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凝也知道這點。
她現在修為未愈,擅長的戰鬥也派不上用場,巫神山不缺她這麼一個打手。
老實講,沈水碧作為研究型人才,價值比她高得多。
可現在,讓沈水碧去做研究,提供價值去還債,就是在燃燒她的性命。
她已經不是長生者了。
但這時候,陽凝突然想起了什麼,她馬上說道:“對了,你是不是還護送了一個巫神山公子回來?此事若能運作的好,說不定你就可以從他那裡得到暫時延緩你傷勢的辦法!”
不過,沈水碧連聽都沒聽完,毫不猶豫的就搖頭否決:“不行!”
這還是她和陽凝對話以來,第一次用‘喊出來’的方式說話。
哪怕是之前的反問,她其實都是淡淡的語氣。
“為何?”陽凝疑惑。
說道為何,沈水碧卻語塞了。
對啊,為什麼?
現在是羅浮山生死攸關的時候,靠自己的人際關係,去找人幫忙,簡直天經地義,不管什麼人都不可能來指摘。
但是……她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行。
不行,不能,她不想去找李啟,雖然她知道李啟肯定會幫自己。
但越是這樣,就是越不想。
“李啟才八品,找他也沒什麼用處。”沈水碧搖頭,生硬的說道。
“我不是小孩子,我自有決斷,此事不用多說了,你去療傷,然後幫我通知一下梅婆婆,我去整理一下法門道脈,各自做自己的事情,等娘娘蘇醒。”
她不等陽凝恢複,站起身來就準備離開。
陽凝冷冷的說道:“等娘娘蘇醒?蘇醒乾什麼?讓她一醒過來就看見你真靈衰竭,馬上就要老死嗎?你能活到娘娘蘇醒嗎?!”
沈水碧沒說話,隻是徑直離開。
她無言以對。
現在這些擔子很多。
但她既不想讓娘娘來承擔,也不想讓李啟來承擔。
不過,擔子總得有人來背,不想讓彆人來,那就自己扛起來吧。
連一身修為都剮下來了,其他的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陽凝看著她的背影,雖然氣急,卻無可奈何。
沈水碧不是小孩子,她自有自己的考慮。
陽凝算什麼?有資格幫她做決定嗎?
沒有人可以幫另一個人做決定。
逐道之路,隻有自己能走,這是所有修道者入門的時候就知道的事情。
自己選擇的路,就隻能自己走下去。
有同道,那就是萬幸。
——————————
而在另外一邊。
時間很快過去。
整整兩天,李啟才熟悉了自己新的力量。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學習新的術法和神通,填充自己。
等這些都做完了,就可以去嘗試觸摸七品的門檻了。
但這些事情,李啟準備留在去唐國的路上去慢慢學。
老馬還在沉睡,不過老師說了,不礙事,這是他的機緣,讓他睡。
七品的虺龍氣血,可不是那麼容易吸收的,估計要一個月以上。
所以李啟安心的花了兩天,一點一點穩固了一下暴漲的修為,順便聯係了一下唐國那邊,找鴻臚寺確定了一下留學的事宜。
然後,他就迫不及待的去做大事了。
什麼大事?
當然是去找沈水碧。
卻見李啟立於師尊的洞府外。
也不知道老師是從什麼地方拿來的,反正是給他搞了一套很華麗的衣服。
李啟平時穿的都很素淨,基本上都是純色服裝,不過今天他還是穿了身好的。
白紗綢裡,石青片金緣,冠上綴黑狐絨。
布料則以天蠶食烏桕葉者所織之綢緞,上繡花紋,隱有暗龍,後背繡拱璧漢瓦,如玉山之映人。
履玄瓊鳳文之靴,配交金之鉤。
下墜一玉佩,青綃絲係之,玉鑲在一件翠藍紋金箍,懸在身旁。
乍一看去,俊朗通悟,儀止溫恭,除了皮膚有些黑之外,完完全全就是一派貴公子的樣子。
如果有識貨的人來看的話,就可以察覺這些東西的價格。
衣服是頂級的八品法寶,玉佩是七品護身異寶,玄瓊鳳文靴是八品行路法寶。
都是一頂一的寶貝,每一件價格都遠超李啟沒經過鍛造的八品金氣,而且正好適合他用。
至於腰間的交金之鉤,裡麵就是八品金氣,尚未鍛造,隻是藏在了劍鞘裡。
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黑了,導致有些跌份兒。
沒辦法,當了三年纖夫,那段時間裡,皮都曬掉了幾十層,風吹日曬的,這膚色一時半會是改不了了。
想長回來,少說再來三年吧。
李啟也不準備依靠術法來強行改變膚色,沒有必要,順其自然就好。
李啟準備好了。
他深吸一口氣。
躬身拱手:“老師,我準備好了。”
卻聽見洞府之中傳來了祝鳳丹的聲音:“準備好了?你可知道你要準備什麼?”
祝鳳丹沒和平時一樣大喊大叫,而是出現在了李啟的麵前,語氣平和的問道。
“知道。”李啟點頭。
他當然知道自己要準備什麼。
“你可知道,上頭可說了,不許咱們擅自乾涉打擾羅浮山的人,免得顯得我們不講道理,你這上去,可就有種逼迫彆人下嫁的態勢了,到時候彆人怕是要說你霸道貪婪,強娶美色了。”祝鳳丹問李啟。
李啟再度點頭:“我知道,隻是……這便是我的‘少年意氣’吧。”
聽見李啟的這個回答,祝鳳丹肆意大笑!
沒錯!
少年意氣!
他想要聽見的就是這個。
這樣的李啟,才能夠繼承他的道途。
之前那個穩重仁厚,略有機智的老實孩子可不是他最初看見的李啟。
祝鳳丹是什麼時候升起收徒的心思的?
他最初去百越,是因為他起的大祭,以此為根基進行占卜,得到了外道大吉的結果。
所以他才去百越,略施手段,找到了外道之物和外道之人。
本來隻準備看看到底是怎麼個大吉法,所以一路看著。
但是卻看見了原本一個纖夫,奮力反抗,暴起殺了十幾人,然後把功法交給幫派的人,自己亡命天涯。
他當時就起了興致。
然後繼續觀察,卻借此直接找到了羅浮山的殘餘,甚至有可能順藤摸瓜,摸到藏匿起來的羅浮娘娘身上。
這就是大吉的應驗所在?
那再看那個纖夫李啟。
外圓內方,對外圓滑,但也有操守和堅持。
最關鍵的是,保持這些的情況下,他還能有一口江湖意氣,為了幫派存亡,敢於殺人亡命,為了幫眾背下血債,獨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