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騎看著四周的蠻兵。
穿著獸皮,拿著自製石器,大棒,以及簡陋的甲胄,但是身體比李啟的兵員更加強壯,也更加魁梧。
她和李啟的關注點不一樣,她不在乎這個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九品,也懶得管背後的原因,所以她一來問的是這個洞天的格局。
從這些人口中,她知道了這個洞天不過方圓千五百裡大小,相當的小,總人口在兩百萬左右,分成南北兩國。
南國種植五穀,農耕為生。
北國放牧牛羊,遊獵為生。
還真是……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配置。
既然如此,那麼後續的事情自然也能猜得到了。
籌集輜重,做戰前準備是第一課,後麵的課程肯定是要親自帶兵,嘗試將兵家法門應用在實際中。
李啟剛剛那種敷衍的態度讓她很不高興,雖然不能打他,但可以在課程上將其折服。
若是能讓李啟欽佩於她,想必再問祭酒講道傳法之事,李啟就不會推三阻四滿口敷衍了。
李烈騎打著這個主意,同時開始征收糧草。
——————————
幾乎是與此同時,李啟也開始了自己的征收工作。
這是對統籌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驗,當然不可能讓李啟自己去征收,不然就這麼點距離,他一個人拿著芥子袋跑一跑也就解決了。
但那沒有意義,這是考驗統籌能力,又不是考驗神通。
統籌能力的體現是,將這一切放大,把這個洞天擴展成一整個世界群,李啟手下擁有一群擁有域外旅行能力的六品,他依然可以做出最優解,而不依賴神通。
這也是兵家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人道最擅長的事情。
統禦眾人,不需要自身有多強,隻要能力足夠就行。
單獨一人,智慧不敵神通。
若是眾人齊心,神通在大部分情況下不敵智慧。
甚至於,李啟隱隱意識到,或許這樣的統籌能力,就是人道所有官位的‘道基’所在。
真是,越是了解,就越是心驚。
難頂。
不過也不用自己去頂就是了,天塌下來有巫神山扛著。
自個兒還是先找找當前的情況吧。
李啟很好奇,如此高的九品率的原因。
以及……這個洞天背後能夠觸動真知道韻的東西是什麼。
本來他隻是想要熟悉一下兵家之法的,但這兩個東西下來,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來自巫覡的冥冥之感讓他覺得這倆東西有大用。
那就不得不繼續上課,爭取在這個地方多待一會了。
征收的命令隨之布置下去,一重又一重。
與此同時,洞天之外,那位當做老師的遊騎將軍感受著不同桌子的成績。
每一張課桌都是一個洞天,不過基本上都一模一樣,分成南北,用來幫助學生們練習帶兵和統籌的方法。
之所以那麼相像,是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洞天切成了這麼多份兒而已。
每一個人的統籌都在他的腦子裡浮現。
五品的思維能夠處理極大量的數據,哪怕是同時觀察幾十個學生的對數十萬人的布置也是輕輕鬆鬆。
“嗯,這三個人,有點意思。”這位遊騎將軍感受到了不同人的布置。
然後,他開始打分。
第一個學生,名字叫,張麒。
到現在為止,安排了三萬民夫,將其分成了三千支隊伍,為他們規劃了詳細路線,分成了不同小隊,在不破壞民生的情況下,運送恰到好處的物資。
做的不錯,乙中。
他在表格上給打上評分。
就在他打分的時候,旁邊有一些旁聽但沒有上課的學生也在關注打分的情況。
太學每一堂課都會有人旁聽。
一些是老生,一般是來等熟人,或者看看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這門課的。
還有一些是雖然考不上太學,但得到了旁聽資格的人,這對他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哪怕是旁聽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這堂課也不例外。
看見了這位遊騎將軍的打分,下麵旁聽的人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了起來。
“這般安排已經趨近完美,怎麼才乙中?”
“一個時辰內分配了三萬人的不同路線,這而且對普通民眾負擔不大,沒有讓一個地方承擔過多的輜重,路線安排也很合理,沒有繞路,基本上都是最短路線……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了才對。”
一個時辰不到就設計出了如此這麼合理的規劃,才乙中?
旁聽的眾人有些不太理解了。
隻有那些老學生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
但遊騎將軍卻並沒有回答他們,而是繼續往下填成績。
乙下。
丙上。
丁下。
乙中。
一個接著一個的成績被寫出來,下麵的人開始還議論紛紛,後麵就乾脆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麼。
因為……
哪怕是在他們看起來完美的布置,在這位遊騎將軍眼中似乎都不算什麼,接連打了三四十個分數,結果居然一個甲都沒有,最好的也才乙上。
而乙上的那個,已經讓他們驚呼居然還有這種操作,自己這腦子怎麼也想不到居然還能這麼玩兒。
拿到乙上的那人,經過嚴密計算後,花了半個時辰教那些士族列陣,用自己的陰陽家之法,引動原本就有的一處地脈裂口,四兩撥千斤,崩塌了一座山脈,讓兩條大河溝通在了一起。
在自己沒有任何力量參與的情況下,半個時辰內僅靠這些士兵自己的力量,早就了一條運河,讓運送輜重的效率翻了三倍不止!
然而就這樣的操作,居然才乙上?
那什麼人才能拿到甲級評分?
評分繼續,眾人已經知道,拿不到乙的評分的,已經被刷下去了。
之後就沒有必要來上兵家課了。
這些旁聽者感慨著太學的嚴格,同時又更加期待著後續的評分來。
誰能拿到甲?什麼水平的人才能拿到甲?
又等了一會,所有旁聽者都昂起了腦袋!
第一個甲,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