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做好一個安排。
那麼,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張瀾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麵對不可力敵的對手,那最好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齊心協力,如此才能尋到那微不足道的勝算。
正劍宮弟子常常聚集成軍,在吞天妖巢內部四麵開花,像是行軍蟻集群一樣到處蠶食妖巢中的妖魔,所以對於團隊合作,分工執行得心應手。
可謂是獨行是俠,聚能成軍,並非全是單打獨鬥的江湖人。
此刻既然有人擔當了軍師之責,那麼他就該做好執行者的任務。
所以,在繼續聽完李啟分析和要求的事情後,他領命而去,速度飛快,甚至都沒問李啟要報酬之類的東西。
正劍宮弟子,行俠義事,何須其他理由?
妖僧禍國,一州百姓數以千萬計,全都因他而暴露在吞天妖巢下,足可見其惡劣。
除掉此人,方為大義!除此人者,才是大俠!
所以張瀾毫不猶豫的就參與到了對抗七品強者的行動。
哪怕他其實知道一件事,若是失敗的話,李啟多半有保命的手段,但他卻大概會真死。
死則死矣,舍生而取義的事,做得少了嗎?
張瀾豪氣十足的離去。
李啟則在後麵,目送張瀾離開此處。
那麼,所有的準備都已經安排好了。
就等翻臉了。
————————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
眨眼之間,已是一月過去。
李啟的分神基本深居簡出,隱藏在後麵,像是蜘蛛一樣,慢慢的,慢慢的,編織出一張張大網。
他的觸須蔓延至整個廣陽,不止是廣陽城,還有其他的縣城,乃至於荒郊野外,都開始被他納入掌控。
而除此之外,他的本體那邊,解析完畢的魔頭已經有三十六頭了。
這天,李啟正在繼續解析魔頭,並且開發對應的法門。
眼前是龐然複雜的魔念,這些魔念就好像人的思維一樣,在隨時隨地的變換。
非常的複雜,比大部分術法都更加複雜。
就好像是一大串亂碼,每當解析者覺得自己找到了關鍵,最後卻隻能發現那隻不過是魔頭的又一個誤導罷了。
如果你沒發現那是誤導……
那恭喜你,魔念就會悄無聲息的鑽入你的念頭裡麵,你甚至都無法察覺。
解析魔頭,就是這麼困難而且危險。
也難怪禪智和尚都拿這些魔頭沒有辦法。
解析這些魔頭,就好像麵對天空中繁複的星辰,好像並不存在什麼核心一說,每一個地方都是核心,和其他地方聯係在一起,編製成了一張燦爛的星空,根本無從下手,似乎隻要觸動其中一點,就會滿盤皆崩。
不過,對於這種事,他已經得心應手。
真知道韻的解析,然後他再借助巫道法門開發出克製之法,對常人來說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他一天五六個時辰就能解析完一隻魔頭。
“第三十七隻,最後一點。”李啟將第三十七隻魔頭丟在一邊,然後站了起來。
他就像熬了一個月的夜,眼珠充血,血管鼓脹,麵容青紫,看著像是害了什麼大病一樣。
沒有辦法。
接觸這些魔念,要真說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他倒是可以利用那一縷天魔道韻把魔念驅散,但那說不定是引虎吞狼。
狼是沒了,那老虎怎麼處理呢?
處理完了這一隻魔頭。
李啟開發完了克製這個魔頭的法門,然後一如既往的來到了樓上。
禪智和尚還是坐在原地,看見李啟來了,睜開眼睛。
他目光溫潤,聲音柔和,很親切的對李啟說道:“小友又完成了哪一尊魔頭的解析?”
這和尚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實在是因為這些天,他的情況恢複的太多了。
三十六尊魔頭已經可以被鎮壓,隻要他隨時隨地都運轉起三十六種不同的法門,就可以隨時隨地鎮壓這些魔頭。
這讓禪智和尚壓力大減,因為魔念而久久被壓製的修為甚至都有些鬆動了。
不過,李啟獻上的法門還有些問題,那就是這些法門各自獨立,運使的時候才能壓製,也就是說,需要他隨時隨地都分心來運轉不同的法門。
如果等到一百零八法門都研發出來,那麼禪智和尚就需要同時運轉一百零八個法門才能壓製。
這大概會占用他半成的修為,還會令他分心。
但隻要打穩根基,等到突破六品,這些魔念都不是問題。
隻要能夠緩解七品時候的問題,禪智就已經很滿意了。
果然,比起那些巫蠱之術,還得是巫道正統才擁有這種能力。
自己運氣運氣好,能夠遇到一位巫神山的正統傳人路過這裡,雖然他已經隱藏了起來,但終究逃不過自己的法眼。
這才一個多月,已經三十六個魔頭。
最多一年,自己就可以恢複正常,重新穩固修為,打實踏足六品的根基。
事關自己的道途,禪智和尚當然對李啟親切無比,除了不準走之外,基本上算是有求必應。
不過,雖然如此,每次李啟演法的時候,他都會認真分辨。
李啟絕無任何可能在法門之中摻雜私貨來害他。
雖然他不懂巫道,不能平衡魔念,但分辨法門具體是什麼作用還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李啟拿他沒有半點辦法。
而李啟這邊,走了過來,說道:“大師,這次解析的是殺念魔,其代表的是內心不斷重複的殺意趨勢,壓製的法門已經製成,請大師觀我演法。”
禪智立刻正襟危坐,端看李啟。
李啟也開始演法,展示如何壓製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