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開考(2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8336 字 11個月前

在長久的曆史中,占據絕對優勢的一直都是武力。

畢竟武力有著至關重要,而且無法取代的作用。

但是時代總會發展。

起初,那些隻會廝殺的修行者在麵對這些學者時,表現的不屑一顧,因為數學不能讓你從山賊的刀下跑掉,知道冰什麼時候會凝結,雨為什麼會落下,也不能讓你擊倒你的敵人。

但是時至今日,早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

李啟備考結束,又美美的睡了一覺。

起床之後他還在床上躺了一會,通過終端和沈水碧聯係,看看她那邊的情況。

這才幾天,自然不會有什麼大事發生,沈水碧那邊一片安穩,她還布置了一些陣法作為掩蓋和防禦,做好了和人遠程鬥法的準備。

至於天命之子,倒是也有了點眉目,但還是太年輕,沈水碧暫且不準備露麵。

一切都井井有條,沒什麼意外。

聊了一會,各自安好,李啟也就放心的將終端關上,然後前去考試了。

很快,他獨自一人來到考場。

因為在床上賴了一會,所以此刻的考場已經是人山人海。

有種高考考場的感覺,而且還要更多。

考生不多,也就幾千人,但是隨行家眷,看熱鬨的,媒體,還有各路人士加起來,恐怕十來萬打不住。

太學考試是大事,報紙和各路媒體都很樂意報道,所以圍攏的人多。

大家都知道,能考入太學之人,未來必定步步登天,很快就能成為大人物。

雖然在長安也算不上多大就是了。

長安這地方,高品修士的密度大的嚇人,路邊隨便逮一個都是九品修為,八品以上的滿街到處亂跑,七品的少見一點,但也到不了千裡挑一的地步。

隻有到了六品,才算是稀少,但新聞報紙上也隨時都能看見,民眾也不覺得有什麼稀奇。

實際上,報紙上天天都能看見三品四品們的新聞報道。

這也讓民眾的心氣高了起來,不過也隻有心氣高了,該不入品的,還是不入品。

就好像一個普通民眾,天天看見這個高官,那個顯貴,罵一罵天王老子,點評一下帝王將相,好像都不覺得有什麼稀奇。

不過出了門,彆說點評帝王將相了,能搞定小區保安,拿捏得住自家物業,就已經算是頂有能耐的了。

腦子裡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李啟沒什麼壓力的用終端確認了身份,從人群中脫身而出,在一堆人的目光裡,從圍觀群眾的行列踏入考生隊伍。

考生裡也姿態各異。

有的還在臨時抱佛腳,抱著書使勁兒啃,或者在不斷鑽研功法,試圖讓自己的修為更加精深。

有的胸有成竹,似乎十拿九穩,和旁邊的人談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那麼穩妥。

有的戰戰兢兢,冷汗涔涔,李啟看著都怕他心臟病死在考場裡。

有的看似無事,哈哈大笑,實際上手指顫抖,腳步虛浮。

還有的閉目凝神,全神貫注,隻是時不時看一眼外麵圍攏著的家人,然後繼續開始做準備。

考場前的世間百態,不遜色於醫院之中。

李啟當然無所謂。

對他而言,太學的考試隻要不是故意刁難,那問題不是很大。

當初他還好奇過,為什麼自己舉行儀禮,希望神祇回應的時候總是能得到回應,根本不像書上說的那麼難。

現在他已經明白了原因。

沒什麼特彆的,純粹因為他是天才而已。

修行一年就入品,這種戰績已經能嚇死很多人了,李啟到現在才修行三年多一點,已經八品,隨時可能突破七品。

哪怕是在巫神山公子內部都算是出類拔萃的,達到了眾多大巫交口稱讚的地步,考個太學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隻要題目彆太離譜就是。

這點李啟也沒吹牛,實際上,巫神山公子的含金量比太學學子要高許多。

太學學子,雖然人數已經很少了,但實際上也能達到一年入學一個的程度。

看起來少,積年累月下來可不少了,唐國在太學讀過書的官員,上上下下點一遍,說十萬個人都少了,這還不算那些沒去當官的。

但巫神山公子,一般來說一位大巫隻有一個弟子,偶爾會有兩三個,極少數情況下才會超過這個數量,而且並不擴招,多數一生就隻有一個徒弟。

這數量自然低得多了,質量也就隨之上去了。

不過也算是一種策略吧。

太學學子雖然數量稍多一些,但產出穩定,基本沒什麼運氣成分,而且數量多了,其中自然也會有出類拔萃者,比如之前的柳君逸,甚至可以一個人同時在學識和戰力上對抗三位公子聯手而不落下風。

巫神山公子數量少,全是精英,光李啟熟悉的博嶽,言客,鐘明樓這三個,拿到什麼地方去都是天之驕子。

時間一點點流逝。

大概一刻鐘之後,隨著鐘聲敲響。

李啟等人魚貫而入。

考試開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