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拉鋸(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9856 字 10個月前

僅僅這一瞥,就帶來了實質性的傷害。

李啟的周圍好像有無數人在用錘子砸一樣,卡卡的裂開。

僅僅隻是注視的目光而已,就已經透過世界壁壘,將四周的山壁壓的開裂。

李啟皺眉,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憶。

昔日在白蛇山,麵對同樣的六品妖魔,熊殺大王,對方那輕輕一瞥,差點直接把他碾成粉碎,泄露出來的一點殺意,就能徹底摧毀他的神智。

不過……如今,早已今非昔比。

他輕輕揮手,召喚出了所有的身中神,除了元神之外,其他身中神皆在身邊浮現。

如今的他,身中山神身高百丈,是岩石堆砌而成的巨人,身姿魁梧,一股壓迫感和氣勢在他身邊急劇增加,同時撐起一道護壁。

水神則是人首蛇身,四五丈長,在四周帶起一條條大河,水氣環繞,若有實質,

日月天神各自懸浮兩側,平衡陰陽之氣。

至於李啟的元神則端坐身體中心,卻見周圍的天地逐漸朝著李啟的人身小天地靠攏,

巫覡的常用招數,用自己的人身小天地取代周圍的大天地,以達到四周都是自己的‘領域’的效果,讓自己強一點,讓對手弱一點,一來一回就拉出了不小的優勢。

雖然一般情況下,用出這招也沒什麼用。

畢竟巫覡近身實在是太弱,李啟到現在被近身也是被人一拳砸飛的命,就連沉水碧的體術都不如。

道門雖然近身也不強,但也是有劍術和拳術的,而且還有太極拳這種極為高深的拳術,並且也有金光咒,大力咒這種強化法門,甚至九字真言之中也有強化肉身的秘咒,所以道門修行者雖然一般不會選擇去肉搏,但真要打起來也很猛的。

就在剛才,沉水碧還衝到了吞天妖主麵前,給了他一記猛的。

巫覡則不然,他們連這些都沒有,可謂近身之後隻能全靠聰明才智了。

但李啟似乎並沒有因此而害怕,麵對著綠山神的疑問,他用身中神護住自己之後,笑笑回答:“山神很怕這裡有其他人嗎?”

“這次可沒有綠山國主幫你了,油嘴滑舌的後果可是很嚴重的,”綠山神看著李啟,眼神冷漠。

七品而已,還敢造次……

真當他是什麼東西了?巫神山公子嗎?還是太學高門?亦或者西天佛子?

開玩笑,等到破開這世界壁壘,就將他抽筋拔骨,投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敢將自己的寶貝兒子道途斷了,合該如此。

殺了都是便宜他。

“山神看起來對我意見很大啊,你就敢保證綠山國主現在不曾到來?”李啟反問,故布疑雲,

誰知,綠山神聽見這話,反而哈哈大笑起來,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哈哈哈!

果然是虛張聲勢!

他早就花了巨大代價,請其他國主和吞天妖主出手,給綠山國主造了個大麻煩!現在的他定然焦頭爛額,不可能有機會來這裡對他出手,

綠山神豈能不知自己有個死對頭叫綠山國主?自己來到域外冒險,還能一點準備都不做嗎?讓自己的仇人不可能趁著這個時候追過來,是綠山神出門準備中的第一件事。

所以,他可以斷定,綠山國主必然不在這裡!

這個叫李啟的年輕人,是在虛張聲勢!

於是,他哈哈大笑,不再理睬李啟,而是對其他妖魔說道:“哈哈哈!小的們,繼續布陣,給我撕開世界壁障!裡麵我的信徒已經準備好了!”

畢竟是六品的世界壁壘,沒有那麼脆弱,在天道反抗的情況下,他很難直接侵入,

這就是世界壁壘的作用,這玩意兒可不是放著看的。

李啟看見對方不和自己聊了,也不再多說什麼,他緩緩的看向下方。

下方,有一堆聖焰界的‘官員’。

都是嘎嘎的下屬,是他治理轄區的官員們。

這也是李啟早就做好的準備。

叫他們來,主要目的是為了進行一場祭祀。

李啟對這些人發號施令:“俱南方,守官設文武侍臣排次!”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相向,每等異位,北向道南,武官將領以上,西北朝集使於武官之西,文官又於其西,俱重行,每等異位,北向東上!”

李啟大聲吼著,對這些官員發號施令。

官員們都不理解李啟這樣做是為了什麼,但沒有人耽誤,迅速按照李啟的吩咐,各自動身,

他們都是能當管理者的人,基本的智慧和理解能力還是有的。

他們在幾天之前接到了嘎嘎大人的命令,讓他們前來聽人的指揮,說是‘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質疑。’

最初還有人覺得這命令很奇怪,但嘎嘎告訴了他們關於仙人爭鬥的事情。

於是這些人就都安靜了。

而現在,更是沒有人會質疑李啟。

所有人都親眼看見了天上的異象,以及李啟身上那恐怖的威壓。

對這些人來說,李啟的力量也是不可企及的。

光是那些身中神,就足以輕鬆碾壓這個世界所有的活物,包括那位六品重傷的聖王,都不是他的對手。

這是遠超聖焰界土著們想象的力量,所以他們不管身份在聖焰界多高貴,都不敢多說什麼,隻能跟著走。

李啟再度喊道:“合祭天地於圜丘,繼續!”

這些官員繼續上前,按照之前李啟的培訓而行動。

奉上牲脅,圭璧,俱奠燎薪之上。

蒼牲既已燔矣,所以更加騂牲,充其實俎,加為二犢,深乖禮意。

再看祭壇之上,已經立了圜台,廣五丈,高九尺,土色各依其方。

又於圜台上起方壇,廣一丈二尺,高九尺,其台壇四麵各為一陛,玉版長一尺三寸,廣五寸,厚五寸,刻牒為字,以金填之,用金貴盛。

“獻祭品,當封處大小取容寶盒,深二寸七分,皆有小石蓋,製與封刻處相應,以檢擫封印其檢,立於旁當刻處,為金繩三,以纏石,各五周,徑三分!”李啟在一旁命令道。

這些高官馬上又和工蟻一樣,仔細的搭建起來。

他們完成了這一步之後,李啟也繼續指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