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史書上前車可鑒。
那就是忠勇之人被朝中奸臣所迫害。
等義正言辭的聖旨到飛門關,馮仲、毛固安他們能大喊“反賊可惡”、“謹遵聖旨”,轉頭把永寧侯父子與林小子捆了?
絕不可能。
倒是十有**,他們會跳起來,直接把傳旨的行人捆了!
捆完了,所有人湊在一塊,討論京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哪些小人在背後搗鼓事兒,蒙蔽了皇上。
而後,等秦家有人抵達飛門關……
侯夫人與長公主是聰明人,不會讓所有人一窩蜂趕到飛門關。
人會疲,馬會倦,中途必須停下來休整。
他們一行人,人數不算少,且進不了沿途城池,整備會困難不少。
若目標隻有一處,路線太過清晰,會被追兵攆著趕著。
倒不如化整為零,儘量散開,甚至向東、向南,向皇上絕不會派追兵的方向去,等風聲過了,再圖會合之法。
隻兩三人,悶頭往西跑。
狼狽不堪地衝到飛門關下,一副隻剩半條命的模樣,與眾將士們講述宮裡如何突然發難,又是如何艱難逃出了京城,卻不知道家人們如今在何處、有沒有脫險……
聲情並茂,把誣蔑罪名蓋到鄧國師那妖道頭上。
都不用費多少力氣,就能激得邊關那些熱血的漢子跳出來要清君側。
明明想舉兵東進的是秦胤與林小子,彼時局麵上,極有可能就成了其他人推著他們走了。
真等清君側大旗祭出,等林小子的“先太子留下的遺腹子”的身份擺出來,飛門關下,能一呼百應的大將們,他們眼前的分叉路口真的一點都不難選。
一條是綠蔭成片的平坦路,一條是日頭直曬的顛簸路。
哪裡會像他黃太師一樣,坐在京中,看著眼前的分叉路愁悶不已。
行人司那兒,來問聖旨何時要出發。
範太保睨了黃太師一眼,揮了揮手,讓小吏再等一會兒。
黃太師木著臉,聖旨已經起草好了,依著議程抄寫、蓋章就完成了。
當然,“結果”也完成了。
拖不住,勸不動。
“讓人……”黃太師開口,聲音沙啞極了,喝了口水潤了潤,他繼續道,“照著去辦吧。”
小吏捧著起草的底稿去了。
看著他的背影,頃刻間,湧現在老太師心中的是濃濃的失望。
濃濃的、無止儘的失望。
皇上啊皇上,為君之道,不該是、也不能是這樣的!
倏地,黃太師又想起了徐太傅說的話。
“此時此刻”。
從前是從前。
但這一刻,黃太師清楚,皇上與他心目中的君王模樣,已經背道而馳了。
心中生猶豫,便是動搖了。
現在,他倒是不猶豫了,他看清楚了答案。
可惜這個答案,讓他哽得厲害。
走向岔路,並不崴腳,也不算辜負了他大半輩子的抱負。
他為的是大周,他在先帝駕崩前侃侃而談的是大周的未來,他並不是為了他的私心在抉擇龍椅上的人選。
或者,說私心也行。
他的私心,就是大周的昌盛、長久、平順。
當年是,現在也是,無論用何種手段,這都從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