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的終極目標,是‘以人代天’。
所謂的以人代天,就是‘人’這一事物,取代一切,成為‘絕對本體’。
那麼,什麼是絕對本體呢?
它是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
天地萬物產生、存在、發展變化根本原因。
一個紅色的物體,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我們將它理解成了紅色,對於沒有紅色視覺的生物來說,它就不是紅色的。
那麼,它到底是什麼顏色呢?
亦或者,它到底是什麼東西?這個物體背後是什麼?紅色的背後是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說,魔道就是阻礙,仔細想想看,隻要我思,不論在思什麼,“我”已固然先在,所以,我們無法跨越‘我’的限製,去探究真正的‘本體’。
你能拿出所有證明,都不可避免地經過了‘我’的感受,真正的本體似乎不存在,起碼也無法被感知。
這個‘我’,是所有修行者都必然會感知到的存在。
但如果接受,沉淪,就是‘入魔’,你不再追求那背後的事物,隻是追求自我的詮釋,自然就進入了魔道。
所以,這個阻礙,就被稱為‘魔障’,魔道也因此而寄生在所有道途之上,汲取著他們為養料而存在。
但……魔障之後的那個‘本體’,應該是存在的吧?
起碼,人道和巫道認為存在。
人巫兩邊,都認為天地萬物有一個最終的根本,這個超越一切了,成為了一切,詮釋了一切的最終本體,是他們認為的‘道之終極’。
這個本體,被巫道稱之為‘自然’。
而人道,想要取代這一事物,不再由‘自然’作為一切的本體,而是由‘人’作為一切的本體。
這一計劃,就被稱為‘以人代天’。
李啟沉默的聽著,張宗的介紹。
“顯世派的目標,就是‘以人代天’,不過,不是作為最終目標,而是一個跳板,當‘人’完成了以人代天之後,那麼他們再脫離人道,即可直接實現‘脫離一切本體’而單獨存在,這樣就直接完成了‘逍遙’的目標了。”
張宗又給李啟續了一杯,說道:“你覺得這個計劃怎麼樣?”
“真是……無稽之談。”李啟搖頭:“如果人道真的成為了絕對本體,那麼道門還有機會脫離嗎?那不是完全受製於人了嗎?”
“再說了,就算人道願意放手,可是……如果在‘自然’掌控的情況下他們無法脫離,‘人’掌握的情況下,就能夠脫離了嗎?如果脫離了,他們又該往哪兒去呢?”
張宗則解釋道:“就人道的情況來看,食言倒是不用怕,就算是最次的情況下,就連人道自己都無法讓他們脫離,也會乾脆的放棄對他們的管轄,給他們‘事實上的逍遙’,絕不會乾涉半分,人道說話的信譽還是有的。”
他一邊繼續用漂亮華麗的手法沏茶,水飛如瀑,卻沒有一滴撒出來,絢爛之極,還有小型彩虹在其中紛飛。
但這種手法沒有乾擾到他正常說話,張宗說道:“隻不過,我們也覺得,哪怕隻是‘名義上受製於人’,也不算是真正的逍遙,所以隱世派沒有加入其中,但最近的事情已經牽扯太多,具體牽扯了什麼我不方便說,但可以告訴你的是,因為這些牽扯,所以最後我來了。”
“啊,我已經差不多明白了,所以顯世派是覺得跟著人道有機會實現逍遙……也不是不能理解吧,那理道呢?你知道理道的情況嗎?”李啟又問。
“理道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你知道理道的理念嗎?”張宗開始講解。
李啟點了點頭。
理道的理念,他當然是知道的,曾經他和理道的修行者有過一段時間的結交,還和對方組成過學社,他還記得對方的名字,叫王惇。
理道不去追求解釋‘為什麼’,而是單純的基於對觀測和實驗的經驗證據,然後對自然現象進行描述,預測,理解,以及應用。
理道認為,‘為什麼’是沒有結束的。
不斷的追問為什麼,追問到最後,哪怕真的找到了那條終極大道,終極大道足以解釋所有一切為什麼,那麼還是會有一個最後的為什麼絕對無法解決,懸在頭頂。
那就是:‘為什麼會有終極大道?’
‘為什麼’這三個字是必然無法解決的。
這也是理道所說的,不必去探究那個所謂的‘道’。
探究這一切的本質,最後得到的,隻有虛無。
所以,隻需要探究,然後應用就好了,彆去想那有的沒的,浪費時間而已。
“你知道就好辦。”張宗也跟著點頭,然後開始收拾水,茶已經喝的差不多了。
他一邊收拾,卻見茶碗茶水自動飛起,然後一邊說道:“理道的理由和道門是一樣的,如果追尋不到‘終極答案’,那麼,造一個不就好了嗎?”
這個回答讓李啟愕然。
但是好像……又無法反駁。
的確啊。
如果終極大道是無法認知,無法言明,甚至是無法解決的,那麼……閉環不就行了嗎?
隻要輔助人道成為‘終極大道’,那麼‘為什麼會有終極大道’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
答案是:“理道造的”。
終極大道可以詮釋一切問題,但無法詮釋自身。
於是理道來詮釋終極大道,再讓終極大道詮釋其他一切。
就好像是彭羅斯階梯一樣,一個向上爬,同時也是在下樓的樓梯。
又比如,那張自我循環的手與筆。
從畫麵探出來的兩隻手,彼此拿著筆,要畫出另一個自己。
左邊的手畫出了右邊的手,而右邊的手同時也畫出了左邊的手。
這幅圖在直覺上是不可能的。
因為左手如果不畫出右手,右手就不能畫出左手。
同理,右手不畫出左手,左手也無法畫出右手。
但如果他們成功了,那麼兩隻手就都同時存在了,人道成為了終極答案創造了理道,而理道也創造了人道這一終極答案,雙方互為原因,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