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賈澤和賈赦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的老父親就已經開始考慮合適的兒媳婦人選了。
長子是要頂門立戶的,娶的妻子家世不能低了,性子不能軟了,最好還得是出身清流,這樣日後嶽家也能幫襯到長子。
至於次子,就真的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沒有爵位可以繼承,也沒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哪怕是自個兒的親兒子,賈代善也不得不承認,次子並非是一個合適的結婚人選。
好在長幼有序,長子定親以後,才能輪得上次子。
賈代善是個相當能夠沉得住氣的人,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他這兒,給自己長子定親,非但沒有知會當事人,連自家夫人他都沒有告知。
先榮國公老夫人三年的孝期一到,賈代善出了孝期,立馬便被聖上召回,去兵部做了正二品的尚書,完美詮釋了‘簡在帝心’這四個字。
不過讓眾人大跌眼鏡的,並非是榮國公出了孝期後,起複如此之快,而是榮國公和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大人,這兩個看起來並沒有太多交集的人,成了未來親家。
榮國公,超品爵位,又是正二品的兵部尚書,關鍵是曾經在邊關領軍多年,在軍中的威望甚大。
張子安,從二品的翰林院掌院學士,清貴至極,世代都是讀書人,可以說是清流中的清流。
在諸皇子還年幼的時候,朝廷還未能掀起奪嫡之爭,最大的黨派鬥爭便是勳貴與清流之間的鬥爭。
可以說是互看不順眼,軍功起家的勳貴瞧不起清流隻知紙上談兵,讀聖賢書長大的清流,雖然也瞧不上莽夫。
這些年,諸皇子漸漸長成,勳貴與清流之間倒是沒那麼界限分明了,不過也不怎麼友好就是了。
榮國公和張學士,分彆是勳貴和清流的代表人物,平素也沒見這兩位有什麼交情,冷不丁的突然曝出來兩家要定親,而且一個是嫡長子,一個是嫡長女。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兒,若親事真的能成,兩家不光是結了親,某種程度上,甚至是休戚與共。
‘嫡長’這兩個字,有時候甚至代表了整個家族。
兩家要定親的消息一傳出來,不光把外邊的人給整懵了,賈澤這個當事人,史氏這個做母親的,同樣也都懵圈了。
母子倆頭一回,心情是一模一樣的。
感覺就是走在路上被人給敲了悶棍。
“這麼大的事情,老爺怎麼就不同我商量商量,我今天聽到消息的時候,還以為是外邊人誤傳呢,沒想到居然是真的,您要是覺得妾身哪兒做的不好,您就直接說,老大也是我兒子,他跟哪家姑娘定親總要知會我一聲吧,這算怎麼回事兒……我一個當母親的,居然是從外人嘴裡聽說兒子要定親了……”
太可笑了,若是被旁人知道了,還不知道怎麼笑話她呢。
賈代善絲毫沒有心虛氣短,準備定親這事兒,他原本是想知會過自家夫人之後,再放消息出去,沒成想這人算不如天算,他這邊還沒來得及告訴自家夫人呢,那邊兩家準備定親消息就已經滿天飛了。
不過,不管有沒有提前告訴自家夫人,長子的婚事都是他一個人拿主意,夫人到底是格局太小了,嫡長子的婚姻大事,不能任由夫人插手。
“原本是打算這兩天就告訴你的,沒成想外麵的消息傳的這麼快,這親事確實是我跟張大人一塊兒定下來的,過幾天,就挑個好日子,給倆孩子把親事定下來,咱們也好快點抱孫子,你放心,張家的門庭是出了名的清貴,他們家的姑娘,尤其是嫡長女,絕對差不了。”
賈代善對於自己給長子訂的這門親事,還是頗為自得的,張家的嫡長女絕對夠格嫁進他們榮國府,長子日後有這層關係在,仕途上必然要平順很多。
史氏才不管張家那姑娘如何呢,老爺做的這事兒跟把她的臉麵踩在腳下有什麼區彆,她這輩子還從來都沒有受過這樣的氣呢,不能就這麼算了。
一哭二鬨之後,史氏乾脆把自家大哥大嫂請過來了,也就是如今的保齡侯和保齡侯夫人。
硬是逼著賈代善作出承諾,以後次子和幼子的婚事要跟她商量,兩個人都同意了才行。
史氏鬨騰得這麼大,賈澤反倒是不知道該如何跟父親說這事兒了,他倒是無所謂成婚不成婚,也無所謂跟他成婚的姑娘如何,反正人生匆匆,最多不過百年的時光,太過短暫了。
若是合心意,那一輩子和和美美的挺好,若是不合心意,那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時光,忍一忍就過去了,忍不了那就躲開唄。
他倒是沒有想過,在這個時代離經叛道,終身不娶,或者自個兒去談戀愛、找結婚對象,這壓根兒就不現實,他也沒那麼多精力和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