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鉤子(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7951 字 7個月前

李啟依然在和魔道競爭著,雖然表麵上的戰爭已經結束了,但真正的,更加凶險戰爭已經來臨。

魔道以退為進給李啟下了一道難題,而李啟也做出了自己的回應。

怎麼說呢……

李啟所做的事情,其實有一個非常大的漏洞。

把戰爭和建設,看成同邪魔的抗爭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想法,瞧啊,我們為了擊敗邪魔而做出勇敢的犧牲,甚至是付出生命這樣的終極代價,想一想都覺得很神聖。

讓彆人的孩子間接地去終結邪魔,也足以讓人感到同樣的榮耀,大部分的支持者都是這麼想的。

成為一個團體的一部分總是一個看起來非常明智的選擇,沉浸在團隊的情懷中總能讓人感到激動不已。

天魔如何確認彆人也是自己?如何打破‘高牆’?

要知道,眾生心中有高牆,其他人無法越過高牆對你‘感同身受’,這也是分辨‘自我’的界限。

但完全形態的真知可以。

李啟從思考裡蘇醒過來,看向眼前的人。

其實,站在沈水碧的立場上,沒必要和整個魔道開戰的。

因此,人類隻能孤獨地行走,儘管身體互相依傍,但卻並不在一起,他們既不了解彆的人也不能為彆人所了解。

說巫神山的時候,就是巫神山這個組織,而巫神山這個組織,雖然是巫道的大宗,但並不是巫道的全部。

道統劃分,本質上是思想的傾向性,而因為這種傾向性,他們更喜歡和合得來的人在一起,如此形成了學會,門派,師徒之類的組織。

沒有二品和三品們親自操持,那下麵的人會執行成什麼樣子,那可就看臉了。

但對天魔來說,他有辦法。

即便清醒些,不被群體裹挾,不去沉溺於憎恨和偏見,群體也至少也能讓人獲得一段時間的快樂。

關於這點,突破二品之後,李啟對真知道韻也有了新的認知。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

啟殿維持著這樣的狀態——

啟殿的眾人,‘道’並不相通,實際上,李啟和啟殿的很多人,觀念也不一樣,大家的共同點隻有‘滅魔’這個行動而已,李啟現在展露大能者的力量,營造出一種‘大能者的力量是我們大家的’這樣一個東西,在大家道不同的情況下所出現的盲目的‘團體精神’,對魔道來說,這可就是一個天大的破綻。

在牆外,便是‘他人’。

比如說,巫道是巫道,巫神山是巫神山。

就算退一萬步,外麵有東西,但其他人卻沒有接受的能力,就好像你自己也沒有接受其他人的能力一樣。

完全形態的真知,也就是天魔的一隻眼睛,能夠徹底了解對方,和對方幾乎沒有任何間隙的感受到對方的所有思考。

這種情緒,就是李啟給魔道提供的情緒。

同樣一個命令,有多少人會理解成什麼樣子,那就是你自己能把控的了,就好像是一本書,書寫出來的時候,讀者怎麼理解,作者可就管不了了。

被分隔開來的所有人,隻能夠遙遙的對著其他人喊話,而無法真正看見對方,真正觸摸對方。

每個人隻屬於自己,每個人有一片隻有自己能看見的‘天地’。

門派可以有規矩,有門規,但道統本身是沒有的。

李啟不得而知,但不管上不上鉤,這個招數都起碼能夠維持啟殿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穩定,橫豎都不虧。

但實際上,對天下九地來說,這是無稽之談。

道統和啟殿之間的關係就在於此。

隻是,這裡的分類不是從種族,而是在‘思想’上。

很有可能,李啟一直圖謀的東西,都是對方的不甚在意的東西,丟了也無所謂,到時候反而陷入困境。

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能夠將之鑽破,然後完全理解對方的一切感受,就好像和對方是一個人一樣。

容納過多雜亂的意誌,對啟殿來說是一種負擔,但表麵上嚴防死守,他卻隻是下達了命令,但沒有親自操持這件事。

會上鉤嗎?

大能者的爭鬥多半是如此,大家考慮的都很周全,就是有一個問題……

這是李啟故意漏給魔道的。

可……李啟的目的和核心利益擺在明麵上,而魔道目前和李啟對弈的是誰呢?對方的核心利益是什麼呢?

把自己的群體看得比彆人優越總能讓人感到愉快,所以,包括道統在內的,等等能將‘我們’同‘敵人’區分開來的各種東西,總能立竿見影地將人們團結起來。

真知道韻,可以打破高牆,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應該的,他們這麼看我,就好像我當初這麼看巫神一樣。”李啟笑道。

但那也沒辦法了,就這樣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等魔道出手再分析具體情況。

儘管一品確認了這隻眼睛很安全,但本質是不會變的,這也是天魔‘絕對自我’的一種表現形式。

指不定哪天就搞出大事來,讓李啟晉升二品之後,好不容易得來的,無人掌控的生活重新陷入波濤之中。

認為巫神無所不能,所以幾乎全盤信任巫神的做法。

中間的破綻,數不勝數。

一個人,根本無法真正了解另一個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