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2 / 2)

張局長麵帶微笑,說道,“青禾農場是市級單位,你們科技部隸屬於農場,也被定性為市級單位,以後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上報給市政府!”

王文廣用力點了點頭,說道,“多謝領導和市政府的關心,我們科技部一定會再接再厲,為黨和人民多做貢獻!”

張局長擺了擺手,說道,“王部長,論資曆和學識,我可遠不如你,這一聲領導可不敢當!不知道趙校長方不方便,若是方便,正好晚飯還沒著落,去告饒一頓?”

王文廣有些意外,但隨即說道,“方便方便,我們家珍珍也總提起你,說你是他工作上的引路人!”

農場小學的補習班辦的很紅火,雖然放假了,但校園裡依然是一副忙碌的景象,上補習班的學生比雖然比平時在校人數少,但因為有外來的學生,這些學生年齡通常還不大,公社和農場隔著三四裡路,所以很多家長都是親自送來的,在門外等著孩子們上完課再接走,因此比往日還更熱鬨了一些。

楊校長為此很高興,放假也不肯回家,仍然是以校為家,整日呆在學校,趙珍珍就不就一樣了,一則學校有楊光勝看著不會出亂子,二則,這幾年來,她的工作一直很忙,很少有歇下來的時候,沒事兒一般不去學校,每天除了做做家務,就是自學高中課程了。

大概是因為李維青的指導,她現在自學新課程也沒那麼吃力了。

這天下午,四個寶都去學校補課了,趙珍珍一個人學習累了,正要站起來活動一下,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師母在家嗎?”

趙珍珍打開門一看,是科技部的小胡,他大概是一路跑來的,此刻氣喘籲籲的。

"小胡?什麼事兒這麼著急啊?”

胡利農深呼一口氣說道,“老師讓我回來告訴你,晚上市裡來的張局長要來吃飯,讓你提前準備一下!”

趙珍珍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了,你進屋坐會兒吧。”

胡利農搖搖頭,轉身又走了。

他走回,趙珍珍也騎上自行車立即出發了,領導來家裡吃飯沒有葷腥是不行的,但這個月的兩斤肉票已經花完了,即使有肉票,這會兒去肉店也買不到肉,隻能去碼頭碰碰運氣了。

還好她的運氣不算差,一路疾行趕到的時候,正好有一隻漁船打漁歸來,趙珍珍買了四條肥魚,幾斤蝦,還有滿滿一網兜扇貝。因為肉不好買,魚蝦的價格也上漲了不少,這些東西一共花了整整五塊錢。

但這錢沒白花,晚飯因此做的異常豐盛:清蒸魚,紅燒魚,白灼蝦,芹菜炒豆乾,茭瓜炒雞蛋,白菜貝丁疙瘩湯。不光張局長略略意外,四個寶也高興地不得了,他們已經很久沒吃這麼好了。

“張局長,感謝你這幾年對我的栽培,我先敬你一杯!”以前王文廣收藏了不少好酒,但這幾年搬家好幾回,這樣的東西不好帶,王稼軒挑了一些拿走了,剩下的都被她陸陸續續送人了,現在的家裡沒有酒,還是從隔壁何家現借了一瓶葡萄酒。

在惠陽工作的兩年,張處長是她的直接領導,雖然兩個人見麵交流的機會不多,但每次趙珍珍將一個月的工作報告郵寄到平城以後,他都會認真披閱並且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可以這麼說,以前趙珍珍是憑著一腔熱血來工作的,但工作方法還是以前國棉廠老工會主席教給她的那一套,雖然也有進步但進步不大,但經過張處長的知道,她很快就成熟起來了。

她以前在工作上的從容多少有點虛張聲勢,但現在完全不是了,是發自內心的自信了,當然了,即便如此,她也不會停下學習的腳步。

張局長十分客氣,說道,“小趙過謙了,陳市長和我,都很清楚你的能力。“

趙珍珍笑了笑說道,”多謝領導表揚,陳市長最近也特彆忙是吧?“

張局長歎了口氣,說道,“是很忙,市裡本來事情就多,最近因為修路的問題,各地都有不少意見,這個牽扯到實際利益,各地都從吵得不可開交!”

