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她其實不知道……
李啟押注比她更多,麵對的東西比她更恐怖。
她麵對的不過是一個大儒名士,而李啟麵對的,是他化自在天魔。
而且,呼喚祝鳳丹的名字不僅不會有任何反應,甚至連護道人都叫不出來,李啟壓根就沒有護道人。
不過無論如何,李啟注意到,她的修為都有些散亂了,散發出了強烈的壓迫感,幾乎讓李啟窒息。
物理上的窒息。
至於心理上的窒息感……說實話,五品還不夠,雖然五品一根手指就能碾死李啟,但李啟見過的大老太多,所以在心理上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優勢。
了解到了這點,李啟強迫自己長舒一口氣。
這很難做到,因為在對方散亂出來的氣勢裡,李啟的喉嚨就像是被什麼東西掐住了一眼,他不得不鼓動修為才能完成一次歎氣。
於是,麵對著緊繃麵皮,不發一言的淩霄花神,李啟繼續鼓動修為,拉扯著聲帶說道:“彆把我當成催命符,國主,我是來幫你的,你可以把我當成朋友。”
“我們之間不一定非得是交易,而是互相幫助,你幫我解決麻煩,我也幫你解決麻煩,這樣可以少掉很多麻煩,而什麼都不會損失。”
李啟規勸道。
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儘可能用語言解決問題。
畢竟,天眼通的秘密對他來說很重要,而重返唐國,對淩霄花神來說也很重要。
“那這樣吧。”淩霄花神似乎終於察覺到了自己的失態,她收起了自己無意散發出來的氣勢,穩固了一下修為,重新恢複了平靜。
她恢複平靜之後,說道“我會帶你去見尊佛山豐德寺的高僧,向他們引薦給你,但能不能問出緣由,那就得看你了。”
“同樣的,你要給我傳信,能不能成,我也不指望你,那是我的造化,公子以為如何?”
“妙極,那就如此吧,大家隻是舉手之勞,誰也不礙著什麼。”李啟立刻點頭。
淩霄花神隨即說道:“那就這樣吧,你先去尊佛山,然後我們一起去長安,互相不問對方境況,隻做約定好的事情。”
“好,不過……”李啟伸手。
“憑證在此,去尊佛山,他們自然認得。”淩霄花神從自己拔下一支簪子,遞給李啟。
簪子是木質,似乎是花木之莖所製成。
“多謝國主,那我最多七日便回,屆時我會帶你去尋柳參之。”李啟點頭,也不耽擱,直接走出了門。
隻是,就在出門的刹那,李啟目光一凜。
他不做停留,飛快的去馬倌那裡領走了正在大吃特吃的老馬,迅速離開了萼州,朝著尊佛山趕去。
一直到離開萼州,李啟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有詐,淩霄花神早就知道我來……”李啟騎著老馬,在內心裡自言自語。
淩霄花神,糾結的太久了,掙紮的也太久了。
這很不正常。
因為,這件事不值得她擺出一副押上身家性命的模樣。
此事不成,無非也就是被趕回百越,那位當初寫詩抨擊她的名士還能追殺她不成?
她做出那副樣子,肯定有彆的原因。
李啟有兩個猜測。
第一個,那一個多時辰的猜想,不過是故作姿態。
如此這般,還要裝作思考的模樣,說明她早就下定了決心,隻是要拖延一二,這本身就代表了很多事情,背後肯定還有彆的東西在指使,隻是做給自己看而已。
第二個,就是那種糾結和斟酌不是裝的,她是真的怕,真的覺得自己押上了很多東西。
那就說明,她押上了自己不知道的賭注,遠比李啟看見的多得多,多到足夠讓她身為五品都心驚膽戰。
反正,在李啟看來,就現在賭上桌的東西,遠遠不夠他露出這副模樣。
老馬不懂那些彎彎繞繞,反正李啟讓往哪兒去,他就往哪兒跑,隻留下李啟一個人坐在馬背上冥思苦想。
不過線索有限,再怎麼思考,也得不出多少結論。
當前的信息,能得到的結論就是,天眼通這件事,應該不是巧合,是有人故意安排給自己的。
果然,巧合的奇遇這種事,隻有那些沒人在意的草根才能遇到。
自己身為巫神山公子,是碰不到巧合的。
好的奇遇,是長輩安排的。
壞的奇遇,是對手安排的。
怎麼可能會讓不知真假不知底細的所謂‘奇遇’撞在自己臉上來……
不過,再怎麼說,這天眼通,總是要去看看。
因為不知道這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在事情揭曉之前,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吧。
這麼想著,很快,李啟就到了尊佛山。
沒多遠,走了不到一天。
以老馬現在一日萬裡的速度,他想要遊遍淩霄國所有的州城,也隻需要幾天時間而已,想當初隻要兩千裡就能走出一州,很快的。
尊佛山距離萼州有段距離,但也不過不到一天一夜就到了。
尊佛山,從外麵看去,沒什麼稀奇的地方,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山頭,有千米來高,方圓四五十裡占地,其中並不幽深,反而住滿了人。
這一圈,全是村子,鎮子,方圓四五十裡,卻有好幾百萬人聚集在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都市圈了。
李啟剛來的時候也覺得好奇,所以下去問了這些當地居民。
原因很簡單。
無他,住在彆處,危險多的很,搞不好就遇到什麼山精水怪,妖魔餓鬼給吃乾淨了,哪怕村子裡有巫婆神漢也難免有失手的時候。
但尊佛山附近,有那些大和尚在,沒什麼妖魔膽敢在這附近作祟,就算真有膽大無腦的,多半也沒什麼好下場。
大和尚們不殺生,所以捉到這種妖魔也不會殺死,而是將其留在山中,以緊箍束頭,讓他們在寺廟中做些苦力,迎客,農活之類的事情,日夜除了乾活便是做功課,學佛法,用這種方法促使他們改邪歸正。
這樣還真有效果,所以寺中護法有妖有魔,有鬼有怪,皆虔心向佛。
如此一來,山下居民對佛法也尊崇無比,日夜香火不斷,還時常湊錢為寺內豎起金身,修繕廟宇,倒也算得上禮尚往來。
而在搞清楚這些時候,也準備登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