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人無遠慮】(2 / 2)

盛唐小女官 春溪笛曉 7181 字 6個月前

尋常人家遇到荒年或災年就算不鬻兒賣女,小孩兒夭折的概率還是挺高的。

像三娘出生那年冬天鬨雪災就凍死了不少老弱婦孺,弄得王氏每天提心吊膽,一晚上要起來看三娘好幾遍心裡才踏實。

許是因為這麼多孩子中就數三娘養起來最不容易,所以家中上下對她都多了幾分偏愛,不僅王氏及自家兄姊格外疼她,連郭幼明他們這些當叔父的平時也很樂意陪她玩耍。

當然了,如果三娘沒在牙長齊後央著人把炊具底下那層焦焦的玩意鏟給她——並興衝衝當著所有人的麵表示這也是“鍋粑”的話,郭幼明會更喜歡這可可愛愛的小侄女。

要知道時人稱呼對方,經常用姓加排行的模式,他姓郭,排行第八,友人們自然就喊他“郭八”!

如今郭幼明這個俊秀瀟灑的郭小郎君,已經沒有了自己的姓名,他在親朋好友間隻剩下一個名字:鍋粑。

就,到底是誰給她提起這種食物的啊!

郭幼明一度很想揪出罪魁禍首,可惜始終沒能如願。畢竟四五歲的小娃娃能把話說順溜就很不錯了,哪能指望她還記得是誰跟她提到過“鍋粑”這個詞?

最要命的是他老當益壯的爹牙口還挺好,聽了三娘的話後樂嗬嗬地拿起塊鍋粑嚼吧幾下,隻覺越吃越香,令人回味無窮,於是每回家裡蒸飯的時候都要叫人加大火候蒸出點鍋粑來解解饞。

還力邀登門拜訪的親朋好友都來嘗嘗。

像郭家祖父這樣的退休老頭能有什麼樂子?最大的樂事當然是和老朋友們喝喝酒吹吹牛。鍋粑這玩意多適合下酒,香香脆脆還實惠!

在郭家祖父的大力推廣之下,鍋粑這種吃食很快風靡他們家所在的常樂坊。

對此,當事人郭幼明隻想說——

何家不蒸飯,何家無飯焦,但少閒人如郭家祖孫倆爾!

難得看到自己這個鬼點子賊多的小侄女一臉憂愁,郭幼明走過去一把將人抱了起來,笑著問她:“我們家阿晗在愁什麼?”

三娘這一輩起名都從日,她大兄叫郭曜,輪到她得了個晗字,意思是天快要亮起來的時候。

據說她娘辛辛苦苦生到天快亮才把她生出來。

家裡人多嘴巴也多,平時喊她三娘的有,喊她晗娘的有,喊她阿晗的也有,三娘更小的時候花了老長時間才明白這些稱呼都是在喚她。

身體突然騰空,三娘的視野一下子開闊了不少。她一點都沒慌,徑直伸手環住自家八叔的脖子,嘴上還不忘把自己正在煩惱的事和自家八叔講了。

主要說的還是她和阿娘的對話。

找個好夫婿,然後呢?

然後生多多的孩子,不停地懷孕不停地生,不停地懷孕不停地生。

恩愛夫妻都要這樣的嗎?她不想和人當恩愛夫妻了,她每天都有好多好多彆的事想做。

郭幼明被自家小侄女的話說呆了。

他今年十四歲,每天酷愛在長安坊市間遊來晃去,好遊玩,好宴飲,唯獨不喜歡習武讀書,典型的大唐官宦子弟墮落代表。

結果他五歲大的小侄女,已經開始思考嫁娶生養的問題了!

郭幼明有些啼笑皆非,忍不住刮著她鼻子戲謔道:“你才幾歲,這就琢磨起成親生子來了,真是一點都不知道害臊。”

三娘繃起小臉,一本正經(但奶聲奶氣)地跟她八叔拽起文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郭幼明聽得咋舌,屁顛屁顛抱著三娘跑去找郭家祖父獻寶。

“……哈哈哈哈哈哈您不知道,她馬上回我一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也不知道她這小腦殼到底是怎麼長的,這話我聽都沒聽過!”

郭家祖父聽得腮幫子直抖,最終忍無可忍地怒罵:“這是《論語》裡的話,你沒聽過你還嘚瑟上了是吧?給我滾回去把論語抄十遍,抄不完彆想再出門!”

罵完了他還朝三娘招招手。

“晗娘你過來,彆和你這不成器的八叔待一起,省得跟他一樣不學無術。”

三娘小雀兒似的跑過去撲進她祖父懷裡,乖巧地偎著她祖父偷眼看向她家八叔。

隻見她那喜提抄書禁足兩件套的八叔整個人瞧著就像泥塑木雕,一下子沒有了靈魂。

作者有話要說:

三娘:每天迫害身邊人成就+1

*

寫在前麵:

1.日常成長流,女主可能會長得比較慢(?)沒啥跌宕起伏的劇情,主打主角從小三步遇到一個政壇大佬,五步遇到一個背誦天團,每天都被牛逼人物包圍,沒看過我這類文的可能需要預警一下這一點。

2.架空唐朝,小說非正史,曆史時間線、曆史人物關係、人物和物品的稱呼等等都可能會根據寫作需要進行調整,畢竟小說就是為了快樂。如果覺得哪裡有問題可以指出來,能改的會儘量改掉,不能改的就當是個人私設,小說世界,一切都有可能!

3.開文時文案有微調,因為是放出預收後時隔幾年才開的文,想法總會有點變化,問題不大!

*

注:

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出自《論語·衛靈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