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可以鍛煉李啟自己的眼力,讓他知道有什麼東西剛剛沒看見,有什麼東西被忽略了,有什麼異常的氣息能夠被偽裝的不那麼異常。
就好像習題集一樣。
自己做,做完了再看參考答桉對比,這樣一直學習下來,總能提升自己的眼力的。
可惜就是進度有點慢。
自己的眼力提升起來,想要達到真知道韻那種越好幾個品級都能查探出究竟的地步,那真是太難太難了。
不過,這樣比較放心。
如果真知道韻真的出現了問題,也不至於突然從洞察一切的神探變成瞎子。
再說了,還有一點也是屬於他的,彆人搶不走的。
真知道韻隻負責搜集信息,然後灌腦給李啟。
之後的分析,整合,推理工作可都是李啟自己做的,就算以後沒有了真知道韻,這些信息整合能力也是不會丟的。
就是以後背書可能會麻煩許多。
李啟如今的量,不說全靠,起碼三分之二是依賴於真知道韻的,真知道韻將書完整讀下來之後,書便牢牢記在腦子裡了。
若是以後隻能靠自己背誦,所花精力起碼要翻二十倍以上,那時候可就難得多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李啟還是想儘可能保住真知道韻的。
如果能強化就更好了。
強化的辦法,應該就是搜集其他真知道韻。
比如……天魔眼睛裡那一堆。
心裡想著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李啟也對淩霄花解析完畢了。
果然沒那麼簡單,這些淩霄花組成陣勢,護著這佛寺,若是想要強攻進入,便會觸發五品國主布置的大陣。
這豐德寺果然沒有那麼簡單,和淩霄花神應該是有很深的牽連在裡麵。
觀察完外圍,李啟就順著人潮,進入其中。
進入其中,便是大殿。
其中有羅漢一十六身,大士二身,佛陀一座。
大殿之中,光色紫紺,四際儘然,佛像聖容,麗極工思,以香花供養。
毫無疑問,也是淩霄花。
很多虔誠信徒,不斷參拜,然後點燃香燭,供奉在一座鼎中。
那座鼎足有三丈方圓,但其中香灰居然積滿了,可見平時的香火有多鼎盛。
畢竟附近幾百萬人呢,都是信徒,就算沒那麼虔誠,但逢年過節就來一次,那數量也絕對不少了。
李啟也點燃自己的香燭,對著上麵的佛陀拜了一拜。
不是信仰,而是尊敬。
畢竟是佛陀,按照李啟的了解,估摸著也是品的大老,麵對彆人的塑像還是要保持基本的尊敬的。
李啟不了解對方的學說和思想,但很了解對方的拳頭大小。
對拳頭還是要保持敬意的。
插香的時候,再看四周的和尚。
果然,和外界傳聞的一樣。
多是作惡的人和妖魔,正兒八經的科班和尚反而很少,但地位都很高,可以看見時不時就有人前去請教他們。
那些惡人和妖魔也很容易認。
妖魔自不必說,都沒個人樣,一眼就能看出來。
那些惡人,雖然有人的模樣,但一個個凶神惡煞,散發著殺氣,不少人身上都纏著冤魂的氣息。
不過現在,所有的妖魔惡人的頭上,都有一圈緊箍,還有戒疤。
那個緊箍好像是鐵質的,沒什麼特彆的凋飾,就是一圈鐵環套在頭上,乍一看沒什麼稀奇的,就像是個裝飾物,用來區彆僧侶和香客的。
他們在附近迎客,帶路,一個個雖然麵惡,但都和和氣氣,看起來好像真的改邪歸正了一般。
李啟上完香燭,也找到一個妖魔,那是一隻狼妖,長著一個狼頭,身上毛茸茸的牙齒尖銳,目露凶光,爪子好像五把小刀一樣,極為駭人。
不過李啟上前,他卻主動收起爪子,走上前來,施施然道:“施主可是迷路了?可否要貧僧帶路?”
他說話的時候,口中還噴著惡氣,但說出來的話卻很有禮貌。
“確實如此,請護法指點一點,近日長傳的佛凋,是在何處啊?可否讓我觀瞻一二?”李啟如此說道。
“原來施主是為了佛凋而來,倒也是,佛凋之事最近因為一些風言風語鬨得熱鬨,施主有好奇之心也是正常,那就請公子跟我來,路上切莫亂走,當心迷路。”那狼妖如此說道。
聲音粗野,還帶著某種咆孝,似乎在努力壓製什麼。
不過很顯然,這狼妖已經儘可能的讓自己表現的和善一點了。
若是普通人自然要被這狼妖的口氣嚇住,但李啟卻不至於這麼不堪,他隻是點頭:“多謝護法。”
隨即,狼妖帶路,李啟跟上,穿過大殿,準備前往後山。
一路上人來人往,香火不斷,善男信女各自參拜,香燭煙霧繚繞,猶如青雲繞梁,久久不能散儘。
而且這些香燭,燭就不說了,香基本上都是真材實料,用山中草藥,加上粘粉搓成一條而成,燒起來非但沒有那種刺鼻的氣味,反而有種藥香,讓人升起一股醺醺然之感。
來到後山,此處遊客就少了。
雖然山景依然秀麗,巍峨高山,悠悠綠意,偶有獸吼鳥鳴,風聲呼呼,景色彆致。
大家都是來燒香拜佛的,誰想看景啊?
不過尋常山景而已,大家都是山民,說的誰沒看過一樣,大家夥平時都住山裡,趕路的時候早就看膩了。
也就外地人估計會欣賞這種景色。
不過這也是旅遊的意義嘛。
旅遊,就是去看看那些當地人早就看膩的特色。
一路穿過後山,遊客逐漸稀疏,而僧侶逐漸增多,走出十數裡,後來更是幾乎沒有凡人了。
四周,全是修行者。
有妖有人,有巫有鬼,當然,最多的還是豐德寺的僧侶。
跟著這些人一路走,李啟總算到了那佛凋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