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母已染病。
樹欲靜而風不止,他堅決不願走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那日。
為此,他必須積極進取走下去。
為了先帝,為了亡父,為了病母,為了大周。
林繁的筆力,雖然比不了黃太師、謝羽那樣的佼佼,但也十分出色了。
他真正缺的是“文名”。
若沒有之前的事,林繁寫這麼一篇文章,很難立刻達到口口相傳的結果。
而謝羽的那篇檄文,無疑是給林繁開了道,黃太師的文章,做了續篇。
就像話本子,大夥兒都看了第一冊、第二冊,這第三冊,雖換了個主筆,可畢竟劇情上相關聯著,好不好看,可不得立刻看看再評斷?
等文章傳遍大周之時,想來他們也抵達了京城腳下。
至於赴京的路線,林繁的視線落在輿圖上。
先前,他與永寧侯已經有了幾次討論。
商城向北,算不上一馬平川,但也沒有什麼天塹關口。
沿途的州府,與商城的狀況一樣,因著位於大周腹地,平日遠離戰事紛爭,並無多少府兵。
等他們收到皇上“出兵阻攔”的旨意,再清點完兵力,林繁與永寧侯率領的大軍恐怕都已經過境了。
肯追出自己的地盤,堅持與大軍硬碰硬的,可能一人都沒有。
真正會對他們進攻京師造成阻礙的,反而是京城的守備力量。
“暫時還不確定誰守城,”永寧侯道,“安北侯與馮仲積極,趙隸也未必信他們。”
林繁也是這個想法。
趙隸多疑,對安北侯與馮將軍心存戒備,亦不叫人意外。
林繁道:“誰守都一樣。”
永寧侯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這話說的,很是自大狂妄、很不把守軍放在眼裡,但永寧侯知道,林繁沒有看不起哪位將軍的意思。
林繁所說的“都一樣”,指的是對方麵臨的狀況。
遺詔一出,京師此時人心浮動。
守城的將軍不止要麵對兵臨城下,還有麵對趙隸的猜忌,黃太師這樣已經“投”了的重臣也不會閒著,勢必會弄些動靜出來,堅決效忠趙隸的人亦是顧了這頭、失了那頭,觀望的官員看著如此動靜,隻會愈發謹慎,千步廊裡亂糟糟的,最後受到影響的就是守軍與守將。
安北侯也好,馮將軍也罷,又或者是其他人,誰都躲不過那些“糟心事”。
永寧侯摸著胡子,笑道點了點頭:“誰守都一樣。”
說完,他吩咐秦治道:“告訴眾將士,明日天明拔寨啟程。使人往商城帶個話,孔知府若是個機靈的,彆來湊熱鬨。”
秦治領命去了。
商城那兒,孔聞生看著手中檄文。
好家夥,真就讓人想連呼三聲“好家夥”。
於同知猜對了,又沒全猜對。
修繕吳王廟就是為了起兵立誓,吳王有沒有兒子,也是永寧侯他們上下嘴皮子一碰,說什麼就是什麼。
可他們愣是沒猜到,那個兒子是定國公本人。
永寧侯更是把先帝遺詔都搬出來了!
------題外話------
感謝書友今天也要努力哇曉瑤、書友121030193845947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