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科舉文男主的堂兄(4)(1 / 2)

林大力心裡頭的惱怒不比大兒子少, 在他看來自己這樣的分配完全是有理有據, 不需要大房養老, 當然就不能把田產的大頭拿給大房。

至於公中的那些銀子, 小孫子確實是有需要啊,三年才有一次鄉試, 錯過了這一次, 那就要再等三年,這怎麼能行。

林大力不樂意,試圖拿做公公的權威來威脅老大媳婦, 但比起李氏, 他這嘴皮子功夫根本就不怎麼樣,再加上說破大天去,再多的理由也不能掩蓋這家產並不是平均分配的。

大兒子壓根就使不上勁兒, 大孫子又是明顯站在老大媳婦那一頭的, 至於二房連個屁都沒放。

爭論了好幾個來回之後,李氏到底是從公公婆婆那裡奪過來10畝田地,60畝田地裡分了一半兒,算算那些銀子,其實還是吃虧的。

不過李氏也知道,這差不多已經是公公的底線, 再者, 不要那96兩銀子, 負責給老兩口養老的就是二房, 李氏心裡頭還是挺樂意的。

一大家子在一塊過了這麼多年, 她對婆婆倒沒多少意見,但是對公公卻是積怨不淺,若是往後還要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她能短壽20年。

修改完文書之後,三方全都乾脆利落的簽字畫押,文書一式三份,三邊各拿一份,不過二房這邊,文書並不是交給當家人林石來拿著的,而是被李氏一把搶過去交給了兒子。

她信不過當家人,自己拿著也怕被枕邊人偷了去,若是擱在以往的話,這事兒上她也信不過自己兒子,老爺子籠絡人心的手段太高了。

但是這一段時間,兒子明顯是向著她的,要不是兒子,這家今天根本就分不了,肯定又是以當家的打她一頓告終,這窩囊氣受了這麼多年了,今兒算是受到頭了。

林澤看都沒看他爹一眼,就直接把分家的文書接過來放進袖子裡,反正他有空間在,這東西放進空間裡頭,肯定沒人能夠偷的去。

天色早就已經暗下來了,分完家之後,自然是各回各屋。

林大力特意把小孫子留下,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不過應該是跟鄉試有關係,這三年林大力對小孫子的鄉試都快著魔了,就盼著小孫子能夠光宗耀祖呢。

林澤不太放心他娘跟著他爹住在一個屋裡,畢竟家暴這種事情可是不分時間和場合的,在原身過往的記憶裡,他爹平時並沒有家暴的習慣,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忠厚老實淳樸的人,但是每次她娘隻要一提分家這個事兒,每次都會動手打人。

“娘,今天你去我們屋裡睡吧,楓兒今天總是念叨你,我去跟爹一個屋。”林澤邊說著,邊衝兒子使眼色。

父子倆一個教書,一個學習,大半個月已經培養出來了默契,這會兒林楓就相當機靈的領會到了自家爹爹的意思,快步走上前抓住奶奶的手。

“奶奶陪著楓兒吧。”

有兒子和孫子給她撐腰,李氏的腰杆子彆提有多硬了,當家的又怎麼樣,家裡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向著她,以後誰當家還不一定呢。

林石太陽穴都疼了,臉色堪比現在已經完全暗下去的天色,一句話都不說,隻是狠狠的瞪了那娘倆一眼。

他又不是愛打人的那種人,家既然已經分了,那他就算是打媳婦又有什麼用,他就是想好好的跟媳婦講講道理,以後不能再這麼做了,就算是分了家,那也得好好孝順父母。

兒子要跟他在一塊兒住也好,比起媳婦,他更應該跟兒子講講道理,這孩子現在太不像話了,在地裡暈倒了一回,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完全是跟李氏一條心了。

林澤還對自己今天晚上的待遇渾然不知,不過卻是一點兒都不帶怯兒的,不管是嘴皮子功夫,還是武力值,都明顯是他更占優勢,肯定是吃不了虧的。

當娘的和當媳婦的對此也相當放心,這人隻要一開了竅,那就不一樣了,瞧瞧今天晚上那氣勢,硬是轄製的老爺子都說不出話來,對上當家的/公公那肯定是不在話下。

事實也確如這二人想的一般。

林澤對上他爹,幾乎是壓倒性的優勢,甚至都不用說話,往那兒一坐渾身的氣勢,就跟以前不太一樣。

林石就納悶兒了,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難不成還真是讀過書的原因,兒子當年也在學堂讀了三年的書,雖說比不過侄子,但是在學堂裡的名次也能排到中上。

要不是家裡頭實在沒這個條件同時供兩個學生上學,自家兒子就算是當不了秀才公,或許考個童生也是能夠做到的。

不過,他爹說的有道理,與其讓兩個孩子都隻能讀書讀到半路,還不如專心供有天分的那個孩子上學呢,說句不太好聽的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這個大家庭裡頭隻要有一個人能出息,其他人的日子也就跟著好過了。

兒子以前也是讚同這個想法的,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這日子過得多紅火,哪裡像現在,鬨得一家人分了家,爹娘心裡不舒服,他這心裡頭也不痛快。

“既然都已經分家了,那就好好過,彆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都是一家人,等咱們家攢夠了銀子,你想去送楓兒上學堂,誰也不會說什麼。”

不就是孩子上學堂這點事兒嗎,才四歲大的孩子,晚兩年去上學堂又能怎麼樣,他侄子當年也是7歲才去了學堂。

讀書這事兒不是說越早進學堂就越好,關鍵還是得看天分。

一兩銀子都沒分到,至於分到的糧食就隻能讓一家人撐到秋後,賣了糧食,人就得餓肚子,他又不能平白無故把銀子變出來。

“家裡沒銀錢,這半年還是我自己教楓兒讀書,等什麼時候有了銀錢,什麼時候再把孩子送到學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