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科舉文男主的堂兄(11)(1 / 2)

林石還真不知道家裡頭的銀錢這麼緊張,畢竟一家人不管老少, 每天都能吃到一個雞蛋, 隔三差五的還有肉吃, 讀書也是件花銀子的事兒,但不管是兒子,還是孫子, 也從來都沒缺少過練字的紙筆,他還以為……

哪有這麼過日子的,林石有心想說幾句, 但是一想到家裡現在的情況, 到底是沒再說什麼。

在這個家裡頭,現在賺錢最多的是兒子,花錢最多的也是兒子, 其次是兒媳婦黃氏, 一手針線活, 哪怕是在家裡頭呆著,也比他在包子鋪賺的要多。

他媳婦也不是個能閒得住的人,雖然沒有地種,人家院子裡又不讓養雞鴨,乾脆接了私活, 在家給人做鞋底,這一天下來的收入也不比他少。

要不是家裡人都不同意, 在包子鋪乾活又能時不時的帶點包子回來, 林石是真不想在那邊乾, 工錢太少了,人家女的都不稀罕去,他一個大老爺們,就應該乾些體力活才對。

也就不用像現在這樣了,說話都沒有多少底氣。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話無論是放在哪個年代都是可以說得通的。

所以林石隻能退而求其次,先不說敗不敗家的問題,給老人家買禮物的錢總得先攢攢。

“離過年還有一個月呢,這段時間咱們可以吃得差點,不需要隔三差五的買肉吃,我每天下午都在包子鋪吃飯,早上也不用吃雞蛋,都省下來,離開家這麼久了,不能在身邊照顧老爺子,總不能過年的時候還兩手空空的回家。”

攢錢就攢錢唄,林澤想都沒想就應下了,“既然如此,咱們就多在縣裡頭待幾天,等大年三十兒中午再回去吧,多呆一天就能多攢一天的錢,爹你說是吧。”

同樣的道理,多在老家呆一天,年後就少賺一天的錢,越早回來越好,大年三十回去,大年初一回來,沒必要再接著住下去了,反正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兩天都在老家呆著。

林石還不知道,今年過年隻能陪父母呆兩天,不過最後的這一個月裡,他確實有在認認真真的省錢,不光是在吃食上省,日常用度也省。

比如家裡頭用的柴火,一般都是花兩文錢買的,為了省這兩文錢,寒冬臘月裡,林石天蒙蒙亮就要出城,去城外的山上砍柴,還得儘快趕到包子鋪去上班。

每天一個來回,不光把自家用的柴火給背回來了,還能額外背回來一份,賣給旁人賺取兩文錢。

這人,李氏都服氣了,對媳婦和孩子,當家的可從來都沒有這份心,當年她生兒子的時候,當家的都不聞不問,彆說是從嘴裡省下來一個雞蛋給她了,就是幫忙乾活都沒有。

哪裡像對老爺子這樣誠心實意,恨不得把自個兒身上的肉割下來,去孝敬老爺子。

林石確實是個大孝子,他兄弟林木也不例外,在府城陪兒子讀書的這幾個月裡,林木可以說是拚了命的乾活,就是想著能多賺點銀子,以後不需要向老爺子伸手要錢,還能多孝順點兒,畢竟為了供兒子到府城來讀書,他可是把家裡的地都給賣了不少。

林木跟自家兒子不同,他小的時候,家裡頭根本就沒置辦下來那麼多地,也就沒有餘錢供他去學堂讀書,所以至今大字不識一個,想要在府城賺銀錢,隻能是賣苦力。

給人家搬運貨物,什麼糧食、家具、石料……這樣的活兒根本就不固定,今天可能乾兩份,明天可能在外邊轉一天也找不著活兒,而且搶活乾的人還特彆多。

林木以前也羨慕過人家城裡人,過的輕鬆,不比他們在鄉下還要種地,但是真到了這府城之後才知道,這些搬上搬下的活可比下地累多了,而且被人呼來喝去,一點兒都不如在老家的時候自在。

儘管已經拚了命的去乾活做工了,但是林木父子倆在府城的生活卻一點兒也不寬裕,讀書是一件相當耗費銀子的事情,不光是筆墨紙硯的問題,讀書人穿衣要體麵,吃飯也不能太過簡陋,尤其是跟同窗一起吃飯的時候,人際交往同樣也是一大筆支出。

儘管已經是儘量節省了,但是花出去的錢還是比賺進來的錢多,這小半年的功夫過去,從老家拿來的那些銀子已經沒剩下多少了,而且照這樣下去,很快父子倆手裡頭的錢就要花光了。

所以,過年是不得不回家的,哪怕心疼路費,也必須得回家拿銀子才行。

林木自覺不孝,以前沒分家的時候還不覺得怎麼樣,但是分了家之後,好幾畝地賣出去了,他才真覺得兒子讀書這事兒太拖累家裡頭了。

在打定主意回老家拿銀子之後,林木喝口水都覺得嘴裡頭發苦,晚上大半宿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