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祝鳳丹的洞天之中,李啟正在裡麵和老師久違的聊天。
在祝鳳丹提出問題之後,李啟立刻答道:“遇到了一些問題,想要來請教老師。”
學生請教老師,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噢?你這麼聰明,我還以為在七品你不會遇到問題呢,說吧,什麼事。”祝鳳丹問道。
“我,為什麼是我?”李啟提問。
這是李啟最疑惑的問題。
我之為我。
這根本說不清。
“這個問題啊……嗯,我想想該怎麼說啊,現在和你說這個有些早啊,和你說,你也很難理解,甚至可能把你誤導,搞的你之後出現彆的問題。”祝鳳丹的頭顯得有苦惱。
而且,他的手還在十米之外撓著什麼,看那個東西,他應該是想撓頭。
可惜現在他做不到。
不過李啟看得出來,他的苦惱是真的,祝老師是真想撓頭。
因為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說,如果直接告訴李啟,那問題或許會更大。
一個不好,李啟理解岔了,或者提前知道了什麼,導致提前發展,進而影響到之後的道途走歪,搞不好就是一條斷頭路。
道途這種事,一步踏錯,步步皆錯啊。
走錯之後再想改的代價太大了,不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大能者選擇轉世重修?
實在是積重難返,乾脆自我了斷,重新來過。
祝鳳丹苦惱了一會,那顆頭飛了起來,晃了晃:“但是,你也是有分寸的人,現在你這麼問我,肯定是心裡有數是吧?你去見了巫神,他肯定也會對你提出這方麵的建議。”
“老師神機妙算。”李啟拱手說道。
“既然這樣,那我也不給你把話說死,說幾個猜想吧,切記,這些都是猜想,沒有一個是可以相信的,他們各自之間互相矛盾,互相衝突,隻能給你作為啟發用。”
聽見祝鳳丹的話,李啟盤腿坐下,然後拿出紙筆,認認真真的聽講,準備做筆記。
李啟當然明白。
在悟道的過程中,本身就會有這種事情,你會發現,你在不同時間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會發生完全的偏轉。
而且,兩種觀點,似乎都能說得通,如果用在修行中,也能發揮出不同的效用。
所以才說道途凶險。
九品的時候,好用的想法被采納了,到了八品,可能這個想法就會成為桎梏的一部分,而且你還不知道,隻會發現修為開始停滯,卻死活找不到原因。
這時候,有個好老師指點一句,勝過自己努力十年。
祝鳳丹則開始第一次發揮老師的作用,給李啟講了起來。
他沒有用講道所用的道音,那種神通是用來講述極其複雜而成體係的知識的,可以在一個音節中濃縮大量的信息。
他今天要教給李啟的並非是那些東西。
今天他要說的,僅僅隻是‘猜想’,一些類似閒聊一樣的話。
隻做啟發,絕不做任何實質性的教導。
因為這種東西,祝鳳丹的想法或許對他自己來說是對的,但說給李啟聽,李啟用了,搞不好這輩子就毀了。
祝鳳丹思索了一下:“假設啊,我是說假設,有大能者以自己的神通,創造了一個一模一樣的你,那這個人,是你嗎?”
“不是。”李啟立刻說道。
不管是從直覺還是思考上,雖然兩個人一模一樣,但很顯然不是一個人。
“沒錯,當然不可能是你,因為哪怕再像,這也是兩個獨立的物質實體,殺死其中一個不會影響另一個,你們兩個思想也不相通,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一模一樣的身體,不是我之所以是我的必要條件。”祝鳳丹侃侃而談。
李啟在下麵奮筆疾書。
祝鳳丹接著說道:“這兩個肉身雖然相同,但是,你們是獨立而自在的實體,是有本質性的東西,互相之間的獨立存在性不需要依賴彆的事物。”
“那麼,把這個假設再極端一段,當創造了一個一模一樣的你之後,你的各個方麵,包括想法,記憶,感受,和原來一模一樣的,然後徹底毀滅掉原來的你,這時候,這個新的你,還是你嗎?”
麵對這個問題,李啟思索了一下,然後回答道:“對其他人來說,他是我,但對‘我’來說,他肯定不是。”
祝鳳丹的頭點了點:“沒錯,這時候就又分出兩個問題來了。”
“第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的其他人眼中的你,未必是真的你,而真的你,又未必能為其他人所認知。”
“所以……?”李啟有些疑惑。
祝鳳丹再次強調:“不要問所以,‘所以’是你自己得出來的,我隻說這些東西引申出來的疑惑,其他自己想。”
然後,他接著說道:“現在說第二個問題,即:既然物質身體上的完全相同,但是因為是兩個不同的實體,不具備時間和因果上的連續性,因此可以得出,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其實並不同這個結論,如此得出了他其實不是你,這麼一個反證。”
“那麼,如果再繼續極端一點,我們拋棄**這個實體,現在你的腦子裡,出現了另一個人格,這個人格和之前所說的一樣,他擁有你的一切想法,一切記憶,和你沒有任何的區彆,愛你所愛,恨你所恨,懂你所懂。”
“那麼,這個第二個人格,他沒有**,他隻是突然出現的另一個意識,現在,這個人格殺死了原本你的人格,悄無聲息,也沒有任何痛苦的掌控了你的**,那麼,他還是你嗎?”
這個問題要稍微刁鑽一些,李啟再度陷入沉思。
如果說,**是因為有**的實體存在,所以無論如何都能清晰分彆出兩個實體的區彆,因為二者沒有時間和因果的連續性,獨立而自在的存在的話……
那精神呢?
如果精神也產生了這樣的變化,那是否說明和**的物質實體一樣,存在一個精神實體?如此才會有‘兩個’精神。
有了這個精神實體的存在,所以精神和意誌才能夠被判斷,因為精神實體和肉身實體具備同樣的性質,都能夠被時間和因果的連續性進行統一?
這個精神實體,不可能是神魂,因為神魂是切實存在的物質,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意識,神魂承擔著一部分思考的職責,是這個世界肉身的一部分。
因為不是神魂,所以精神則更加玄妙,卻依然是可以分辨的實體?
就在李啟思考的時候,祝鳳丹卻也沒有停下來。
他繼續說道:“如果理解了以上兩步,那麼我們這一次更進一步,現在你失憶了,失去了一切的記憶,然後,這樣一個和你失憶前一模一樣的人格出現,那他是不是你?你又還是不是你?”
李啟的思考被中斷了,他腦子亂了。
如果說,精神具備實體,那麼這個實體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的呢?
答桉很顯然,想法、記憶、感受、偏好,這些才是精神存在的特征,因為除了這些之外,人根本無法證明精神的存在。
隻有想法、記憶、感受、偏好,這些東西才能證明精神實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