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妙原來在這個地方?
李啟萬萬沒想到,他還沒來得及構築什麼覺悟之法,佛門之道,居然先從外表找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既然已經有了思路,那李啟就乾脆坐下,不管旁人,開始自己擅長的事情。
最擅長的,那自然是拚圖了。
他倒是想看看,這佛凋,是不是真有三十二相。
若是真有,那等自己做完,其中奧妙應該更容易被發現。
李啟開始拚湊三十二相。
這一拚,就是十九個時辰。
在第三個時辰的時候,那狼妖就已經告辭離去,去做晚間功課了,畢竟他們早晚功課,白日勞作,夜晚睡眠,都是有定律的,輕易不可違反。
隻留下李啟和一眾修行者,在這佛凋前,或是各自交談,或是垂頭喪氣,或是欣喜若狂,又或是垂頭沉思。
周圍的人來來往往,因為這些修行者一個七品的都沒有。
沒到七品,壽命就有限,幾百歲也就頂破天了,他們大多沒多少時間可以浪費在這裡,實在找不出端倪的,也就走了。
自以為找到的,也迅速離開此處,生怕被人截殺逼問。
而像李啟這樣一坐就是十幾個時辰的更是沒幾個。
這種事情對李啟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對其他連長生都沒做到的修行者來說,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不過這也分品級。
李啟能輕鬆集中注意力,坐上個把月也不累。
那些更高品級的存在,參悟一個事物,動輒幾百上千年,那又是李啟無法觸及的層次了。
且不說那些,李啟參悟了十九個時辰之後,已是一天一夜過去了。
他用這十九個時辰,靠自己的眼力,湊齊了三十二相。
這期間,每發現一相,他就感覺這個佛凋生動一分,其上的佛性,似乎也就越多。
而且,後來甚至李啟發現了三十二相中的八梵音相。
八梵音相,恒以軟語,實語教化眾生。
石頭怎麼可能有八梵音相?
他又不會說話。
可是,四周有徐徐清風傳來,穿過石縫,似有陣陣禪音入耳,讓人心思澄淨,如癡如醉,不知不覺間沉溺其中。
又有手足柔軟相,說的是佛陀的手心腳心柔軟,能除去垢穢,好像隨時隨地都以香油塗之,有慈悲柔軟之意,撫摸人身便能喚醒生機。
這佛凋是石頭做的,當然不會有手足柔軟相。
可是,在李啟上下掃視的時候,卻看見這怪石有幾個好似手足的地方,裡麵蓄滿了土,土壤柔軟,其中生長著一些嬌嫩的翠芽,拚命的借助那一點點土往外生長著。
石頭風化之後,便是土壤,這掌心之土,莫不是手足柔軟相?
諸如此類的東西,好像琢磨琢磨便都有道理。
如此這般,十九個時辰之後,還真讓李啟找到了三十二種,湊齊了三十二相,乍一看上去,還真像那麼回事。
李啟東看西看,之前不得要領,但十幾個時辰的冥思苦想之後,他靈光一閃!
這佛凋!分明就是一個觀想圖!
將這三十二相納入腦中,加上怪石佛凋自己的形態,恰好能湊成一副觀想圖的樣貌!
觀想法,是很多修行法的基礎。
雖然李啟修行的祝書不需要觀想法,但他也了解過,當然不會不懂。
李啟在這方麵自然也有所涉獵,雖然不強,但觀想眼前三十二相的佛凋還是沒問題的。
所謂觀想,就是就是控製自己的意誌,然後模擬其他的事物。
這一步在很多道途和功法之中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的人身小天地一開始是散亂無章的,需要靠神魂來重塑,但普通人的神魂根本連控製身體都做不到。
舉個例子,理論上來說,人做手指操是可以很靈活的,但神魂對身體控製力不足,就會導致做的手忙腳亂,身體不聽使喚。
做個手指操都這樣,更彆說重塑人身小天地了。
所以,在修行的時候,鍛煉神魂和意誌的控製力就尤為重要,而觀想法就可以很好的鍛煉這方麵,並且還能提前實驗構築人身小天地的過程。
觀想那些神魔,日月,仙人,異象,乃至於各類不同的觀想圖,就是在鍛煉自己的神魂。
沉水碧就有一門自創的,很出名的法門,叫做《羅浮奔月觀想法》,其就是教導修行入門者觀想羅浮娘娘奔月,采集太陰之氣的身姿。
這門觀想法之所以有名,就在於沉水碧刻畫出了三品的身姿以及太陰本相,並且還詳略得當,將其中的威壓剔除。
很多觀想圖,觀想時會給神魂帶來極大的負擔,甚至畫中景色還能活活將修行者嚇死,或者讓其沉迷之中不能自拔。
比如魔道有一張有名的《天魔百美極欲圖》,其上畫出了天魔的千百美人化身,觀想成功固然功效巨大,但一個不小心就要連魂都被吸入這張圖中。
但沉水碧這一張圖,將三品以及太陰的威壓給控製的極小,觀想起來負擔不大,功效卻不小,甚至羅浮山不少人從中悟出了不弱的術法來。
畢竟,羅浮娘娘一舉一動皆有道韻,單單隻是模彷便能產生強大的效力,就好似當初大卜的那一枚指紋一樣。
這幅羅浮奔月圖描繪出了她的一分神意,在觀想圖中能算是中上品,在劍南威名赫赫,在唐國也算是小有名氣。
在天下能算中上,這評價可是相當相當高了。
而現在,李啟就是麵對著一副貨真價實的觀想圖。
他之前怎麼也想不到,這佛凋,以三十二相再看,居然能形成觀想圖。
觀想圖這種東西,能夠刻畫的信息量很大,製作難度也極高。
那些下下等的觀想圖,也得耗費無數資糧,再仔細凋琢,畫出神韻來,哪怕畫的僅僅是虎豹山神的東西,但凡人拿到修行,也能觀想出一身山林霸王的殺氣,說不定還能悟出什麼虎形拳之類的功法。
沉水碧的羅浮奔月圖自不必多說,那是有羅浮娘娘一分神意在內的,要是吃透了,單是在道法之中融入這一分神意,就能發揮莫大威能。
而眼前這尊佛像,其中蘊含的東西,似乎也不簡單,其中大概率真的藏有奧妙。
於是,李啟閉上眼睛,開始觀想。
甫一觀想,李啟隻覺得耳畔傳來梵音妙法,隆隆震耳。
其心中突顯歡喜,有妙華放淨光明散寶。
百千天眾,皆一齊欣慶。
無量天女浮在空中,共以樂音歌讚佛。
又有佛語響徹,能除一切煩惱病。
隨即,他的眼前,出現了一尊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