王文廣插嘴道,“能開展修路這樣的大工程,咱們陳市長的確很有魄力!“

張局長點了點頭。

的確誰都知道修路是大好事兒,但卻不知道陳市長為此承受了多大的壓力,為了籌錢他帶著手下組織了民間募捐,說是募捐,實際上是強製性的,若是那個有錢人不捐,第二天大字報就糊到門口了,這麼嚇唬了幾回,就沒人不敢捐了。

錢是到手了,但難保這些人沒有怨氣,一旦鬨事兒也是大問題。

但即便如此,籌到的錢也遠遠不夠,各地同時開工更是不可能的,暫時定下的是,第一先把平城市內的街道修好,這一部分因為專門找規劃局做了圖紙,按照圖紙動工就可以了,第二就是把平城和八個縣市之間的道路修好。

平城市內的路修得很順利,進度已經完成一半了,現在你要是走進平城,就會很吃驚的看到,因為修了路,這個城市都變得嶄新了。

但平城通往八個縣市的道路卻修的不夠順利,還沒開工,下麵的縣市已經提了一堆建議了,其實無非就是具體線路的問題,每個縣都想自己的轄區內沿途長一些。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個工程目前的資金還差一多半呢,目前來看上級再給撥款是不可能的了。

資金不到位,那必然隻能修一部分路了,到時候縣市更要打起來了!

“張局長,不要光談工作了,來,你嘗嘗我做的紅燒魚,看看是我做的好吃,還是市政府食堂的好吃!”

張局長從善如流的開始吃了起來。

等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趙珍珍又給張局長,王文廣,還有自己倒了一杯酒,笑著說道,“今天真的很榮幸,張局長,祝你步步高升啊!”

張局長笑得很大聲,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王建民覺得自己大了不少,可以嘗嘗酒的滋味了,就趁著大人說話不注意,拿起葡萄酒的瓶子悄悄往自己的碗裡倒了一點,剛要端起來往嘴裡送,卻被張局長看到了,看到他直樂。

大寶底下頭,拿起筷子假裝吃菜。

張局長沒有加拆穿他,而是問道,“小趙,你今年過年是在這裡過的,還是在平城?”

趙珍珍一怔,說道,“是在平城,文廣的二叔也從京裡趕回來了,還和我談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張局長書說道,“哦,那你和王局長都談了些什麼?”

趙珍珍笑著說道,“主要談了平城的工作,再就是我個人對時局的一些判斷。”

張局長很感興趣的問道,“是嗎,你說說看!”

趙珍珍又笑著說道,“張局長,我這都是自己的看法,未必符合客觀事實,要是有不合適的,您一定要批評我!”

張局長擺擺手示意她快說。

趙珍珍說道,“我在這公社裡,消息肯定滯後,所有推斷都來自於報紙上的消息,還有,我在最近業餘看了一些曆史書,也受到了不少啟發,每個新皇登基以後,都會亂上一陣子,而且,具體到咱們國家,是有人蓄意二位,但即便如此,咱們現在這種情況,也不會持續時間太長了!”

其實,類似的推斷張局長已經從陳市長那裡聽到了,但他最近他因為公事跑了好幾個省,結果發現各地都亂糟糟的,學生不上學,工人不做工,農民不乾活兒,整個社會猶如一列脫了軌的火車,既充滿了未知,又充滿了危險。

因此並不認同陳市長的說法。

和其他地方比,雖然平城自身也困重重,但已經差不多算是樂土了。

但他沒想到趙珍珍也會這麼說,就皺著眉頭繼續問道,“那你大概估計,還有多長時間?”

其實張局長隻是本能的要刁難她一下子,沒想到趙珍珍真的給出了具體的時間,“我也說不準,不過,我覺得的,也就這一兩年間吧!”

果不其然,轉過年,也就是七零年,突然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兒。

當初全國工作組的發起人突然意外去世了。

有些人為此很難過。

有些人卻恨不得一醉方休來慶祝了!

這個人就是王桂生。

沒有人知道,最近半年多的時間,在他平靜老練的外表下,其實一直活在了巨大的不安之中,畢竟他一人事兩主,萬一上頭的人知道了,迎接他的或許就是滅頂之災。現在好了,有人永遠閉嘴了。

“王局長,各地的工作報告都都收到了!”盧誌偉雖然還是分管日常行政,但比以前負責的事務明顯多了起來。

為此他深信,王局長對他另眼看待,他升職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王桂生麵帶微笑的看了他一眼,說道,“你都看過了嗎?”

盧誌偉點了點頭。

“各地的情況怎麼樣?”

盧誌偉不知道領導想聽哪一方麵的事情,就謹慎的回答道,“都還可以,最近都沒出什麼大亂子,也沒有提出具體的有要求,唯有平城。。。。。”

“平城怎麼了?”

盧誌偉儘管心裡對陳友鬆恨得半死,但還是平靜的說道,“陳市長修路錢不夠,打了申請要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