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沒有耽擱太久,處理了最後的事情之後,他就啟程前往了西天,這一次是獨自前行,畢竟預定的行程裡,其實並不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輠
四個月趕路,剩下的時間前去拜訪西天的那些高人們,得到他們的指點,然後回家。
就這麼簡單。
至於山玄玉和李師薇沒控製住情緒這些事,李啟走之前都告訴了沉水碧,兔子會好好處理這些事情的。
誰能想到,一塊屹立了兩千年還沒修行的大石頭,內裡竟然藏了一塊山玄玉呢?
或者說,山玄玉才是本體,是外麵的石頭蒙住了他的心智,讓他顯得愚笨。
真有意思。
但是李師薇就很沒意思了,雖然她才半歲,還展現出了父母喜歡思考的特質,讓李啟很喜歡,可是李啟發現,她是真的不太能控製自己的情緒。輠
這或許就叫做“小孩子的純真”。
正是因為純真,所以特彆容易被情緒所控製。
高興的時候特彆高興,沉思的時候特彆專注,所以……憤怒的時候,也特彆的狂躁。
石頭是她的朋友,她在憤怒的時候卻根本就把這件事忘了。
得讓沉水碧教會她控製才行。
李啟飛在半空,如此想到。
隻是,想著想著,他突然就出了神。輠
李啟意識到了一件事。
如果說,孩子般的純真,是他們做出那麼多不智的舉動的緣由的話,那李啟自己這種凡事三思而後行,小心揣測顧慮重重的,又是什麼何等原因呢?
小孩子是因為純真,那李啟自己的保守……是因為不純真嗎?
李啟善於思考,馬上因為女兒的一點動作,聯想到了自己身上,如果說,不能控製情緒是純真,那能控製情緒,是否就說明心思太重?
而心思太重,就無法讓情緒滲透進來?不能體驗情緒,喜怒哀樂都會變輕嗎?那一些源動力是否就消失了?
李啟是知道的,情緒是很多事情的源動力,甚至有可能是……勇氣的源動力。
隻是,缺乏其他的線索和提示,李啟無法再繼續思考下去。輠
思考是火,火的燃燒需要柴薪,而柴薪則是你的知識,你的見識,你的種種經曆。
沒有經曆的思考隻是空想,沒有思考的經曆和死物沒有區彆。
所以人道聖人才會有一句名言,叫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李啟現在就是這樣,他想要從這個角度繼續深入下去,但卻發現他沒有對應的知識和經曆,沒辦法繼續思考了。
所以他隻能放棄。
“唉,還是懂得不多,活的太短,見的太少啊。”李啟歎了口氣,明明有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可惜卻限於自己的見識無法深入。