

真以為她們是傻白甜,帝後說什麼她們就信什麼,不是的,是皇後娘娘跟她們談判的時候,就已經搜羅到不少證據。

但凡還有一絲挽回的餘地,她們也不會做的如此決絕。

“你們是不是很疑惑為什麼活下來的是你們,而不是你們的兄弟們?這是我們商量好久才商量出來的結果。”前誥命夫人們呢喃道。

對於這個結果,她們探討了好久,有想要保自己最喜歡孩子的,有想保自己家最聰明的子嗣,可是最後,她們還是選擇了性格最醇厚的孩子。

“你們皆是厚道之輩,可以在我們走後好好待你們其他兄弟的孩子和姐妹們,至於出息,你們兄弟的前途早就被你們父親毀了,出息反而是一種累贅。”甚至聰明過頭,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就是因為聰明,才會更多不甘,不願意接受現狀,她們好不容易保下的家,真的經不起折騰了。

“可是娘,您以往不是最喜歡小弟嗎?為什麼會選擇兒子?”一個平時很不受寵的兒子忍不住哽咽道,他有多知道自己母親對幼弟的疼愛,就對自己母親做下的決定有多意外。

兒子的質問讓當母親的想要逃避,“我是最疼你幼弟不錯,可是我也清楚,我選擇救下他,並不會得到他的感激,反而會招他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