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意外相遇(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8828 字 11個月前

李啟聽的尷尬的要命,腳指頭都扣緊了。

這人還真會吹牛。

他的功法或許真的能感知生機,但李啟知道自己的生機也會融於自然,不是那麼好發現的。

但恐怕就是因為他有這麼一個感知的能力,所以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這才走出來隔空喊人,看看到底有沒有人來。

畢竟,如果真的是確鑿無疑的知道有人跟蹤的話,李啟估計這幫人應該會直接設伏反殺,不會站出來廢話。

但李啟也不準備追究這些,他乾咳兩聲之後,走到眾人跟前,說道:“我此次隻是想尋找一些糧食,但集散地不夠,我尋思著跟著你們可以到更大的糧食產地直接想辦法,卻不曾想到你們也有妙法,能發現我,倒是鬨出了些誤會。”

“我絕無歹意,想必諸位也能看得出來。”李啟說道。

那壯漢從跪姿起身,回答道:“那是自然,我等絕無懷疑!”

廢話,若是此人真有歹意,自己等人一息都撐不過。

此人,實力絕對和門主是一個層級的,都是超凡脫俗的存在!

“原來前輩是想做生意,那便由我金浪門為前輩引薦一二即可,不知前輩需要多少糧食?我們上車詳談?”壯漢對李啟說道。

“也好,我們上去談,不知道你們金浪門,能不能拿出三十萬石糧食?”李啟一邊跟著他上了馬車,一邊說道。

三十萬石!

這個數字把壯漢嚇了一跳。

整整三十萬石糧食,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做個簡單的計算就知道了,三十萬石,約莫三千多萬斤。

假設一人一天隻吃一斤糧食,那就是,那十萬人口需十萬斤,約莫一天吃五十噸,夠吃三百多天,也就是十萬人一年的口糧。

當然,這個世界的人,因為功法等等原因,飯量比較大,實際上一天能吃三斤糧食,大肚漢能吃五六斤,也就是說,三十萬石,大概是十萬人一百天的口糧,或者足夠整個廣陽城所有人吃兩天。

假設是十萬人,就算從現在開始吃,都夠吃到下一季靈米收獲了!

隻是壯漢不知道,李啟確實是準備讓十多萬人吃到下一季收獲。

“這位前輩,一石糧食約莫百錢,這麼一算,三十萬石糧食,得三萬金了,這資金,恐怕沒幾個糧商能一次性拿出手的,就算是籌措也得一月以上,不知前輩可否等得?這資金又是否足夠?”壯漢小心翼翼的問道。

他刻意忽略了‘送給李啟’這麼一個選擇。

三十萬石糧食,廣陽城裡,沒人送得起。

“三萬金嗎……”李啟皺眉,他身上倒是確實有價值三萬金的東西,但那些東西都不是輕易可以出手的,至今三萬金的現金,鬼才會在身上揣三萬金的現金啊。

一金,大概是小半斤重的金餅,三萬金可是一萬多斤重的金子,足可以見得三十萬石糧食有多值錢。

李啟一皺眉,看的那壯漢膽戰心驚,生怕李啟買不起,又急著要,乾脆生出歹心來。

但是他又有些奇怪,這種大高手,為何會開始籌措糧食?

籌措糧食,一般有兩個原因。

一,那就是手下養著一批勢力,有幾千張口等著吃飯,但這種一般都會固定好糧食渠道,不太可能突然需求大量的糧食。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賑濟災民,可最近有災民嗎?

好像有。

鎮關附近是聽說有災民,但數量沒多少,真正湧到廣陽城的也就幾千一萬人,連點水花都濺不起來。

除了街上多了一些乞丐,人牙子那邊生意好了些,勾欄女閭價格便宜了不少之外,也沒什麼特彆的改變就是了。

對偌大的廣陽城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等等。

壯漢想到這裡,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他抬起頭,對李啟問道:“前輩莫非是要賑濟災民?三十萬石,正好夠十多萬人吃到下一季靈米收獲,難道前輩是?”

“你倒是機敏,確實是這個用途,放心,我也不會強搶你們的,你帶我過去,與你們門主商談,雖然我沒有三萬金,但應該也可以用彆的東西對抵。”李啟說道。

壯漢肅然起敬,拱手說道:“前輩高義,救下十多萬人,此等功德,不知多少人會為你立生祠造神像,日夜為前輩祈福。”

“說那些沒用的做什麼,還是趕緊帶我去你們駐地吧。”李啟說道:“路上,可否為我介紹一下這廣陽城的糧食市場,也好做判斷。”

“自無不可,先生有事請問。”壯漢說道。

車隊繼續出發,李啟則和壯漢在車上交談起來。

一路上,或許是出於恐懼,又或許是出於敬佩,但他對李啟的問題基本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隻是李啟也沒有全然采信,隻是默默記住,以後可以當做參考。

那壯漢自稱叫做狄旦一,是金浪門的主事之一,修行的是最大眾的武道,修為已經達到了練臟,已經精煉兩個臟腑,分彆是腎臟和肺臟。

也就是說,再有三個,他就進入了‘先天武者’,到了九品了。

這個修為,在金浪門已經算是一頂一的高手,哪怕在廣陽城,也是排的上號的江湖高手,所以才有資格當一方運糧隊的主事,手裡每日吞吐幾千石糧食,一年經手上百萬石。

而金浪門的門主,就是一位先天高手,也就是武道九品,和其他二十幾位九品組成了糧盟,二十幾個幫派勢力聯手,各自掌控了廣陽城的一部分的糧食生意。

而就是這個糧盟,壟斷了廣陽城的所有糧食生意。

人之一生,衣食住行四大樣,是絕對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見糧盟能量,糧盟的背後,甚至站著廣陽司徒!

也就是說,有一位官府背景的八品在背後撐腰!

可見其勢力之大,在廣陽城足以算得上是手眼通天了。

隻是,糧盟勢力雖大,內部卻也不是鐵板一塊,在廣陽司徒這位八品的掌控下,雖然外表沒有矛盾,大家協力維持著糧價穩定,沒有鬨出亂子。

但實際上,糧盟內部,大家各自掌握的渠道也不一樣。

譬如金浪門,他們能插手糧食貿易,是因為金浪門背後有好幾十個村子在撐腰,這些存在都是金浪門的鐵杆支持者。

村子裡的鄉老是金浪門的中層,年輕人出村基本上都是為金浪門當普通幫眾,村民種的糧食多半是金浪門負責賣出。

依著這些村子,輻射到了更多的村子願意隻給金浪門供貨,其中甚至包括了一座縣城,都是金浪門的勢力範圍,他們以這些地方為根基,在廣陽城占據了一席之地。

這些算是背景。

糧盟的二十幾個勢力,各自占據一些糧食產能,少的一年隻有百萬石,最多的一家是個家族,叫做廣陽張家,產量有接近千萬石。

二十幾家加起來的總產量,約莫在五六千萬石左右,足夠廣陽城一年所需,還有些富餘。

而廣陽張家,就是那立柱之人。

之前李啟在廣陽城看見的二十丈巨柱,上麵刻著一萬隻蝙蝠,名為“萬福來朝”的那個,就是張家立起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