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道長途第四百六十五章突兀出現的觀想圖
東海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裡,其卑枝門曰東北鬼門,萬鬼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惡害人者,執以葦索,而用食虎。“
於是上古人皇軒轅氏法而象之。毆除畢,因立桃梗於門戶上,畫鬱壘持葦索,以禦凶鬼,畫虎於門,當食鬼。
這就是祭祀神荼鬱壘的方式,祭祀神荼和鬱壘二神,需要用到大儺,用來讚頌他們看守鬼門的功績。
須得模擬方相帥百隸及童子之相,以桃弧、棘失、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穀播灑之。
但是顯然,李啟並沒有這麼多的人來舉行大儺。
不過無所謂,他跺了跺腳,將神氣注入地麵,以役使鬼神之法朝著四周呼喊:“此地神祇來見!”
不多時,就看一處本地的山神起身,對李啟躬身一拜:“小神見過祝人……不知祝人呼喚,所為何事?”
“還請山神為我喚來足夠多的山精野怪,我要行祭,事後諸多山精,皆有報償。”李啟拱手,對山神說道。
山神聞言,立刻答應下來,隨即便去為李啟呼喚人手。
不多時,各路山精,山禽有雞,雀,鷹,凋,山獸有熊,虎,狼,豹,還有一些樹精,花精,蟲精,林林總總,諸多小妖,皆圍聚而來,雜雜亂亂,各自用各自的禮儀對著李啟喊道:“恭迎祝人!”“拜服大仙!”“拜見大仙!”之類的話語。
李啟也懶得糾正他們,隻是與他們一一叮囑自己要做的事情,安排他們各自負責不同的祭祀方位,事成之後,自己便為他們講道傳法,助他們日後道途一臂之力。
這些神怪山精自然滿口答應,一個個歡天喜地,認認真真的聽從李啟的話語,做好不同的打扮。
祭祀開始。
其中李啟自己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楯。
又尋來十二種不同的獸怪,各自有衣毛角。立假的中黃門,驅使十二獸行之,冗從仆射將之,以逐惡鬼於禁中,夜漏上水,再有山神打扮做朝臣,有侍中、尚書、禦史、謁者、虎賁、羽林郎將執事,皆赤幘陛衛。
嚾呼,周遍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騎傳炬出宮,立假的司馬闕門,以做象征,門外在設立五營騎士,傳火棄雒水中,衛士在端門外,又有五營在衛士外,為三部,更送至有水處,凡三輩,逐鬼投水中,上天池,絕其橋梁,使不複度還。
再以百鳥家禽,打扮做百官官府模樣,各以木麵獸能為儺人師訖,設桃梗、鬱壘、葦茭,其日戊夜三唱,開諸裡門,儺者各集,被服器仗以待事。
來回四唱,開諸城門,儺者鼓譟,入殿西門,遍於禁內,分出二上閤,作方相與十二獸鳷戲,喧呼周遍,前後鼓噪。
一直到天光將暗,大儺這才終於完畢。
隨著祭祀的結束,李啟將桃木繪製的神荼鬱壘的畫像掛上祭壇,這就是所謂的‘桃符’。
而桃符懸掛時,卻見陰霾烈風,山鳴潮立,隱隱若有大冠絳衣,乘雲氣而東走!
李啟頓時拱手,肅立,於神位祈福,供以餅餌,以五色縷供桃符,然後大聲詠唱祝詞。
“於昭上穹,臨下有光。羽翼五左,周流八荒。誰其饗之,時文對揚。虞經夏典,茲禮未遑。”
“崇崇泰壇,靈具臨兮。鏗鍠大樂,振動心兮。神之降矣,卿雲鬱兮。神之至止,清風肅兮。”
“享申百禮,慶洽百靈。上排閶闔,洞入杳冥。奠玉高壇,燔柴廣庭。神之降福,萬國鹹寧。”
這是在送神了,就是對自己請來的神靈,說祭禮已畢,你的恩德我們已經通過豐厚的祭祀報答了,祭祀現在已經結束了。
如此一來,李啟四周的祭祀所產生的眾多氣突然消弭。
卻見四周的山精野怪們,似乎也冥冥中感受到了什麼,紛紛下拜。
李啟就這麼肅穆的站立了一會,確認儀禮已經結束,然後揮了揮手,徹底結束了祭禮。
對於神荼鬱壘並沒有直接給予回應這件事,李啟早就有所準備了,所以倒是沒有很失落,這二位大老身為東方鬼帝,祭祀他們的人不知道多少,每個都回應,那回應到什麼時候去?能夠讓對方的神氣降臨受祭,李啟已經很滿意了。
如此一來,就感謝了對方曾經對自己的幫助。
那麼,再為這些山精講道一天,然後就回船上吧,等神易軍老爺子回來,再商量一下去黃泉裡麵甩兩杆的事情。
於是,接下來,李啟便盤腿而坐,開始為諸多山精野怪講道。
這些山精野怪也紛紛坐下,仔細聆聽,一時間山穀之中,道韻陣陣,道音隆隆,天空墜花,地湧新草。
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卻又能看見陰氣襲來,百鬼開始現身。
隻是,有李啟講道之聲庇護,許多鬼怪都靠不過來,讓山精們都得以能夠繼續認真聽講。
過了六個時辰,卻又見大桃木上的金雞開始啼叫,有金光散發,陰氣退去,百鬼消散,度朔山再次變成了自然生機和諧的模樣。
李啟不管這些變化,隻是講道,整整十二個時辰過去,等到第二天的傍晚,他結束講道,也不做停留,直接飄然而去,留下一堆還在感悟之中的山精野怪。
能聽懂多少,那就看他們自己了,李啟準備回船了。
駕馭遁光,一路也不耽擱,迅速飛回到大船之上。
回去的路上,李啟就沒有玩那個踩花踏空的招數了,而是老老實實馭光而行,所以速度提升了不少。
隻是,李啟還沒上船,就聽見律律律的聲音,卻見有風雷之聲,原來是老馬踩著青雷,朝著他跑來了。
“哈哈,老馬,以前見你都是懶洋洋的,這次怎麼這麼著急的來迎接我?”李啟看見老馬來了,上前迎接。
但老馬似乎遇到了什麼事情,馬上急切的圍著李啟轉了一圈,向李啟展示著自己的馬背。
李啟愕然,然後馬上嚴肅起來,因為這代表他出船這點時間,老馬可能真的遇到了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
他馬上看向老馬的馬背,卻看見那裡,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人紋上了一副觀想圖。
觀想圖上,繪畫著閻浮提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